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滕俏彬

作品数:3 被引量:14H指数:1
供职机构:国家气象信息中心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天文地球

主题

  • 1篇地形
  • 1篇地形影响
  • 1篇动力结构
  • 1篇动力诊断
  • 1篇数值预报模式
  • 1篇台风
  • 1篇特大暴雨
  • 1篇中期数值预报
  • 1篇局地
  • 1篇局地特大暴雨
  • 1篇Η坐标
  • 1篇Η坐标模式
  • 1篇暴雨
  • 1篇大暴雨

机构

  • 3篇国家气象信息...
  • 1篇中国气象科学...

作者

  • 3篇滕俏彬
  • 2篇刘还珠
  • 1篇陈德辉
  • 1篇王作述

传媒

  • 1篇应用气象学报
  • 1篇暴雨.灾害
  • 1篇气象学报

年份

  • 1篇1999
  • 1篇1998
  • 1篇1997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NMC第二代中期数值预报系统误差的动力诊断被引量:1
1999年
利用国家气象中心第二代中期数值预报模式计算了1月和7月的预报诊断量。计算结果表明,新一代模式在动力外强迫作用、辐射通量和对流参数化等物理过程方面的改进,使该模式的预报比第一代模式有了较大的改善,模式预报的系统误差明显减小。通过对角动量、热量和水汽的经向输送和收支平衡的分析,认为该模式在地形处理、陆面过程、云辐射和积云对流参数化等物理过程还有待进一步改进。
刘还珠滕俏彬
关键词:动力诊断中期数值预报
不同物理过程参数化对模式台风的影响及其动力结构的研究被引量:12
1998年
文章介绍了国家气象中心的台风路径数值预报模式(以下简称台风模式),在不同物理过程参数化下的数值试验及其结果的诊断分析.对1992年第10号热带气旋和1996年第8号热带气旋个例的数值试验结果表明,该模式能较好地预报热带气旋移动路径和登陆地点,且考虑复杂物理过程的台风模式较简单过程的模式能更好地描述热带气旋中心附近高低层的热力状况.研究还发现,500或700hPa湿位涡第一项MPV1负值中心的绝对值大小的变化可反映热带气旋的强弱;且850hPa上升运动最大中心的位置对未来6~12h热带气旋的移向有较好的指示作用.通过对热带气旋中心附近三维热力结构及流场配置分析发现,强上升运动→暖湿空气凝结→潜热释放→气温上升→高层辐散流出→地面气压下降→低层辐合→上升运动加剧的正反馈机制可能是促使热带气旋向辐合上升区移动的动力原因.
刘还珠陈德辉滕俏彬
一次局地特大暴雨的η坐标模式数值试验研究被引量:1
1997年
使用一个考虑陡峭地形的16层η坐标模式,对1990年8月14 ̄15日夜间发生在湖北省远安县境内的一次特大暴雨(最大4小时降水量366.8mm)进行了数值模拟,模拟出了此次降雨过程的局地性及双峰特点。进一步通过地形及边界层两组敏感性试验表明,地形的位置对暴雨的落区,其形状及陡峭程度对暴雨中心的强度,有着决定性的影响。边界层对暴雨也有重大影响,影响机制之一是通过其温湿能量通量。
滕俏彬王作述
关键词:Η坐标模式地形影响暴雨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