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梁亚勤

作品数:8 被引量:37H指数:2
供职机构:山西师范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山西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化学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专利
  • 2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2篇化学工程
  • 2篇农业科学

主题

  • 4篇造粒
  • 4篇生产工艺
  • 3篇挤压造粒
  • 2篇体积
  • 2篇体积分数
  • 2篇硫酸铵
  • 2篇氯化铵
  • 2篇积分
  • 2篇甲醛溶液
  • 2篇复混
  • 2篇复混肥
  • 2篇成粒
  • 1篇氮钾
  • 1篇氮素
  • 1篇氮素利用
  • 1篇氮素利用率
  • 1篇有机无机
  • 1篇有机无机复混...
  • 1篇玉米
  • 1篇玉米产量

机构

  • 8篇山西师范大学

作者

  • 8篇梁亚勤
  • 7篇刘二保
  • 5篇薛冰纯
  • 5篇郝青
  • 3篇王进
  • 2篇郝青

传媒

  • 1篇山西农业科学
  • 1篇安徽农业科学

年份

  • 1篇2013
  • 7篇2012
8 条 记 录,以下是 1-8
排序方式:
颗粒硫酸铵生产工艺
本发明具体为一种颗粒硫酸铵生产工艺,解决了现有硫酸铵挤压造粒过程中利用磷酸盐作为添加剂造粒生产成本高、结晶造粒工艺适用性不强、具有局限性的问题。颗粒硫酸铵生产工艺,包括以下步骤,配置体积分数为10%~20%的聚甲醛溶液作...
薛冰纯郝青梁亚勤王进刘二保
文献传递
尿基复合肥生产工艺
本发明具体为一种尿基复合肥生产工艺,解决了传统团粒法工艺在生产高尿复合肥时烘干温度难以控制、烘干机易结壁、产品粒形差,成粒率低等问题。本发明以碳酸钙替代传统的成粒剂凹凸棒,利用硫酸与碳酸钙和尿素发生的化学反应及反应热造粒...
薛冰纯郝青梁亚勤刘二保
文献传递
有机无机复混肥对莲藕产量及品质的影响被引量:5
2012年
[目的]探讨颗粒有机无机复混肥对莲藕产量及品质的影响,为莲藕生产中合理施肥提供指导。[方法]以大白莲为试材,取3块试验田,分别进行推荐施肥、习惯施肥及不施肥3种处理试验,收获后对莲藕品质、产量及经济效益进行分析。[结果]施用有机无机复混肥的试验田平均主藕节数达到4.16,而习惯施肥的平均主藕节数为3.05~3.35;推荐施肥试验田的莲藕比习惯施肥莲藕长43.20~56.19 cm,产量提高了18.04%~41.00%;推荐施肥投肥成本为6 600元/hm2,比习惯施肥产投比高3.48~3.92,经济效益增长明显。[结论]有机无机复混肥中的腐植酸及合理的氮磷钾配比满足了莲藕对养分的需求,使莲藕获得较高的产量和经济效益,其中钙、镁、铁、铝、硅、锌、铜、锰等中微量元素可以增加莲藕的抗病性,提高莲藕的品质。
梁亚勤郝青刘二保
关键词:有机无机复混肥莲藕
颗粒硫酸铵生产工艺
本发明具体为一种颗粒硫酸铵生产工艺,解决了现有硫酸铵挤压造粒过程中利用磷酸盐作为添加剂造粒生产成本高、结晶造粒工艺适用性不强、具有局限性的问题。颗粒硫酸铵生产工艺,包括以下步骤,配置体积分数为10%~20%的聚甲醛溶液作...
刘二保薛冰纯郝青梁亚勤王进
腐植酸复混肥对玉米产量及土壤肥力的影响被引量:31
2012年
采用田间试验法,研究不同腐植酸含量的腐植酸复混肥对玉米生物性状、产量、经济效益、氮素利用率及土壤肥力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腐植酸含量的增加,玉米穗长、穗围、百粒质量均有不同程度增长;产量、产投比较CK和NPK处理呈增长趋势;腐植酸与无机复混肥配施还可显著增加玉米根、茎秆和籽粒中的氮含量,促进根和茎秆中的氮向籽粒中转移,氮素利用率较NPK处理提高11.93~23.37百分点;腐植酸在改良土壤方面具有重要意义。综合考虑玉米产量和氮素利用率,复混肥中含有20%~25%的腐植酸为玉米的最佳肥料。
郝青梁亚勤刘二保
关键词:玉米产量氮素利用率土壤改良
氮钾复混肥的生产工艺
本发明具体为一种氮钾复混肥的生产工艺,解决了现有氮钾复混肥生产工艺中料浆造粒工艺和熔体造粒工艺存在流程复杂、不易控制、能耗大、造粒喷头易堵塞的问题。氮钾复混肥的生产工艺,包括以下步骤:将氯化铵、尿素、氯化钾、碳酸钙按比例...
刘二保薛冰纯梁亚勤郝青王进
文献传递
固体粘结剂在单一化肥中形态变化及颗粒化研究
本论文从固体粘结剂着手研究氯化铵、硫酸铵、氯化钾的单一氮肥与钾肥的团聚造粒工艺,由于肥料的成粒机理与粉末物料、液体粘结剂性质及粉末-液体的性质有一定的关系,因此,在造粒过程中,需考察原料配比、造粒温度、pH值、粘结剂种类...
梁亚勤
关键词:颗粒化
文献传递
氯化铵团聚造粒方法
本发明具体为一种氯化铵团聚造粒方法,解决了挤压造粒及结晶造粒带来的设备腐蚀性大、成本高、成粒率低以及团聚造粒所生产颗粒色泽差、成粒率低等问题。氯化铵团聚造粒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氯化铵、尿素、碳酸钙按比例混合均匀后加入转...
薛冰纯梁亚勤郝青刘二保
文献传递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