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建红
- 作品数:3 被引量:10H指数:2
- 供职机构:河南工业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博士科研启动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理学一般工业技术更多>>
- 纳米银粒子的发光特性研究被引量:1
- 2012年
- 研究了不同粒径和表面修饰的纳米银粒子的发光特性。研究结果表明,在不同波长光激发下,纳米银粒子在362nm附近出现较强的发射峰,592和725nm附近出现较弱的发射峰。随着激发光波长增加,发射峰强度下降,362nm附近的发射峰红移。纳米银颗粒对210nm的激发光最为敏感。发射峰波长与纳米银粒子表面修饰状态和颗粒尺寸关系不大,只是随着颗粒尺寸的减小,发射峰强度下降。随着狭缝宽度的减小,发射峰强度下降。随着纳米银胶浓度减少,发射峰逐渐聚拢合并为426nm的单峰,且发射峰的强度先增强后逐渐下降。通过纳米银粒子表面光电子的吸收-再发射和表面能级杂化探讨了纳米银粒子的发光机理。
- 王悦辉沈建红李娜静金帆何强
- 关键词:纳米银发光
- 不同电性的纳米银对甲基橙光谱学性质的影响被引量:6
- 2012年
- 通过吸收光谱和荧光光谱等手段研究了正/负电性纳米银对不同pH值的甲基橙(MO)溶液光谱学性质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正电性纳米银(P-Ag)与甲基橙作用形成新的复合物,吸收光谱表现为复合物体系的性质.负电性纳米银(N-Ag)与甲基橙静电排斥作用,相互作用较弱,吸收光谱仅表现为两者简单叠加.在正电性纳米银-甲基橙体系中,S1→S0荧光明显增强.当溶液pH=2.1时,荧光增强比率最大,当pH=4.8时,荧光增强比率最小;S2→S0荧光减弱,且与体系的pH值关系不大.在负电性纳米银-甲基橙体系中,仅少量纳米银存在条件下,S1→S0荧光略增强.在溶液pH=2.1时,荧光增强比率最大;S2→S0荧光明显减弱,且与体系的pH值关系不大.分析认为,不同电性的纳米银对甲基橙光谱学性质影响不同,与纳米银与甲基橙分子间相互作用、纳米银的局域场增强效应以及无辐射能量转移作用等密切相关.
- 王悦辉沈建红
- 关键词:纳米银局域场增强荧光增强电性
- 纳米银的电解质效应被引量:3
- 2011年
- 向2种不同电性的纳米银溶胶中分别加入KCl、KBr、KI、KNO3、Mg(NO3)2、Al(NO3)3、K2CO3、K2SO4、KOH和HNO3电解质溶液,利用透射电子显微镜、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等研究电解质对纳米银的显微结构和光谱学性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电解质离子在纳米银胶体表面吸附程度以及导致纳米银胶体聚集和生长程度不同,从而对纳米银胶体的分散状态和表面电势产生不同影响。这种影响的结果导致其对相同电性纳米银粒子和不同电性纳米银粒子的显微结构和光谱学性质影响不同。
- 王悦辉沈建红李娜静金帆何强
- 关键词:纳米银电解质吸收光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