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刚
- 作品数:44 被引量:158H指数:8
- 供职机构: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广东省科技计划工业攻关项目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教育研究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化学工程哲学宗教天文地球更多>>
- 肺单发结节、肿块的影像与临床分析被引量:2
- 2006年
- 目的:研究肺部单发结节、肿块患者的胸部数字化放射成像(DR)影像特点和临床表现,以提高肺内良、恶性病变的鉴别诊断水平。方法:搜集经临床病理证实的167例肺部单发结节、肿块患者的资料,对其胸部DR影像特点和临床表现进行数据统计,采用卡方检验进行分析。结果:167例患者中,肺癌56例(33.5%),单发转移瘤16例(9.6%),良性肿瘤42例(25.1%),结核瘤37例(22.1%)。较年轻、有长期发热、胸背痛症状者提示结核瘤;痰中带血或咯血提示恶性肿瘤。胸部DR影像中良恶性病变的大小和分布无明显差异,良性肿瘤大多结节边界清晰、形态规则;恶性肿瘤多边界不清,有毛刺、分叶;结核出现于下叶的比率高,钙化多见。结论:对肺部单发结节、肿块病变的初步诊断需紧密结合影像特点和临床表现。
- 程勇陈卫国牛艳坤王刚刘国清王江云段刚吴元魁
- 关键词:肺肿瘤影像诊断
- 数字化放射成像与普通X线诊断肺内单发结节的ROC评价
- 该研究的目的是:1、比较数字化放射成像(DR)和普通X线对肺内单发结节的诊断价值;2、探讨易漏诊部位肺内单发结节的解剖与影像关系.该实验的具体方法是选取30例有肺部单发结节和30例元肺内单发结节的病例,所有肺内单发结节病...
- 段刚
- 关键词:肺结节放射摄影术ROC曲线影像解剖
- 一种基于机器学习的头颈肿瘤远端转移预测方法
-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机器学习的头颈肿瘤远端转移预测方法,通过构建改进的卷积神经网络,通过发生远端转移的头颈肿瘤患者的头颈部CT图像数据对构建的网络模型进行训练,训练完成后,将实时拍摄的头颈肿瘤患者的头颈部CT图像输入至网络...
- 文戈黄伟康张海捷夏琼段刚刘民英涂茜
- 软组织肿瘤的MR弥散加权成像初步研究被引量:1
- 2008年
- 目的:探讨MR DWI在软组织肿瘤定性诊断中的价值。方法:研究了23例软组织肿瘤DWI。弥散敏感系数b分别取300s/mm2、600s/mm2和900s/mm2,在三个方向施加弥散敏感梯度场得到DWI,获得肿瘤实质的ADC值。结果:①23例软组织肿瘤的DWI只有1例肌间脂肪瘤为混杂信号,其它均为高信号;②在b=300s/mm2时,良、恶性肿瘤组的ADC值为(1.64±0.12)×10-3mm2/s(、1.86±0.19)×10-3mm2/s,良、恶性肿瘤组间的ADC值差异有显著性;在b=600s/mm2时,良、恶性肿瘤组的ADC值分别为(1.42±0.13)×10-3mm2/s(、1.46±0.15)×10-3mm2/s,二者之间差异无显著性;在b=900s/mm2时,良、恶性肿瘤组的ADC值分别为(1.10±0.12)×10-3mm2/s、(1.00±0.13)×10-3mm2/s,二者之间差异无显著性。结论:DWI信号对软组织肿瘤诊断价值有限。在b=300s/mm2时,恶性软组织肿瘤的ADC值大于良性软组织肿瘤的ADC值。
- 贾飞鸽许乙凯余田段刚
- 关键词:软组织肿瘤弥散加权成像表观扩散系数
- 多层螺旋CT诊断胃肠道间质瘤的价值被引量:2
- 2009年
- 目的分析胃肠道间质瘤(GIST)的多层螺旋CT(MSCT)表现,探讨MSCT对GIST的诊断价值。方法11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GIST,分析术前MSCT平扫和增强扫描图像,8例进行了多平面重组。结果11例中胃间质瘤9例,肠道间质瘤2例。肿块多呈圆形或椭圆形,腔外生长为主。良性2例,密度均匀,边界清晰,均匀强化;交界性4例;恶性5例,密度不均,内见低密度液化坏死区。增强扫描时肿瘤实质部分明显强化,内部坏死囊变区无强化。结论MSCT及其多平面重组技术能够显示GIST的病理学特征及其与周围结构的关系,对其定位、定性及手术治疗有重要指导价值。
- 卢良声段刚余田
- 关键词:胃肠道间质瘤
- 医学影像学课程系列教学改革的效果分析被引量:1
- 2017年
- 医学影像学是一门高速发展的学科,传统的教学系统不能适应学科的发展和要求.本文结合作者所在院校影像学教学改革实际,对系列教学改革的策略进行了探讨,并对改革结果进行了分析.通过课程设置、教材建设、教学方法、考核方法等系列改革,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学生考试成绩和综合素质普遍提高,近三年来学生考试成绩平均分逐年提高.
- 刘民英段刚
- 关键词:医学影像学教学改革
- 肺内多发性结节、肿块的X线影像分析
- 本文对肺内多发性结节、肿块的X线影像进行了分析研究。文章认为,常规X线影像对显示肺内多发结节、肿块的各种表现具有重要的价值,认识这些征象对其临床诊断及治疗都有重要意义。
- 程勇陈卫国王刚王江云段刚刘国清吴元魁杨慧
- 关键词:肺结节影像诊断
- 淋巴管瘤的影像学与病理学对照研究被引量:11
- 2007年
- 目的回顾性分析淋巴管瘤的影像学表现,并与病理学对照,旨在提高对淋巴管瘤影像表现的认识。方法对16例由手术及病理证实的淋巴管瘤(其中CT检查12例,MRI检查4例)的影像表现与病理进行对照。结果淋巴管瘤的病变形态可分四型,最典型的表现是病变沿疏松组织呈爬行性生长,其形态与局部间隙相吻合;MRI通过病灶信号的变化,可发现瘤体内所含蛋白、脂肪或少量出血成分,较CT可为诊断提供更多的信息。结论CT和MRI检查可清晰显示淋巴管瘤的大小、形态和范围,MRI在定性诊断方面较CT优越。
- 段刚许乙凯戴琳
- 关键词:淋巴管瘤体层摄影术X线计算机磁共振成像
- 吉西他滨聚氰基丙烯酸正丁酯纳米粒的制备工艺被引量:9
- 2007年
- 目的优化吉西他滨聚氰基丙烯酸正丁酯(GCTB-PBCA-NP)纳米粒的制备工艺。方法以GCTB-PBCA-NP的粒径、包封率和载药量为指标,在单因素考察的基础上,通过正交设计优化处方和制备工艺。结果制备的GCTB-PBCA-NP平均粒径为(112±9)nm,包封率为(54.12±2.43)%,载药量为(11.08±0.89)%。结论制备的纳米给药系统为拓展吉西他滨的临床给药新剂型提供了参考。
- 黄乐松王春霞陈志良万佳阎玺庆段刚
- 关键词:吉西他滨聚氰基丙烯酸正丁酯纳米粒正交设计
- 半乳糖基白蛋白-超顺磁性氧化铁在兔肝脏小肿瘤检出中的应用价值被引量:1
- 2008年
- 目的初步探讨半乳糖基白蛋白-超顺磁性氧化铁(Gal—BSA—SPIO)在肝脏小肿瘤检出中的应用价值。方法用半乳糖基白蛋白包被小粒径超顺磁性氧化铁(SPIO)制备Gal—BSA—SPIO,测定其粒径大小。建立兔VX2肝癌模型(肿瘤直径〈1.5cm),用数字表法随机分为Gal—BSA—SPIO和SPIO组,每组10只,每组再分为5和10μmol Fe/kg组,每组5只。所有实验动物均分别采用SE T2WI、快速自旋回波(FSE)T2WI和梯度回波(GRE)T2WI序列行MR平扫,并按实验分组行增强扫描,分别测量增强前后兔肝脏信噪比(SNR)和肿瘤与肝脏对比噪声比(CNR),并采用方差分析进行比较。扫描完毕后对肝脏及肿瘤组织进行病理检查。结果Gal—BSA—SPIO平均粒径为34.4nm,核心粒径为14.8nm。5μmol Fe/kgSPIO、5μmol Fe/kgGal—BSA—SPIO、10μmol Fe/kg SPIO和10μmol Fe/kg Gal—BSA—SPIO4组增强前后肝脏SNR差值SE序列分别为(1.92±0.42)、(3.75±0.51)、(3.25±0.72)、(4.73±0.34),FSE序列分别为(1.56±0.18)、(3.56±0.64)、(3.33±0.16)、(4.83±0.16),GRE序列分别为(5.55±0.91)、(9.58±0.66)、(9.20±0.29)、(10.63±0.32),不同对比剂及不同序列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1)。上述4组增强前后肿瘤与肝脏CNR差值SE序列分别为(2.22±0.68)、(5.27±0.22)、(4.25±0.51)、(6.97±0.63),FSE序列分别为(1.73±0.41)、(4.46±0.54)、(3.73±0.49)、(5.39±0.39),GRE序列分别为(5.98±0.71)、(11.79±0.57)、(9.57±0.54)、(14.64±1.35),不同对比剂及不同序列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1)。Gal—BSA—SPIO主要作用于肝实质细胞,而SPIO主要分布于Kupffer细胞内。结论Gal—BSA—SPIO具有良好的负向肝脏强化效应,对肝内小肿�
- 张晓东许乙凯段刚陈斌谭欢庆苍鹏曲华丽
- 关键词:肝肿瘤磁共振成像造影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