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长虎 作品数:65 被引量:282 H指数:10 供职机构: 山东大学 更多>> 发文基金: 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 山东省技术创新项目 山东省卫生系统杰出学科带头人选聘和中青年重点科技人才培养计划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更多>>
多层螺旋CT三期强化扫描在诊断眼眶海绵状血管瘤中的价值 被引量:7 2005年 目的 :研究眼眶海绵状血管瘤的CT表现 ,探讨多层螺旋CT(MSCT)三期强化扫描在诊断眼眶海绵状血管瘤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1 3例眼眶海绵状血管瘤患者 ,均行MSCT平扫及三期强化扫描。结果 :8例肿瘤密度均匀 ,5例显示钙化 ;1 0例肿瘤显示不均质“渐进样强化” ,3例显示均质持续性强化。结论 :MSCT三期强化扫描能有效诊断眼眶海绵状血管瘤 ,“渐进性强化”和持续性强化是具有诊断意义的重要征象。 景中军 吴玉庆 梁长虎 林征宇关键词:眼眶 海绵状血管瘤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MR兼容医用测温系统的研制 被引量:1 2005年 设计一种能以时间 -温度阈值控制间质热消融治疗的MR兼容性测温系统。硬件部分由MR兼容性热敏电阻探针、温度巡检仪和计算机构成。温度信号经传感器输入 ,经过选择、滤波、放大、模 /数转换进入CPU处理 ,由巡检仪显示并经通讯接口输入计算机。软件设计有时间 -温度阈值报警功能 ,一且消融条件满足Moritz阈值 ,计算机自动报警。 林征宇 武乐斌 李成利 毕万利 梁长虎关键词:磁共振成像 展神经横断层解剖与MRI 探讨横断面上展神经的走行和毗邻关系,为展神经病变的影像学诊断和外科手术提供形态学依据。本研究选取成人头部标本36例,以冷冻切片法制成连续横断层标本;采取3D-CISS序列,获取成人头部MRI图像53例;在上述断层标本与M... 李超 刘树伟 葛海涛 林祥涛 孙博 汤煜春 冯蕾 刘书涛 柳澄 梁长虎脑池段面、前庭蜗神经及其病变的磁共振成像研究 目的:通过探讨3D-CISS磁共振成像序列对脑池段面、前庭蜗神经及内耳结构显示的价值,为临床耳科病例选择最优检查方式。方法:对48位正常体检者和8位伴有面神经或前庭蜗神经异常的病人行3D-CISS MR成像,在MPR、M... 梁长虎 柳澄 武乐斌 于富华关键词:膜迷路 文献传递 磁共振成像定量参数对冈上肌腱损伤情况及治疗效果的评估价值 2025年 目的探讨磁共振成像(MRI)定量参数对冈上肌腱损伤患者损伤情况与治疗效果的评估价值。方法选取冈上肌腱损伤患者50例作为冈上肌腱损伤组,另选取同期5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观察所有患者MRI定量参数差异,分析其对冈上肌腱损伤情况及治疗效果的评估价值。结果冈上肌腱损伤组冈上肌相对大小(relative size,RS)、肩肱间距、喙肱间距低于对照组,而脂肪分数(fat fraction,FF)、肩胛盂倾斜角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FF在Ⅰ、Ⅱ、Ⅲ级中呈递增趋势,Ⅲ级与Ⅰ、Ⅱ级在RS、肩肱间距、喙肱间距、肩胛盂倾斜角等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根据患者病情给予保守治疗半年后采用美国加州大学肩关节评分分为治疗有效组和治疗无效组。治疗无效组FF高于治疗有效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回归分析显示RS、肩肱间距、喙肱间距、FF是影响冈上肌腱损伤的相关因素(P<0.05),FF、肩胛盂倾斜角是影响病情程度的相关因素(P<0.05)。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显示:RS、FF、肩肱间距、喙肱间距评估损伤风险的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curve,AUC)分别为0.782、0.847、0.832、0.760;FF评估治疗无效组的AUC为0.811。结论MRI定量参数对冈上肌腱损伤情况及治疗效果有一定的价值,临床可参照参数变化进行评估。 王贝 孙中业 梁长虎关键词:磁共振成像 脂肪浸润 多层螺旋CT肠道造影在诊断克罗恩病中的应用 被引量:3 2016年 克罗恩病(Crohn’s disease,CD)为一种终身性疾病,大部分患者常反复发病,严重影响着患者的生活质量。现在主要以临床表现、影像学、内镜以及病理组织学的综合判断作为诊断该病的方法。多层螺旋CT肠道造影(Computed Tomographic Enterography,CTE)为近年来新兴的一种影像学检查方法,因其时间及空间分辨率高,检查速度快、价格适宜等优点而发挥着特异的诊断价值,本文就CTE在克罗恩病中的诊断价值进行综述。 赵庆玲 梁长虎 刘林祥关键词:克罗恩病 影像学 肝脏激光间质热消融损伤灶的MRI-病理联系 被引量:1 2009年 目的探讨肝脏激光间质热消融治疗(LITT)损伤灶的MRI表现和病理改变及MRI-病理联系。方法实验兔16只,由半导体激光器(Diamed,UK)消融后,行多序列MRI扫描。观察MRI信号变化及病理改变。结果在FSET2WI序列上消融区大多表现为低信号区包绕高信号环。在其余序列上消融区表现为明显的低信号区。凝固区(Dc)与DFSE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970,P>0.05),并存在显著相关性(r=0.977,P<0.01);碳化区(Db)与DFE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581,P>0.05),并存在相关性(r=0.659,P<0.01)。结论MRI能准确测量热消融范围,并在一定程度上反映组织的病理变化,是监控LITT的有效手段。 林征宇 武乐斌 毕万利 李成利 梁长虎 张琰关键词:激光照射 热消融治疗 病理学 放射学 介入性MRI导引用于肝脏激光间质热消融治疗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 2008年 目的探讨介入性磁共振成像(IMRI)导引用于肝脏激光间质热消融治疗(LITT)的安全性与准确性。方法新西兰白兔16只,均在配有光学导航系统的介入性MRI导引下,由砷铝镓半导体激光器进行消融后,行MRI扫描。测量低信号病灶的最大直径和大体病理上各种类型损伤的最大直径。结果MRI导引下肝脏穿刺均顺利完成。在快速自旋回波T2加权像(FSET2WI)序列上消融区大多表现为低信号区包绕以高信号环。三维场回波(FE-3D)序列上消融区表现为明显的低信号区。凝固区(Db)与FSE序列上低信号区(DFSE)之间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并存在显著相关性(r=0.977,P<0.01);气化和炭化区(Da)与FE序列上低信号区(DFE)之间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并存在相关性(r=0.659,P<0.01)。结论交互式光学导航MRI能有效引导光导纤维放置和准确测量热消融范围。 林征宇 武乐斌 李成利 毕万利 梁长虎 张琰关键词:放射学 介入性 磁共振成像 导管消融术 疾病模型 MRI水成像序列在眼运动神经麻痹病因诊断中的应用 被引量:4 2013年 目的应用3D-CISS(3-D Constructive Interference in Steady State)序列对脑池段眼运动神经的异常毗邻组织结构进行显示与研究,为临床诊断及手术获得详尽的MR影像资料。方法对23名眼运动障碍患者进行3D-CISS序列MR成像,应用MPR技术在最佳方位层面观察眼运动神经与其异常毗邻组织的压迫关系。结果 23例单侧眼运动障碍患者的3D-CISS序列MR成像均显示相应眼运动神经明显受压变形:动眼神经受压11例,其中大脑后动脉(PCA)血管压迫5例,小脑上动脉(SCA)压迫1例,基底动脉(BA)压迫2例,肿瘤压迫3例;展神经受压10例,其中基底动脉(BA)血管压迫4例,小脑前下动脉(AICA)压迫2例,肿瘤压迫4例;滑车神经受压2例,均为小脑上动脉(SCA)分支血管压迫。结论 3D-CISS序列结合MPR技术能够准确显示眼运动神经的毗邻关系,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江万里 梁长虎 乌大尉 柳澄关键词:展神经 磁共振成像 脑动脉 多层螺旋CT双斜位MPR对骨半规管的全程显示研究 被引量:22 2005年 目的:利用多层螺旋CT各向同性扫描进行双斜位多平面重组(multiplanarreformation,MPR)后处理,重建出各半规管全貌。方法:搜集观察对象105例(男52,女53),210耳,年龄范围为9个月至71岁,利用多层螺旋CT各向同性扫描对颞骨进行检查,然后对所得图像进行双斜位多平面重组(multiplanarreformation,MPR)后处理,重建出各半规管全貌。结果:通过双斜位多平面重组(MPR)后骨半规管和外骨半规管均能在一个平面上显示其全貌,部分前骨半规管(105例中6例,5.7%)未能显示全貌。结论:多层螺旋CT各向同性扫描后双斜位多平面重组(MPR)后处理能够很好的显示各骨半规管的全貌。 王道才 柳澄 刘凯 陈青华 王绍玉 梁长虎 林令博关键词:半规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