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江潮胤

作品数:10 被引量:41H指数:4
供职机构: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六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科研基金上海市卫生局科研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8篇期刊文章
  • 1篇专利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9篇医药卫生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主题

  • 4篇手术
  • 4篇手术治疗
  • 4篇骨折
  • 2篇腰椎
  • 2篇微创
  • 2篇微创手术
  • 2篇微创手术治疗
  • 2篇螺纹钉
  • 2篇空心螺纹钉
  • 1篇胸腰椎
  • 1篇胸腰椎骨折
  • 1篇胸椎
  • 1篇腰椎骨折
  • 1篇腰椎间盘
  • 1篇腰椎间盘突出
  • 1篇腰椎间盘突出...
  • 1篇影像
  • 1篇张力带
  • 1篇张力带钢丝
  • 1篇正骨

机构

  • 10篇上海交通大学...
  • 1篇复旦大学附属...
  • 1篇同济大学
  • 1篇上海交通大学...
  • 1篇昆山市第一人...

作者

  • 10篇江潮胤
  • 4篇王韬
  • 3篇徐铮宇
  • 3篇董扬
  • 2篇鲍琨
  • 1篇孙辉
  • 1篇刘生和
  • 1篇张智长
  • 1篇眭述平
  • 1篇陆大明
  • 1篇柴益民
  • 1篇陆勇
  • 1篇顾文奇
  • 1篇管西亮
  • 1篇范存义
  • 1篇蔡培华
  • 1篇陈旸
  • 1篇杨庆诚
  • 1篇黄伟
  • 1篇张春林

传媒

  • 2篇中华创伤骨科...
  • 1篇实用骨科杂志
  • 1篇中华显微外科...
  • 1篇中国骨与关节...
  • 1篇国际骨科学杂...
  • 1篇上海交通大学...
  • 1篇中国组织工程...

年份

  • 1篇2023
  • 1篇2019
  • 1篇2012
  • 1篇2010
  • 1篇2009
  • 4篇2008
  • 1篇2007
1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微创手术治疗Jones骨折21例被引量:7
2008年
目的探讨微创手术治疗Jones骨折的临床意义。方法2005年1月至2007年1月,采用闭合复位,经皮导针定位,2枚空心螺纹钉内固定的手术方法治疗Jones骨折21例:结果临床随访8~16周,平均12周,21例患者均获得骨性愈合,愈合时间4~8周,平均5.5周。按自制的功能评分标准进行足踝功能评定:优19例,良2例,优良率100%。结论微创手术治疗Jones骨折具有操作简便,固定牢靠,创伤小,出血少,伤口感染风险低,有利于足踝功能恢复等优点,是治疗Jones骨折的有效方法。
王韬江潮胤黄伟陆大明
关键词:跖骨骨折微创空心螺纹钉
关节损伤精准影像评估及修复的新技术建立与应用
陆勇程飚江潮胤邓廉夫孙仰白崔文国杜联军潘亚玲陈彤彤王晗琦李智慧沈浮秦乐
所属科学技术领域:该项目属影像诊断和修复重建领域。由外伤、退变、肿瘤、炎症等引起的关节损伤如韧带撕裂、软骨缺损、骨质破坏均严重损害患者身体健康。从注重全面的关节损伤预防保健、疾病诊治到患者术后健康维护,是中国中长期科技发...
关键词:
关键词:关节损伤
桥式交叉逆行股前外侧皮瓣转移修复对侧小腿中下段软组织缺损被引量:10
2009年
目的报道以桥式交叉逆行股前外侧皮瓣转移修复对侧小腿软组织缺损的方法和效果。方法对于小腿中下段皮肤软组织缺损伴对侧小腿软组织损伤或胫后动脉破坏5例.采用对侧逆行股前外侧皮瓣桥式交叉转移予以修复。结果术后皮瓣血运良好,6周后断蒂,皮瓣均存活。术后随访12—15个月,皮瓣质地优良、外形美观,伴骨骼、肌腱缺损者均顺利完成二期修复手术。供区愈合良好,供侧肢体无明显影响。结论对于小腿中下段较大面积皮肤软组织缺损伴周围软组织受损,且对侧小腿血管质量不佳的病例,以对侧逆行股前外侧皮瓣桥式交叉转移修复是一种优良的手段。
刘生和蔡培华柴益民徐铮宇江潮胤范存义
关键词:小腿股前外侧皮瓣显微外科
小切口椎板间开窗手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观察被引量:10
2010年
目的评价小切口椎板间开窗术对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选择2006年1月~2008年12月间采用小切口椎板间开窗术治疗的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患者60例,及半椎板切除术的患者24例,随访评价两组术后疗效。结果两术式术后疗效无显著性差异,但两术式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及切口长度及术后卧床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手术后恢复工作情况上都有显著性差异,前者明显优于后者。结论小切口椎板间开窗手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疗效肯定,对脊柱稳定性破坏小,并发症少,是一种值得推广的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安全有效的手术方式。
徐铮宇江潮胤顾文奇董扬
关键词:小切口腰椎间盘突出椎间盘切除
近端股骨转移性肿瘤的手术治疗被引量:1
2008年
目的探讨近端股骨转移性肿瘤的手术治疗指征和疗效。方法对13例股骨近端转移性肿瘤患者行手术治疗,分别采用人工假体置换、动力髋螺钉(DHS)、Gamma钉以及股骨近端髓内钉(PFN)固定治疗,对患者术后疼痛情况、患侧肢体功能、并发症和生存时间等进行随访。结果所有患者疼痛均得到缓解,11例术后可下床行走,2例术后卧床。所有患者术后未出现伤口感染、不愈合、肺炎和褥疮等相关并发症。患者术后生存时间2~24个月,平均8.7个月。结论采用假体置换、DHS、Gamma钉或PFN手术内固定,可有效治疗近端股骨转移性肿瘤,部分可恢复行走功能,并能有效缓解疼痛,有助于提高患者生存质量。
管西亮董扬江潮胤张春林鲍琨张智长杨庆诚
关键词:转移性肿瘤手术治疗内固定
单纯内踝撕脱骨折的微创手术治疗22例分析
2008年
目的研究微创手术治疗单纯内踝撕脱骨折的临床意义。方法2003年1月至2007年1月,采用闭合复位,经皮导针定位,2枚空心螺纹钉内固定的手术方法治疗单纯内踝撕脱骨折22例。结果临床随访8-16周,22例患者均获得骨性愈合,Cedell踝关节功能评分良好率达82%。结论微创手术治疗单纯内踝撕脱骨折具有操作简便、固定牢靠、创伤小、出血少、伤口感染风险低、有利于踝关节功能恢复等优点,是治疗单纯内踝撕脱骨折的有效方法。
江潮胤王韬
关键词:空心螺纹钉微创
锚钉结合张力带钢丝治疗髌骨下极骨折被引量:10
2012年
目的研究锚钉结合张力带钢丝治疗髌骨下极骨折的疗效。方法我院于2008年3月至2009年9月采用锚钉结合张力带钢丝方法治疗髌骨下极骨折34例。术中以锚钉固定修补髌骨下极骨折块及髌韧带,并辅以胫骨结节至髌骨中上部的张力带钢丝。结果 34例患者均获12~25个月,平均17个月随访,所有骨折均愈合,2例术后出现局部浅表感染,经换药及相应抗炎治疗后愈合。陆裕朴膝关节功能评定标准评价显示,优27例,良6例,可1例,优良率为97.1%。结论锚钉结合张力带钢丝治疗髌骨下极骨折固定牢靠,并发症少,效果确切。
江潮胤徐铮宇王韬
关键词:髌骨下极骨折缝线锚钉张力带钢丝
π型锁定加压接骨板治疗Barton骨折被引量:2
2008年
目的探讨切开复位π型锁定加压接骨板(π—LCP)内固定治疗Barton骨折的效果。方法2006年1月至2007年1月,对21例Barton骨折患者采用背侧入路切开复位π—LCP内固定进行治疗。其中14例植骨,6例辅以石膏托保护。结果术后所有患者获得6~18个月(平均10个月)随访,所有骨折均愈合。患者手术前、后在掌倾角、尺偏角、桡骨远端相对长度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时患侧腕关节在背伸、掌屈、桡偏等方面与健侧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尺偏角小于健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548,P〈0.05)。用改良的Gartland和Werkey评分系统评估腕关节功能:优15例,良4例,中2例,优良率为90.5%。结论背侧人路切开复位π-LCP内固定是治疗Barton骨折的有效方法。
王韬孙辉江潮胤
关键词:骨折钢板
一种脊柱侧弯支具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领域,公开了一种脊柱侧弯支具,包括支具本体和压力调节装置;支具本体上具有用于供人体穿戴的容纳空间以及与容纳空间连通的开口;压力调节装置包括控制模块、压力感应模块和松紧模块;松紧模块具有固定端和相对固...
江潮胤王挺陈忠炜
椎体复位器治疗胸腰椎骨折过程中的生物力学参数变化被引量:1
2007年
目的:对胸腰椎压缩性骨折的复位目前主要是通过Harrington棒的撑开或Dick等器械压缩,间接地使压缩的椎体得到复位。但复位的力量不易掌握,效果往往也不够理想。因此,需要了解和掌握复位器未发生变形时所能承受的最大应力及椎体复位器在椎体内撑开复位的应力与位移的关系。方法:实验于1998-10/2003-04在上海市材料力学研究所、上海市第九人民医院生物力学研究室及上海第二医科大学解剖教研室市生物力学研究室完成。自行设计的椎体复位器为圆柱形,顶端的上下开启由尾端的圆形手柄控制。实验方法:①椎体复位器的抗压力实验:将椎体复位器撑开到最大后进行轴向压缩实验,当复位器刚好发生形变时的轴向压应力,即是复位器进行轴向撑开时所能承受最大应力。②新鲜小牛骨椎体抗轴向压力实验:在36个新鲜小牛骨椎体上制作压缩性骨折模型时,了解椎体形变时的应力形变的关系。实验前测出每个椎体的高度值,发生压缩形变后,再测量每个椎体的高度值,并在机器上测出相应的压应力值。③椎体复位器复位压缩性小牛骨椎体的生物力学实验:将20个新鲜小牛骨胸腰椎椎体分成2组,每组10个椎体。在轴向载荷下压缩椎体,制作压缩性骨折的模型,1/2椎体高度压缩组其压缩后高度接近原有椎体高度的1/2,2/3椎体高度压缩组其压缩后高度接近原有椎体高度的2/3。从椎体椎弓根两侧放入复位器,将压缩的椎体予以复位。了解复位器在椎体内的撑开应力与复位时位移关系。结果:①复位器未发生变形时所能承受的最大力为281N。②36个新鲜小牛骨椎体在承受轴向载荷发生变形时屈服点的平均应力为74.96kPa,各数据符合正态分布(t=16.044,P<0.01)。③1/2椎体高度压缩组和2/3椎体高度压缩组复位器在椎体内撑开后应力值差异无显著性意义(t=0.835,P>0.05)。结论:椎体压缩程度
董扬眭述平王桂英陈旸鲍琨江潮胤曾炳芳
关键词:胸椎腰椎正骨疗法生物力学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