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娟梅
- 作品数:4 被引量:20H指数:3
- 供职机构: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资源环境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农业部农村能源综合建设项目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 关中农田土壤化学质量退化特征及效应研究
- 土壤是农业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维护地区和全球环境质量方面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随着我国社会经济增长、人口数量增加,人均耕地资源占用量逐年递减,使我国不得不长期采取各种技术措施,高强度地利用土地,以确保粮食高产和稳产。...
- 汪娟梅
- 关键词:农田土壤有机碳交换性钙
- 文献传递
- 直流电场力作用下土壤中离子迁移与电阻率的时空变化特征被引量:3
- 2014年
- 为了探求在施加直流电场力作用下土壤电阻率的变化过程,以含有盐分的风沙土为供试材料,应用四电极法监测了在施加不同直流电压下土壤电阻率的动态变化过程。结果表明:在不同电压作用下土壤电阻率均具有明显的阶段性波动变化特征,通电10 h以前电阻率处于微小降低过程;10 h以后经过急剧递增后逐渐降低,并伴随着土壤温度的急剧增大,不同电压处理间差异明显。连续通电30 h后土壤中钠离子在阴极0~4 cm范围内富集,氯离子在阳极0~1 cm范围内富集;土壤p H在阳极附近下降约5个单位,在阴极上升约2.4个单位,两极相差7.2个单位,并在土柱断面形成了明显的碱性离子迁移带和酸性离子迁移带,阴、阳极附近电导率明显升高。研究认为,在外加电场力作用下土壤电阻率发生极为敏感的时空变化过程,通电不同阶段外加电场力对土壤溶液中活性离子和土壤颗粒吸附态离子的作用存在着阶段性特征。在用电动法改良盐渍化土壤时,选取适度的外加电压和通电时间是实现清除土壤活性离子和土壤潜性离子的重要条件,土壤p H和电阻率敏感的时空变化体现着土壤阴阳离子的异向迁移与空间分布过程。
- 张润霞王益权解迎革祝飞华汪娟梅史红平
- 关键词:直流电场电阻率电压
- 喷施铁肥对不同基因型小麦产量和铁吸收的影响被引量:13
- 2011年
- 为研究小麦的最佳喷施铁肥时期并筛选高铁基因型小麦,采用盆栽方法,以14个不同基因型小麦为材料,通过不同时期喷施铁肥,比较其对小麦产量和铁吸收的影响。结果表明,小麦拔节期叶面喷施铁肥可以增加籽粒产量、籽粒铁含量、籽粒铁累积量及占植株总铁积累量的比例。拔节期喷施铁肥提高了小麦根系的铁含量、累积量及根系铁占植株总铁累积量的比例。不同基因型小麦喷施铁肥时茎中的铁含量、铁累积量及占植株总铁累积量的比例均显著降低。小麦体内的铁主要储存在根系中,地上部的铁主要分布在叶片等营养器官中。与低铁基因型相比,高铁基因型小麦具有较低的籽粒产量和生物量,但籽粒产量占全株总生物量的比例却高于低铁基因型。无论是否喷施铁肥,高铁基因型小麦籽粒铁含量、铁累积量及占植株总铁累积量的比例均显著高于低铁基因型小麦。无论是否喷施铁肥,高铁基因型的根系生物量显著低于低铁基因型,但根系铁含量则显著高于低铁基因型,铁累积量则没有显著差异。拔节期喷施铁肥是促进不同基因型小麦生长、改善小麦铁营养状况的有效途径。
- 乔鲜花汪娟梅董明蕾赵俊霞张正茂闵东红高亚军
- 关键词:小麦基因型铁肥铁含量
- 人为作用对土壤有机碳空间分布规律的影响被引量:3
- 2014年
- 为了研究人为长期培肥及生产活动对农田土壤有机碳库空间变异性的影响,在关中农田开展了0~100 cm土体范围内的土壤有机碳含量、有机碳密度及碳库活度等研究。结果表明:土壤有机碳含量变化在7.00~23.39 g kg-1,土壤有机碳含量呈明显分布与变异特征,变异性大且变异程度均属中等水平。有机碳、活性有机碳含量在0~100 cm范围内从上到下逐渐递减,而不是"T"型分布,碳库活度从呈递增趋势;土壤有机碳水平上是以村庄为中心向外辐射递减,尤其在0~20 cm土层规律性更加明显;0~100 cm土壤有机碳密度的水平分布呈随距村庄距离的增加先增加后减少的分布规律。由此得出,关中农田土壤有机碳库的空间变异明显地印记着长期人为作用土壤的历史痕迹,也是关中地区农业文明发展史的有效佐证之一。
- 汪娟梅徐鹏霞贾俊超王园园王亚城兰志龙王益权
- 关键词:有机碳土壤活性有机碳有机碳密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