樊中免
- 作品数:17 被引量:11H指数:2
- 供职机构:沈阳工业大学化工装备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更多>>
-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一般工业技术金属学及工艺化学工程更多>>
- 一种舱体垂直分布式水陆两栖机器人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舱体垂直分布式水陆两栖机器人,包括舱体、动力系统单元、一个浮力系统单元、第一气囊、供电装置和控制装置,动力系统单元对称设置在舱体的两侧,用于带动舱体运动,浮力系统单元和第一气囊均设置在舱体内腔,浮力系统单...
- 徐飞陆大伟王红梅马智慧姜远鹏樊中免吴昊王辉谢宝玲孙博刘达京刘一达沈耀鹏赵海峰邓立营许增金朱小平刘波李福宝展凯利马梦遥韩川郭瀚文赵天琪王诗臣李海峰张诗雯王乐乐李玉明陈爽
- “材料科学基础”课程与跨校修读学分的实践与研究被引量:5
- 2017年
- 辽宁省第一批跨校修读学分项目正式启动后,对积极推动教育教学改革探索、课程资源共享和教学管理新模式具有重大的意义。本文以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和沈阳工业大学合作项目"材料科学基础"课程为例,在对项目进行简单介绍的基础上,从项目的实施经验和体会等方面提出了看法,为后续项目的成功实施提供了建议。
- 贺优优刘波夏聪聪刘长军樊中免
- 关键词:教学改革
- 高速旋转主轴实时检测装置及其检测方法
- 本发明涉及机械装备中安装使用的实时检测装置,特别涉及高速旋转主轴实时检测装置及其检测方法。本发明装置包括主轴轴向端面测量靶点、激光发射器、图像数据采集器、信号转换器、数据存储器、空间立体坐标系显示系统。该装置的检测方法是...
- 赵海峰谢宝玲刘岩岩徐飞吴昊樊中免李福宝王世杰
- 一种舱体垂直分布式水陆两栖机器人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舱体垂直分布式水陆两栖机器人,包括舱体、动力系统单元、一个浮力系统单元、第一气囊、供电装置和控制装置,动力系统单元对称设置在舱体的两侧,用于带动舱体运动,浮力系统单元和第一气囊均设置在舱体内腔,浮力系...
- 韩川郭瀚文赵天琪展凯利马梦遥王诗臣李海峰张诗雯王乐乐李玉明陈爽徐飞陆大伟王红梅马智慧姜远鹏樊中免吴昊王辉谢宝玲孙博刘达京刘一达沈耀鹏赵海峰邓立营许增金朱小平刘波李福宝
- 一种太阳能充电式水陆两栖机器人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太阳能充电式水陆两栖机器人,包括主体、动力组件、太阳能发电组件和多个浮力组件,多个浮力组件设置在主体内侧,以实现主体在水中上浮和下沉运动,主体的两侧对称安装动力组件,以使主体在水中和陆地运动,太阳能发电组...
- 徐飞陆大伟马智慧王红梅姜远鹏樊中免吴昊王辉谢宝玲孙博刘达京刘一达沈耀鹏赵海峰邓立营许增金朱小平刘波李福宝展凯利马梦遥韩川郭瀚文赵天琪王诗臣李海峰张诗雯王乐乐李玉明陈爽
- 《弧焊电源控制》工程实践教学改革探讨被引量:1
- 2017年
- 弧焊电源是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基础课,涉及多门学科的交叉综合。在教学过程中,不断探索如何提高学生工程实践能力。改变传统课件授课方式,采用仿真软件教学。改变学生学习思想,提高学生解决工程实践问题的能力。
- 樊中免刘长军
- 关键词:工程实践教学改革
- 基于工程背景教育的资源循环科学与工程专业创新实践体系构建及其应用
- 2023年
- 以学生为中心,以工程背景教育为导向,构建了基于工程背景的资源循环科学与工程专业创新实践体系,同时辅以思政教育,强调生态文明建设,如何服务国家资源安全和生态安全。文章阐述了创新实践体系构建的必要性,即创新实践体系构建是五育教育的需要;创新实践体系建设阐述了制度建设、创新实践基层教学组织建设、如何开放实验室、以及课题来源;对所得成果作了简要介绍。
- 李良胡志泉白晓琳关晓彤张冬梅樊中免杨旭鹏
- 关键词:思政教育
- 金属激光熔覆中铝合金粉末流动行为研究现状
- 2024年
- 金属粉末的流动行为决定成型零件的质量与性能,而金属粉末的流动行为受到粉末特性、工艺参数、喷嘴结构等诸多因素的影响。为探究铝合金粉末流动性对激光熔覆成型零件的质量与性能的影响,介绍金属粉末流动行为的相关研究进展,分别对粉末性质、喷嘴结构、工艺参数、激光-粉末耦合作用、熔覆层结构等影响因素进行研究;再与铝合金粉末的材料特性进行对比,总结归纳铝合金粉末流动行为优化研究进展,提出改善铝合金粉末流动性的规律和方法;最后对铝合金粉末在金属激光熔覆领域应用的现有问题及未来的研究方向进行总结和展望。研究结果对于提高铝合金粉末流动性能、推动金属粉末在激光熔覆领域的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 王凌霄赵俊鹏樊中免刘长军
- 关键词:激光熔覆
- 不同工艺低碳Nb-B贝氏体钢组织性能被引量:3
- 2012年
- 对一种不添加其他微合金元素的低碳Nb-B微合金贝氏体钢在不同工艺的组织和力学性能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终轧温度为850℃,冷却速度10℃/s左右,终冷温度560℃时,实验钢的屈服强度和抗拉强度分别为495和720MPa,-20℃冲击功和延伸率分别为159 J和23%,实验钢组织为粒状贝氏体和准多边形铁素体;终冷温度降至480℃,实验钢组织为粒状贝氏体,屈服强度和-20℃冲击功分别提高51 MPa和93 J;终轧温度降至810℃时,屈服强度相对增加24MPa;冷却速度增大到25℃/s,组织为粒状贝氏体、少量的针状铁素体和板条贝氏体,屈服强度和抗拉强度分别为655和777 MPa,而-20℃冲击功和延伸率分别为226 J和20%.透射电镜分析表明,加速冷却能够细化亚结构,亚结构强化及少量板条贝氏体组织能大幅度提高实验钢的强度.
- 段争涛李艳梅朱伏先樊中免
- 关键词:终轧温度力学性能
- 《材料成型工艺》课程教学改革探讨被引量:2
- 2015年
- 材料成型工艺是多学科的交叉和综合,对教学过程中改变学生学习基础课程的思维方式,更好理解现场工艺进行了探讨。对电子课件的开发、动画仿真及授课方式进行了大胆创新,突出以学生为主体。建立开放性课题小组,培养学生兴趣爱好以及自主学习材料成型工艺能力。
- 樊中免张晓明
- 关键词:教学改革电子课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