林浩
- 作品数:4 被引量:32H指数:2
- 供职机构: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肿瘤科更多>>
- 发文基金:上海市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消癌平注射液抗C57小鼠Lewis肺癌肿瘤血管生成的研究被引量:22
- 2010年
- 目的通过观察消癌平对体内小鼠移植瘤生长以及移植瘤肿瘤血管生成的影响,探讨消癌平抗肿瘤的机制。方法以C57BL/6雌性小鼠皮下接种构建Lewis肺癌小鼠模型。造模1周后,将45只Lewis肺癌小鼠随机分为A、B、C 3组,A组给予顺铂(0.1mg/ml d1、d4、d7、d10)作阳性对照,B组给予消癌平注射液(5g/ml d1-d21),C组予生理盐水(d1-d21)作阴性对照,均腹腔注射。治疗3周后摘眼球取血,并处死动物,切除瘤体,称瘤重量并计算抑瘤率。应用免疫组化染色检测移植瘤组织中CD34标记的微血管数目(MVD),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荷瘤小鼠血清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和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浓度。结果消癌平组的抑瘤率15.69%、微血管密度(28.41±5.985)个、血清VEGF(78.305±7.468)pg/ml和bFGF(14.945±3.840)ng/ml,与生理盐水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消癌平注射液具有抗肿瘤血管生成和抑制肿瘤生长的作用,其机制可能通过降低Lewis肺癌VEGF和bFGF的生成,从而降低肿瘤MVD,抑制肿瘤血管生成及肿瘤生长。
- 梁晓华高广辉周鑫莉蒋京伟黄若凡初钊辉林浩詹琼
- 关键词:消癌平LEWIS肺癌血管生成
- 三氧化二砷负向调控MDSC的肿瘤免疫抑制功能被引量:2
- 2016年
- 目的:研究三氧化二砷(arsenic trioxide,As_2O_3)是否通过抑制髓系来源抑制性细胞(myeloid-derived suppressor cells,MDSCs)负向调控MDSCs诱导的肿瘤免疫耐受作用。方法:C57BL/6小鼠皮下注射黑素瘤B16细胞和肝癌H22细胞构建移植瘤模型,As_2O_3处理,观察移植瘤生长情况,流式细胞术检测荷瘤小鼠脾脏内MDSCs和其他免疫细胞的免疫表型,流式细胞术检测2μmol/L As_2O_3对B16模型小鼠来源的MDSCs分化的影响。取B16模型小鼠随机分为As_2O_3处理及对照组,混合淋巴细胞反应检测MDSCs对T细胞免疫抑制活性的改变,ELISA检测B16模型小鼠血清及MDSCs培养上清中TNF-α、IL-10的水平。结果:As_2O_3抑制B16和H22模型鼠的肿瘤生长,延长B16模型小鼠的生存期,并可显著下调小鼠脾脏内MDSCs的比例。体外经2μmol/L As_2O_3处理5 d后,B16模型小鼠来源的MDSCs中成熟DCs(CD11c^+CD40^+)的比例较对照组显著升高[(27.38±4.57)%vs(17.44±4.51)%,P=0.0078];As_2O_3组来源的MDSCs对T细胞的免疫抑制活性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6);As_2O_3组小鼠血清及MDSCs培养上清中TNF-α(F=5.78,P=0.014)和IL-10(F=17.83,P=0.045)的含量均较对照组显著降低。结论:As_2O_3可通过诱导MDSCs向成熟表型分化、下调其免疫抑制活性等,负调控MDSCs的肿瘤免疫抑制功能。
- 高清敏蒋京伟林浩周鑫莉黄若凡梁晓华
- 关键词:三氧化二砷B16细胞H22细胞
- β-榄香烯血药浓度测定方法的建立及其药动学研究被引量:6
- 2017年
- 目的:建立测定人血浆中β-榄香烯浓度的方法,并用于药动学研究。方法:血浆样品经液-液萃取后,以萘为内标,采用气质联用法测定。色谱柱为Rxi-5ms毛细管柱,柱温为150℃,载气为氦气,流速为1.0 m L/min,分流比为0.5∶1,程序升温,进样量为1μL;采用电子轰击离子源,以单离子监测方式进行正离子扫描,选择监测的离子为m/z 93(β-榄香烯)和m/z 128(内标)。选择8例肿瘤患者,单次给予榄香烯注射液10 mg/kg后,采用该法测定给药前后β-榄香烯的血药浓度,采用Win Nonlin 6.0软件计算其药动学参数。结果:β-榄香烯血药浓度在0.163 8~40μg/m 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 8,n=5),定量下限为0.163 8μg/m L;日内、日间RSD<10%;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2.82%~97.75%,平均提取回收率为91.30%~93.31%。8例恶性肿瘤患者单次静脉滴注榄香烯注射液10 mg/kg后,其平均药-时曲线符合权重系数为1/c^2的二室模型,c_(max)为(1.47±0.59)μg/m L,t_(max)为(2.43±0.78)h,AUC0-12 h为(3.52±0.69)μg·h/m L,分布相半衰期为(0.36±0.04)h,消除相半衰期为(1.43±0.80)h,消除速率常数为(0.39±0.06)L^(-1),转运速率常数(k12、k21)分别为(3.21±0.72)和(1.43±0.21)L^(-1)。结论:该方法样品前处理简单,且准确度高、专属性强,适用于β-榄香烯血药浓度的测定及人体药动学的研究。β-榄香烯在人体内吸收快、消除快。
- 詹琼周鑫莉黄若凡林浩葛蒙晰梁晓华
- 关键词:Β-榄香烯气质联用法血药浓度药动学
- 乳腺典型髓样癌影像学特征和术后病理对照分析被引量:2
- 2015年
- 目的:探讨中国乳腺典型髓样癌(TMBC)的超声和乳腺X线摄影表现及病理学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2004年1月—2011年4月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收治的根治术前均行超声和乳腺X线摄影检查的80例TMBC患者,分析其影像学特征和术后病理结果及相关性。结果:患者术前乳腺X线摄影较超声更易发现肿块钙化点;两者联用诊断TMBC乳腺影像报告和数据系统(BI-RADS)分级最高均达4级以上。术前超声更易发现同侧腋淋巴结(ALN)肿大,但术后病理证实为淋巴结转移的仅占48.4%。超声和乳腺X线摄影均提示ALN肿大的患者中,87.5%经病理证实为淋巴结转移;原发灶位于外上象限的患者中,仅83.3%经病理证实转移;雌激素受体(ER)阴性患者中,仅85.7%经病理证实转移。结论:TMBC患者术前超声和乳腺X线摄影联合检查不易漏诊,两者均提示同侧ALN肿大时对淋巴结转移的预测意义较大,而对原发灶位于外上象限或ER阴性的患者需更加谨慎。
- 初钊辉梁晓华林浩林浩詹琼黄若凡周鑫莉
- 关键词:乳腺肿瘤髓样癌乳腺X线摄影淋巴结转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