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梁光丽

作品数:4 被引量:2H指数:1
供职机构:成都市第六人民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疗效
  • 1篇新生血管
  • 1篇新生血管性
  • 1篇新生血管性青...
  • 1篇血管
  • 1篇炎症
  • 1篇炎症细胞
  • 1篇炎症细胞因子
  • 1篇眼症
  • 1篇氧化应激
  • 1篇氧化应激指标
  • 1篇应激
  • 1篇应激指标
  • 1篇增生
  • 1篇增生型
  • 1篇增生型糖尿病...
  • 1篇三棱
  • 1篇三棱镜
  • 1篇视网膜
  • 1篇视网膜病

机构

  • 4篇成都市第六人...

作者

  • 4篇梁光丽
  • 3篇邓斌
  • 3篇曾春梅
  • 2篇李颖媛
  • 1篇文勇

传媒

  • 2篇现代生物医学...
  • 1篇内蒙古中医药
  • 1篇中国美容医学

年份

  • 2篇2024
  • 1篇2021
  • 1篇2011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直肌边缘切开术与配戴三棱镜矫治共同性内斜视疗效比较被引量:1
2021年
目的:探讨直肌边缘切开术与配戴三棱镜对共同性内斜视患者眼位矫正效果及视力恢复的影响。方法:2018年1月-2020年1月在笔者医院进行治疗的共同性内斜视患者中选出80例,按照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0例,对照组采用配戴三棱镜治疗,观察组采用直肌边缘切开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正位率、残存斜视度、融合功能、融合范围、近立体视功能变化。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1周、术后1个月、3个月的正位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6个月后观察组的正位率稍高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前的残存斜视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1周、1个月、3个月、6个月后的残存斜视度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前、治疗1周后的融合功能正常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1个月、3个月、6个月后的融合功能正常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前的融合范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周、1个月、3个月、6个月的融合范围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1周、1个月、3个月、6个月的精细立体视功能恢复较对照组好,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配戴三棱镜相比,直肌边缘切开术能够有效矫正共同性内斜视,有助于双眼融合功能与立体视功能的恢复。
梁光丽白莹文勇曾春梅邓斌
关键词:共同性内斜视三棱镜
年龄相关性白内障患者血清和房水Hcy、25-(OH)-D、HMGB1与氧化应激指标和炎症细胞因子的相关性分析
2024年
目的:探讨年龄相关性白内障(ARC)患者血清和房水同型半胱氨酸(Hcy)、25羟维生素D[25-(OH)-D]、高迁移率族蛋白B1(HMGB1)与氧化应激指标和炎症细胞因子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21年1月~2023年1月成都市第六人民医院收治的ARC患者135例作为ARC组和同期60名眼外伤患者作为对照组。检测血清和房水Hcy、25-(OH)-D、HMGB1、氧化应激指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过氧化氢酶(CAT)、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和炎症细胞因子[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IL)-1β、IL-6、IL-8]水平。Pearson相关性分析ARC患者血清和房水Hcy、25-(OH)-D、HMGB1与氧化应激和炎症细胞因子水平的相关性。结果:ARC组血清和房水Hcy、HMGB1、MDA、TNF-α、IL-1β、IL-6、IL-8水平高于对照组,25-(OH)-D、SOD、CAT、GSH-PX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Pearson相关性分析显示,ARC患者血清和房水Hcy、HMGB1与SOD、CAT、GSH-PX呈负相关,与MDA、TNF-α、IL-1β、IL-6、IL-8呈正相关(P<0.05);25-(OH)-D与SOD、CAT、GSH-PX呈正相关,与MDA、TNF-α、IL-1β、IL-6、IL-8呈负相关(P<0.05)。结论:ARC患者血清和房水Hcy、HMGB1水平升高,25-(OH)-D水平降低,与氧化应激和炎症细胞因子存在显著关联。Hcy、HMGB1、25-(OH)-D可能通过氧化应激和炎症反应参与ARC发生发展。
邓斌曾春梅白莹李颖媛梁光丽
关键词:年龄相关性白内障HCYHMGB1氧化应激炎症细胞因子
房水Sema3A、Klotho、SDF-1与增生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术后新生血管性青光眼的关系研究被引量:1
2024年
目的:探讨房水信号素3A(Sema3A)、克洛索(Klotho)、基质细胞衍生因子-1(SDF-1)与增生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PDR)患者术后新生血管性青光眼(NVG)的关系。方法:选取2021年1月~2022年1月成都市第六人民医院收治的145例接受玻璃体切割术PDR患者,根据术后1年是否发生NVG分为NVG组和非NVG组。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房水Sema3A、Klotho、SDF-1水平。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PDR患者术后NVG的因素,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房水Sema3A、Klotho、SDF-1对PDR患者术后NVG的预测价值。结果:PDR患者随访1年,术后NVG发生率为17.24%。与非NVG组比较,NVG组房水Sema3A、SDF-1水平升高,Klotho水平降低(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术前虹膜新生血管和Sema3A、SDF-1升高为影响PDR患者术后NVG的独立危险因素,Klotho升高为独立保护因素(P<0.05)。ROC曲线分析显示,房水Sema3A、Klotho、SDF-1联合预测PDR患者术后NVG的曲线下面积(AUC)为0.913,大于房水Sema3A、Klotho、SDF-1单独预测的0.796、0.794、0.800。结论:房水Sema3A、SDF-1升高和Klotho降低与PDR患者术后NVG发生密切相关,房水Sema3A、Klotho、SDF-1联合检测对PDR患者术后NVG具有较高的预测价值。
曾春梅邓斌白莹李颖媛梁光丽
关键词:增生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SEMA3AKLOTHOSDF-1新生血管性青光眼
干眼症的临床观察
2011年
目的:通过对干眼症患者的临床观察分析,探讨干眼症的病因、治疗及疗效。方法:对1460例确诊干眼症患者进行病因分析及给予综合治疗,随诊3个月、6个月及1年,观察临床症状的改善。结果:干眼病的发生与年龄、性别和职业均有关系,其在不同人群的发病率各有不同;所有干眼患者经治疗后的临床症状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但尚无确切有效根治的方法,其治疗是长期的。
梁光丽
关键词:干眼症病因疗效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