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江宇

作品数:2 被引量:33H指数:2
供职机构:浙江农业大学农业与生物技术学院农学系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农业科学

主题

  • 2篇油菜
  • 1篇油菜种
  • 1篇油菜种子
  • 1篇油菜籽
  • 1篇脂肪酸
  • 1篇数学模型
  • 1篇气象
  • 1篇气象因子
  • 1篇种子
  • 1篇含油量
  • 1篇甘蓝
  • 1篇甘蓝型
  • 1篇菜种
  • 1篇菜籽

机构

  • 2篇浙江农业大学

作者

  • 2篇沈惠聪
  • 2篇江宇
  • 1篇季吟秋
  • 1篇周伟军

传媒

  • 2篇浙江农业大学...

年份

  • 1篇1990
  • 1篇1989
2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排序方式:
油菜籽含油量与气象因子的相关及预报模式被引量:24
1989年
近年来,长江下游亚区菜籽含油量的变异范围处34.~44.9%,集中在39.0~40.9%.年度间差异3~5%左右.本区内相同品种的地域差异为纬度每增高一度,含油量增加0.4439%.种子形成期光强减弱至自然光强的1/4,含油量比对照降低16.63%;温度与水分差异亦可使含油量降优5~7%.种子形成期是气象因子影响含油量的关键时期,含油量与此期的降水量呈负相关,与日平均温度、≥3℃有效积温、日照时数呈正相关.因此,可用种子形成期的日照时数为主要气象指际,抽苔期日平均温度为辅助指标,在此基础上初步建立含油量预报的数学模型.
沈惠聪江宇季吟秋周伟军
关键词:油菜籽含油量气象因子
甘蓝型油菜种子主要脂肪酸气象生态效应及数学模型的研究被引量:20
1990年
在长江下游地区采用分纬度种植的方法,应用积分回归、相关和偏相关,逐步回归等统计手段,定量地探讨长江下游地区甘蓝型油菜的主要脂肪酸含量与当地气象因子间的基本关系和规律。结果表明,种子形成期是影响主要脂肪酸含量的关键生育期;获得1.6%以下芥酸含量的气象指标临界值为:种子形成期日平均温度大于19℃、日照时数长于6.5h/d.同时,还建立了预测各种主要脂肪酸含量的数学模型,也讨论了低芥酸油菜育种基地的选择依据,对优质油菜的区划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沈惠聪江宇
关键词:脂肪酸甘蓝型油菜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