渠胜英
- 作品数:12 被引量:58H指数:5
- 供职机构: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上海市卫生局科研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免疫炎性反应与2型糖尿病大血管病变的相关性分析被引量:5
- 2012年
- 目的观察免疫炎性反应标志物在2型糖尿病大血管病变患者的表达及相关性。方法收集本院住院治疗120例2型糖尿病患者及60例正常体检者的病史和临床生化资料,2型糖尿病患者根据有无大血管病变分成两组,单纯2型糖尿病组与2型糖尿病大血管病变组。ELISA法分别测定两组患者的免疫炎性反应标记物IL-1B、TNF-仅及Hs-CRP。分析免疫炎性反应与2型糖尿病大血管病变之间的关系。结果2型糖尿病大血管病变组患者血FBG、PPG、HbAlc、Hs-CRP及TNF-a水平[(9.86±1.79)mmol/L、(14.454-5.48)mmol/L、(11.43±3.25)%、(6.79±3.71)mg/L和(1.99±0.65)ng/m1]高于单纯2型糖尿病组[(7.25±0.64)mmol/L、(10.45±2.89)mmol/L、(8.56±1.58)%、(4.724-2.39)mg/L和(1.24±0.44)ng/ml,P〈0.05]。多因素相关分析示,Hs-CRP、TNF.仅和HbAlc是2型糖尿病合并大血管病变的相关危险因素。结论免疫炎性反应参与了2型糖尿病大血管病变的发生发展,而Hs-CRP、TNF-仅及HbAlc是2型糖尿病合并大血管病变的相关危险因素。
- 渠胜英施晓红
- 老年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亚临床期高密度脂蛋白的变化
- 2003年
- 目的分析老年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 (冠心病 )患者亚临床期高密度脂蛋白 (HDL)的变化 ,为冠心病的预防提供依据。方法随机选取冠心病者 (研究组 )和非冠心病者 (对照组 )各 30 0例 ,分析冠心病患者在确诊当年及前 4年的HDL变化 ,并与对照组比较。结果冠心病组确诊前 1年HDL(1 .39± 0 .34)mmol/L ,明显低于非冠心病组 (1 .50± 0 .52 )mmol/L(P <0 .0 1 ) ;冠心病组诊断当年及前 4年的HDL变化曲线显示 :在诊断前 1年HDL处于最低谷 ,而在诊断当年HDL明显升高。结论HDL与冠心病的发生密切相关。HDL在冠心病明确诊断前 1年最低 ,诊断的当年最高 ,且呈上升趋势 。
- 刘芳王一尘袁惠敏宓继红渠胜英张江蓉
- 关键词:冠状动脉疾病高密度脂蛋白老年人冠心病
- 药物干预改善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效果被引量:1
- 2004年
- 目的:观察抗血小板剂西洛他唑(Cilostazol)和神经营养剂甲钴胺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iabeticperipheralneuropathy,DPN)联合干预治疗的疗效。方法:将68例DPN患者分为甲钴胺组和西洛他唑、甲钴胺联合用药组两组,分别治疗12周,对其治疗效果进行比较。结果:治疗组显效率为74%,对照组为30%,两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意义(χ2=3.96,P<0.05);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7%,对照组为77%,两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意义(χ2=6.85,P<0.01)。两组治疗后的神经传导速度均较治疗前有改善(治疗组治疗前后比较,t=1.75,P<0.05;对照组治疗前后比较,t=1.71,P<0.05);治疗组治疗后的神经传导速度改善好于对照组(t=1.80,P<0.05)。给予西洛他唑加甲钴胺治疗组DPN症状、神经传导速度改善好于甲钴胺治疗组(P<0.05)。结论:西洛他唑加甲钴胺联合用药对DPN的疗效优于单用甲钴胺组。
- 姚革渠胜英王晓蓉李琳李浩军陈兴华
- 老年冠心病患者代谢综合征危险因素分析被引量:2
- 2007年
- 目的:回顾性分析老年冠心病患者中代谢综合征(MS)危险因素的分布情况,为早期干预提供依据。方法:将300例老年冠心病患者[冠心病组,年龄(68.1±6.3)岁]冠心病诊断当年、前一年、前二年及前三年的代谢综合征危险因素与300例老年非冠心病患者[对照组年龄(68.2±8.3)岁]相比较。结果:两组在年龄、体重指数、收缩压、舒张压、空腹血糖及总胆固醇上无明显差异。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冠心病组各年均显著高于非冠心病组;甘油三酯(TG)诊断当年及前一年明显高于对照组,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显著低于后者。冠心病组MS的发生率(诊断当年为22.36%)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冠心病组(1.22%)及(1.7%)低HDL-C的发生率均非常低。结论:老年冠心病患者常伴多种严重代谢异常,重点加强对高血压及血脂的控制,可望减少心血管事件的发生。
- 刘芳潘志红潘永瑜袁惠敏渠胜英王一尘
- 关键词:冠状动脉疾病代谢综合征X老年人
- 老年高血压患者血压晨峰现象与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的关系被引量:6
- 2011年
- 目的 了解血压控制良好的老年高血压人群血压晨峰值与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之间是否存在相关性。方法入选经药物控制良好的老年高血压患者151例。进行ABPM检查,计算血压晨峰值,按照血压晨峰值进行分组。血压晨峰值≤30mmHg者分为非血压晨峰组(NMS组),血压晨峰值〉30mmHg者分为血压晨峰组(MS组)。对入选对象进行颈动脉IMT测定。分析两组患者高血压相关因素对血压晨峰现象及IMT的影响,并对其血压晨峰值与IMT进行相关分析。结果两组151例高血压控制良好者,其中76例有血压晨峰现象,占50.3%。两组患者年龄、性别、体重指数、血脂、血糖、最高收缩压、平均收缩压、最低收缩压、最高舒张压、平均舒张压及最低舒张压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MS组患者血压晨峰值[(42.34±7.10)mmHg]及IMT[(0.89±0.13)mm]高于NMS组[(21.16±5.23)mmHg,(0.84±0.14)mm,P〈0.01或P〈0.05],颈动脉IMT与血压晨峰值呈正相关(r=0.56,P〈0.01)。结论血压控制良好的老年高血压人群仍存在血压晨峰现象,其血压晨峰值可能促进颈动脉粥样硬化。
- 昌菁袁惠敏杨卫红张江蓉渠胜英
- 关键词:血压
- 老年人冠心病确诊前血脂变化研究
- 2003年
- 目的 研究老年人冠心病确诊前血脂变化特点。方法 确诊冠心病当年及前 4年的总胆固醇 (TC)、甘油三酯 (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L DL )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HDL)水平并进行比较。结果 冠心病组与无冠心病组血脂比较 :TC5.1 5± 0 .91 mmol/ L与 5.0 2± 0 .98mmol/L,TG1 .55± 0 .86mmol/ L与 1 .53± 0 .96mmol/ L,HDL 1 .33± 0 .34mmol/ L与 1 .46± 0 .45mmol/ L,LDL3.1 2± 0 .94mmol/ L与 2 .73± 0 .79mmol/L ,LDL/ HDL2 .53± 1 .0 9与 1 .91± 0 .66。研究组确诊当年、前 1年、前 2年、前 3年和前 4年的血脂变化 :HDL1 .33± 0 .34、1 .30± 0 .37、1 .34± 0 .31、1 .32± 0 .35和 1 .43± 0 .44;LDL3.1 2± 0 .94、3.2 3± 0 .98、3.0 4± 0 .86、2 .33± 0 .99和 2 .89± 0 .96。结论 冠心病危险因子在确诊冠心病前的第1年最高 ,提示在进入老年期血脂仍旧在改变 ,冠心病危险因子不断升高 ,保护因子不断降低 ;老年人仍有必要采取干预血脂措施。
- 王一尘刘芳张江蓉袁惠敏宓继红渠胜英
- 关键词:老年人冠心病确诊前血脂变化总胆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微血管机制的临床研究被引量:7
- 2004年
- 目的 :观察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的ET、TXB2 、PGF1α的改变及西洛他唑 (Cilostazol)和甲钴胺联合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 (DPN)的疗效和对以上三指标的影响 ,以证明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微血管机制学说。方法 :将 30例正常中老年人为对照组 ,76例DPN患者随机分为甲钴胺组和西洛他唑、甲钴胺联合用药组 ,共三组。测定三组治疗前及治疗组经 12周药物治疗后的ET、TXB2 、PGF1α值并进行比较 ,通过临床症状和神经传导速度的观察对其治疗效果进行比较。结果 :甲钴胺组和联合用药组 (二组DPN组 )的ET、TXB2 明显高于对照组 (P <0 0 5 ) ,PGF1α值明显低于对照组 (P <0 0 5 ) ;联合治疗组治疗前后ET、TXB2 、PGF1α值有显著差异 (P <0 0 5 ) ,甲钴胺组差异不明显 (P >0 0 5 ) ;联合治疗组DPN症状、神经传导速度改善明显好于甲钴胺治疗组 (P <0 0 5 )。结论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微血管功能存在障碍 ,通过药物干预能改善DPN的微血管功能和临床症状 ,故微血管障碍可能为DPN发病机制之一。
- 渠胜英陈兴华姚革
- 关键词:糖尿病周围神经病DPN
- 美托洛尔与非洛地平对老年高血压病人心率变异性的影响
- 2002年
- 目的 观察美托洛尔和非洛地平对老年高血压病人降压治疗后心率变异性的改变。方法 10 0例年龄 6 0岁以上单纯收缩期高血压病人随机分为美托洛尔组和非洛地平组 ,用药前、后作动态血压和心率变异性检查。结果 美托洛尔组和非洛地平组的降压效果相似 ,两组的 2 4小时平均收缩压分别从 16 3± 13mm Hg、16 2± 15 m m Hg降至 148± 17mm Hg、15 0± 14mm Hg(P<0 .0 1) ,2 4小时平均舒张压分别从 81± 5 m m Hg、80± 4mm Hg降至 79± 4mm Hg、77± 4m m Hg(P<0 .0 5 )。然而两组的心率变异性改变却截然相反 ,2 4小时平均 R- R间期标准差美托洛尔组从 33± 3ms增至 34± 3ms(P<0 .0 5 ) ,非洛地平组则从 32± 4m s减少至 31± 4ms(P<0 .0 5 ) ;2 4小时相邻 R- R间期差大于 5 0 ms所占总心动次数的百分比 ,美托洛尔组从 11± 8(% )增至 14± 5 (% ) (P<0 .0 1) ,而非洛地平组则从 12± 8(% )降至 9± 6 (% ) ,但无统计学意义 (P>0 .0 5 )。结论 β受体阻滞剂美托洛尔和钙通道阻滞剂非洛地平有相似的降压效果 。
- 方根强张江蓉吴红宇渠胜英徐燕玲王一尘
- 关键词:美托洛尔非洛地平高血压心率变异性自主神经降压治疗
- 猝死者与正常人心率变异性比较被引量:2
- 1999年
- 心率变异性(heart rate variability,HRV)是窦性心率在一定时间内周期性改变的现象,是反映交感—副交感神经张力及其平衡的重要标志。HRV的降低反映了迷走神经功能减低,或(和)交感迷走神经平衡失调。这一无创性检测心脏自主神经张力的技术,在临床上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对猝死危险的判定有预测价值。为此,我们分析了猝死患者的HRV,并与正常人对照组予以比较。
- 李东霞王一尘吴红宇孙斌渠胜英陈颖
- 关键词:猝死心率变异
- 免疫细胞因子在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大鼠血清中的表达被引量:13
- 2014年
- 目的观察免疫细胞因子在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模型大鼠血清中的表达。方法实验大鼠分为正常对照组、糖尿病组和DPN组,每组各12只,腹腔注射STZ制备糖尿病大鼠模型。采用特殊染色及透射电镜法观察各组坐骨神经的组织病理学改变。ELISA法检测各组血清TNF-α、IL-1β及IL-6的表达,并分析其与DPN的相关性。结果组织染色及电镜结果显示,DPN大鼠组织病理学表现符合DPN表现。DPN组TNF-α[(1847.25±289.43)pg/ml]和IL-1β[(171.13±54.98)pg/ml]表达高于糖尿病组[(1430.58±255.56),(143.23±47.05)pg/ml,(P<0.05)],而IL-6[(989.45±200.48)pg/ml]表达水平与糖尿病组[(914.23±165.45)pg/ml]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earson相关性分析发现,神经传导速度(NCV)与TNF-α呈直线负相关(r=—0.85,P=0.001)。结论细胞因子TNF-α及IL-1β在DPN大鼠血清中表达升高,且TNF-α是DPN发病的重要危险因素。
- 渠胜英施晓红
- 关键词: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细胞因子肿瘤坏死因子-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