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毕二平

作品数:55 被引量:343H指数:9
供职机构:中国地质大学(北京)水资源与环境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水体污染控制与治理科技重大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天文地球医药卫生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49篇期刊文章
  • 3篇专利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32篇环境科学与工...
  • 12篇天文地球
  • 2篇石油与天然气...
  • 2篇医药卫生
  • 2篇农业科学
  • 2篇文化科学
  • 2篇理学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水利工程

主题

  • 20篇地下水
  • 15篇污染
  • 7篇水污染
  • 6篇地下水污染
  • 5篇有机污染
  • 5篇土壤
  • 4篇教学
  • 3篇有机碳
  • 3篇有机污染物
  • 3篇三唑
  • 3篇沙星
  • 3篇生物碳
  • 3篇生物炭
  • 3篇授课
  • 3篇污染物
  • 3篇高岭土
  • 3篇苯并三唑
  • 3篇PH
  • 2篇地下水环境
  • 2篇地下水环境质...

机构

  • 33篇中国地质大学...
  • 16篇中国地质大学...
  • 9篇中国地质科学...
  • 2篇中国水利水电...
  • 2篇石家庄市环境...
  • 2篇北京市水科学...
  • 1篇国土资源部
  • 1篇吉林大学
  • 1篇同济大学
  • 1篇中国国土资源...
  • 1篇中国石油天然...
  • 1篇中国地质大学
  • 1篇中国地质调查...
  • 1篇北京市水利规...
  • 1篇北京市水务局
  • 1篇生态环境部环...

作者

  • 54篇毕二平
  • 6篇陈鸿汉
  • 5篇张胜
  • 5篇李政红
  • 3篇张翠云
  • 3篇韩占涛
  • 3篇张发旺
  • 3篇马琳娜
  • 2篇张翼龙
  • 2篇赵晓丽
  • 2篇刘菲
  • 2篇殷密英
  • 2篇梁静
  • 2篇孔祥科
  • 2篇马剑飞
  • 2篇崔晓梅
  • 2篇陈坚
  • 2篇王文中
  • 2篇陈宗宇
  • 2篇何泽

传媒

  • 4篇地球学报
  • 4篇水文地质工程...
  • 4篇环境科学
  • 3篇环境科学研究
  • 3篇环境化学
  • 3篇水资源保护
  • 3篇农业环境科学...
  • 3篇南水北调与水...
  • 2篇环境科学与技...
  • 2篇地学前缘
  • 2篇勘察科学技术
  • 2篇科技信息
  • 2篇环境工程学报
  • 1篇岩石矿物学杂...
  • 1篇高等学校化学...
  • 1篇现代地质
  • 1篇安徽农业科学
  • 1篇国土资源遥感
  • 1篇科学技术与工...
  • 1篇Agricu...

年份

  • 2篇2022
  • 5篇2021
  • 2篇2020
  • 3篇2019
  • 2篇2018
  • 4篇2017
  • 1篇2016
  • 2篇2015
  • 5篇2014
  • 2篇2013
  • 3篇2012
  • 6篇2011
  • 3篇2010
  • 5篇2009
  • 2篇2008
  • 1篇2004
  • 4篇2001
  • 1篇2000
  • 1篇1999
5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生物炭增强黄绵土对西替利嗪的吸附作用被引量:1
2017年
生物炭可以作为稳定剂控制污染物在土壤中的迁移转化,削减其环境风险.以西替利嗪(cetirizine,CTZ)为目标污染物,黄绵土为供试土壤,采用吸附批实验法,研究添加了不同质量比、不同碳化温度核桃壳生物炭的土壤对CTZ的吸附作用.结果表明,生物炭对CTZ的吸附能力均强于土壤.添加400~700℃制备的生物炭可显著增强黄绵土对CTZ的吸附能力,这主要与添加生物炭后比表面积(SA)和含碳量相比土壤增大有关.土壤-生物炭混合体系(除添加300℃制备的生物炭)对CTZ吸附分配系数的实验值相比理论值偏小.这是由于土壤和生物炭组分之间发生了一定的相互作用,土壤中有机质及其它组分会与生物炭吸附位点相互堵塞或相互竞争.添加400~700℃制备的核桃壳生物炭有利于稳定土壤中的CTZ,但溶液中CTZ浓度相对较低、添加生物炭的量相对较高时,忽略土壤与生物炭组分之间的相互作用,会高估混合体系对CTZ的吸附能力.
吴志娟毕二平
关键词:生物炭黄绵土西替利嗪
乙醇对腐植酸吸附甲苯的影响
2013年
为客观地评价乙醇汽油组分在环境中的迁移规律,并为其环境风险评估提供科学依据。通过静态吸附批量实验,研究了汽油组分甲苯在腐植酸上的吸附行为及乙醇对其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乙醇体积分数(fc)的增加,甲苯的溶解度呈线性增加。腐植酸对甲苯的吸附过程为快速吸附缓慢平衡,其吸附等温线均很好地符合Freundlich吸附模式。其中溶剂中乙醇的体积分数对甲苯在腐植酸上的吸附行为影响显著,在pH为(5.9±0.2),温度为(25±1)℃的情况下,随着溶剂中乙醇体积分数从0增加到20%,甲苯在腐植酸上的吸附系数(K)从(0.143±0.021)降至(0.066±0.012)mgn+1·L-n·g-1,并且吸附参数(1/n)有接近1的趋势,表明乙醇不仅能降低腐植酸吸附甲苯的能力,而且能够使腐植酸表面变得更加均质,从而使其吸附甲苯的等温吸附线线性增加。最后,通过拟合数据可得出,在实验条件下通过吸附数据计算出来乙醇的共溶剂效力值3.45,小于通过溶解数据计算出来乙醇的共溶剂效力值3.87,表明在乙醇影响下腐植酸可能会发生一定的溶胀。
赵一杨广元毕二平
关键词:腐植酸甲苯乙醇
不同形态洛美沙星在高岭土上的吸附特性被引量:2
2019年
本研究采用批实验方法探究了不同形态洛美沙星(LOM)在高岭土上的吸附特性。LOM吸附动力学结果符合准二级反应动力学方程,吸附等温数据可用Langmuir方程很好地拟合。随着溶液pH值增大,洛美沙星吸附量先增大后减小,且pH值在洛美沙星pKa1与pKa2间吸附量达到最大。不同形态LOM在高岭土上的吸附量排序为LOM^±>LOM^+>LOM^-。溶液离子强度和无机阳离子种类对LOM^+在高岭土上的吸附影响十分微弱,但均明显抑制了LOM^±的吸附,且离子强度越大,抑制作用越明显。不同无机阳离子抑制程度排序为Mg^2+>Ca^2+>K^+>Na^+。LOM^+在高岭土上的吸附机理主要是内层络合和阳离子交换;LOM^±在高岭土上的吸附机理主要是阳离子交换、氢键作用和静电引力作用;LOM^-与高岭土表面存在较大静电斥力,导致吸附量很小,可能是外层表面络合引起少量的吸附。
卞馨怡毕二平
关键词:洛美沙星高岭土
再生水地表入渗补给地下水过程中极性有机污染物的吸附和迁移机理
再生水回补地下水过程中会将其所含的极性污染物带入到地下环境中。为评估这些污染物在环境中的迁移风险并对其进行污染防控,本研究选取了典型极性污染物,探究了它们与土壤主要组分之间的相互作用机制,并研究了生物炭作为高效廉价的吸附...
毕二平于成龙李艳丹吴林苗秋慈全瑶王佳怡吴志娟张良静
关键词:土壤生物炭溶解性有机质
妫水河湿地植物作用及调水水质响应模拟被引量:8
2020年
本文基于湿地植物在河流湖泊中的物理、生化反应机制,应用MIKE21中EcoLab的编辑功能,建立湿地植物的水质模块,将植物的阻流、产氧、耗氧及微生物和植物吸收营养盐过程参与计算中,耦合湿地水动力实现水质模拟.在对妫水河表流湿地调研及监测基础上,建立妫水河下游与三里河的模型,考虑湿地植物类型、分布及水量变化下的植物有效面积等作用,定量研究工程尺度上河流湿地水动力及水质净化效果.计算中采用实测数据率定湿地植物对水质作用的关键参数,并对模拟结果进行验证.通过模拟,无循环系统对支流三里河及上游调水时,岸带湿地建设后相比建设前,下游出口处氨氮、磷酸盐和总氮的浓度下降了14.29%、33.33%和20.00%;循环系统运行后,三里河和妫水河上游流量分别增加0.4 m^3·s^-1,使得部分河段水位抬升,断面平均流速略有增加,三里河和妫水河的有效湿地覆盖率分别增加了144.44%和13.16%,出水口处水质与工程前相比,氨氮、磷酸盐和总氮分别下降了35.71%、50.00%和46.67%,循环体系的建设加强了湿地净化功能.模型有机地将湿地植物分布融合进模型水质计算中,为河湖湿地生态修复、方案设计和水利调控等综合措施下的水质响应研究提供了模型方法和技术支撑.
李亚娟杜彦良毕二平王亮陈翠柏
关键词:水质模拟
项目研讨式教学法在“水文地质学基础”授课中的应用被引量:4
2010年
在"水文地质学基础"的教学中,采用了项目研讨式教学法来提高教学效果,具体表现为:用科研实际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创设研讨式的课堂教与学氛围、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科研思维方式。结果表明,这种尝试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毕二平刘若鹏刘菲何江涛
关键词:教学法
微生物修复石油污染地下水的实验研究被引量:16
2009年
为修复陕北黄土区石油污染地下水,采用优化土著微生物菌群的生物技术,进行了地下水中石油的降解与修复实验研究。在实验装置内加入了1.5%的优化菌群制剂,优化出的菌群初步鉴定主要有:假单胞菌属、微球菌属、放线菌属、真菌类的青霉属和曲霉属等。实验结果显示,在实验装置中人为添加石油含量为182.5mg/l、862.5mg/l、1695.0mg/l时,经过28~37d的微生物修复,地下水中石油的降解率为27.47%-92.46%,而无菌对照中的石油含量变化在5%以内,说明在无菌条件下地下水中石油降解缓慢。该实验过程验证了微生物修复技术在地下水石油污染修复中的有效性,探索了应用的可行性。
张胜毕二平陈立崔晓梅张翠云韩占涛赵红梅张发旺李政红
关键词:微生物修复石油污染地下水
交互式教学在研究生专业课讲授中的应用被引量:3
2009年
在研究生阶段,由于学生往往来自不同的学校,不同的专业,有的学生专业跨度甚至很大,以致他们在一些专业课的起点不同,这就给教师授课提出了一个问题,如何让课堂教学既使有一定基础知识的学生不感到无趣,又能使基础较弱的学生以一种较容易的方式接受新的知识。本文以硕士研究生专业课程"有机污染化学"的讲授为例,对用交互式教学法解决这一问题进行了探讨。
毕二平
关键词:教学方法交互式教学
地下水修复系统中释氧材料的改进及pH调控被引量:7
2012年
在采用释氧材料的地下水污染修复系统中,释氧材料提供溶解氧的同时,往往造成体系pH的升高。针对这一问题,将过氧化钙(CaO2)、水泥、河沙、膨润土和KH2PO4按一定比例混合在一起制作了3种释氧材料,并在柱实验中观测了不同释氧材料对水体溶解氧(DO)及pH值的影响。实验数据表明,水泥对释氧材料的缓释作用明显,有助于保证释氧速率平稳,避免由于释氧材料反应过快所带来的高pH问题;在释氧材料中添加一定量KH2PO4(质量分数小于10%),可以起到缓冲体系pH值的作用,并且不会造成修复系统磷污染;电气石具有降低溶液高pH值的作用,以粒径为1~2 mm的电气石作缓冲介质可以将体系pH值由11.3降至10.2。
孔祥科张英毕二平
关键词:溶解氧PH电气石
羧酸类药用活性化合物在生物碳质上的吸附特性被引量:1
2017年
为研究生物碳质吸附在处理水土环境中羧酸类PhACs(药用活性化合物)的作用,通过比表面积、红外光谱、元素分析及电镜扫描对商业水稻秸秆生物碳质的结构与性质进行了讨论,同时研究了生物碳质对不同初始pH及不同初始质量浓度的五种羧酸类PhACs[KTP(酮洛芬)、IBP(布洛芬)、NPX(萘普生)、ASP(阿司匹林)、SYA(水杨酸)]吸附特征的影响.结果表明:吸附过程包括前期快速吸附和后期缓慢吸附至平衡两个阶段;在第一阶段,外表面吸附与大孔及中孔扩散是控制吸附的机制,在第二阶段,生物碳质内表面吸附及基质在微孔中的扩散是影响吸附的主要机制.初始pH为6.0~7.0时,等温吸附数据符合Freundlich吸附等温方程,反映了非均匀性表面的吸附特性.五种羧酸类PhACs在生物碳质上的吸附能力[通过Kd,0.01(特定液相浓度下的单点分配系数)表达]表现为NPX(24.30 g/L)>IBP(15.82 g/L)>KTP(10.44 g/L)>SYA(2.64 g/L)>ASP(1.24 g/L).溶液初始pH变化对所选PhACs的吸附量有显著影响,初始溶液pH处于p Ka±1.0范围内时,所选吸附质的吸附量达到最大值,随着初始pH的升高,所选PhACs主要以阴离子形式存在,同时生物碳质表面负电性增加,增强的静电斥力减弱了氢键作用.研究显示,氢键作用在生物碳质吸附PhACs过程中起到主要促进作用,除此之外,还受到范德华力及π-π电子供受体等多种作用驱动.
王佳怡毕二平
关键词:氢键作用
共6页<123456>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