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8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8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心病
  • 2篇心肌
  • 2篇血性
  • 2篇缺血
  • 2篇冠心病
  • 1篇丹参多酚酸盐
  • 1篇单硝酸
  • 1篇单硝酸异山梨...
  • 1篇低分
  • 1篇低分子
  • 1篇低分子肝素
  • 1篇滴注
  • 1篇滴注治疗
  • 1篇动脉
  • 1篇动脉狭窄
  • 1篇心肺功能
  • 1篇心肌病
  • 1篇心肌梗死
  • 1篇心绞痛
  • 1篇心力衰竭

机构

  • 8篇大连市中心医...
  • 1篇大连医科大学
  • 1篇大连医科大学...

作者

  • 8篇滕菲
  • 5篇张越虹
  • 5篇桑莉
  • 4篇庄军
  • 1篇曲慧
  • 1篇陶定波
  • 1篇郭燕

传媒

  • 1篇当代医学
  • 1篇黑龙江医药
  • 1篇中风与神经疾...
  • 1篇中国医药指南
  • 1篇中国社区医师...
  • 1篇现代生物医学...
  • 1篇中外医学研究
  • 1篇航空航天医学...

年份

  • 2篇2020
  • 1篇2019
  • 1篇2018
  • 1篇2016
  • 2篇2013
  • 1篇2010
9 条 记 录,以下是 1-8
排序方式:
丹参多酚酸盐联合双联抗血小板药物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疗效及对血清炎性因子的影响被引量:1
2019年
目的研究丹参多酚酸盐联合双联抗血小板药物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疗效及对血清炎性因子的影响。方法研究对象选取我院2018年3月到2019年3月间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94例,采用随机数字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各47例。对照组使用双联抗血小板治疗方式既给予氯吡格雷、阿司匹林进行治疗,研究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丹参多酚酸盐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两组患者凝血功能、两组患者血清炎性因子及血小板指标。结果研究组治疗后总有效率为91.48%,对照组为70.21%,研究组显著高于对照组。结论丹参多酚酸盐联合双联抗血小板药物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疗效确切,能够有效改善患者凝血功能、血清炎性因子、血小板指标,值得临床推广。
慈丽娟张越虹桑莉滕菲
关键词:丹参多酚酸盐抗血小板药物急性心肌梗死血清炎性因子
60例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患者眼震视图的特征分析被引量:1
2013年
目的研究分析不同类型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BPPV)患者前庭中枢功能、半规管功能检查结果,探索其可能的病因及发病机制。方法诊断为BPPV的患者60例,分为前半规管型、后半规管型、外半规管型3组,对比不同类型患者眼震视图检查中扫视试验、平稳跟踪试验、视动性眼震试验、凝视试验及变温试验的结果。结果 3组患者扫视试验、凝视试验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平稳跟踪试验、视动性眼震试验、变温试验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不同类型BPPV患者可存在前庭中枢功能障碍和半规管功能障碍;后半规管型患者试验异常的发生率明显高于前、外半规管型患者,提示由于半规管血供来源不同,可能导致中枢和内耳的循环障碍,对于各半规管的影响不同。
滕菲郭燕庄军曲慧
关键词: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
单硝酸异山梨酯静脉滴注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效果被引量:6
2020年
目的:探讨单硝酸异山梨酯静脉滴注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疗效。方法:选择我院2018年6月—2019年5月收治的冠心病心绞痛患者84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42例。入选者均接受静脉滴注方式给药,对照组给予硝酸甘油治疗,观察组采用单硝酸异山梨酯治疗。对比两组临床疗效、心绞痛症状及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较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心绞痛持续时间、发作次数均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冠心病心绞痛使用单硝酸异山梨酯静脉滴注治疗安全性、有效性较高,利于缓解患者心绞痛症状,加快疾病恢复。
慈丽娟张越虹桑莉滕菲
关键词:冠心病心绞痛单硝酸异山梨酯硝酸甘油静脉滴注
琥珀酸美托洛尔缓释片治疗老年冠心病患者的临床效果观察被引量:1
2018年
目的观察琥珀酸美托洛尔缓释片治疗老年冠心病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经患者入院尾号的奇偶数,将三甲医院全科医学病房在2014年1月至2017年10月期间所收治的50例老年冠心病患者,平均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采用琥珀酸美托洛尔缓释片治疗,对照组采用美托洛尔片治疗,比较两组用药6个月心绞痛发作次数、心绞痛发作时间、治疗依从性、不良反应情况。结果治疗6个月,两组除心率比较不具有统计学意义,心绞痛发作次数、心绞痛发作时间、住院次数实行比较,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因观察组心绞痛发作次数、心绞痛发作时间、住院次数均优于对照组,所以观察组患者的治疗依从性较好,观察组和对照组的治疗依从性数据对比为92%、64%,P<0.05。两组治疗期间均没有发生严重不良反应情况,耐受效果较佳。结论老年冠心病通过琥珀酸美托洛尔缓释片治疗,临床疗效确切,治疗安全、可靠,同时可减少患者心绞痛发作次数和时间,减少患者实际住院时间,值得在老年冠心病治疗中应用、推广。
张越虹桑莉滕菲慈丽娟
关键词:琥珀酸美托洛尔缓释片老年冠心病
颅外动脉狭窄支架成形术治疗的临床研究
2010年
目的观察颅外动脉狭窄支架成形术治疗及其短一中期疗效,探讨其有效性与安全性。方法收集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及随访。分析病例特点;总结手术方法;制定手术技术成功标准、神经系统并发症评价标准及疗效评定指标;评价短期疗效。对病例进行随访,评价中期疗效。对患者术前、术后及随访时行NIHSS评分,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36例患者手术技术成功率100%;术后症状改善34例,发生神经系统并发症2例。随访时症状改善34例,无改善者1例,死亡1例,所有患者均无新发缺血性脑血管病;影像学随访9例,1例发生再狭窄,1例支架内闭死。术前、术后及随访时的NIHSS评分依次降低,经统计学分析具有显著性差异。结论支架成形术可明显改善症状性颅外动脉狭窄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手术技术成功率高,并发症发生率低,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滕菲庄军陶定波
关键词:颅外动脉狭窄脑血管造影术经皮血管内支架成形术随访
曲美他嗪在缺血性心肌病心力衰竭治疗中的临床疗效被引量:5
2020年
目的探究曲美他嗪在缺血性心肌病心力衰竭治疗中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8年3月至2019年6月本院收治的90例缺血性心肌病心力衰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4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曲美他嗪进行治疗,观察两组临床疗效、不良反应、心脏功能以及疗效指标。结果治疗后,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7.78%,高于对照组的84.44%,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左心室舒张末内径(LVEDD)、左心室收缩末内径(LVESD)、左心室射血分数(LVEE)以及6 min步行距离(6MWD)指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两组患者心脏功能以及6MWD指标均有所改善,观察组的LVEDD、LVESD、LVEE以及6MWD指标均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44%,对照组为11.1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曲美他嗪在缺血性心肌病心力衰竭治疗中效果显著,能改善患者心脏功能,且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慈丽娟张越虹桑莉滕菲
关键词:曲美他嗪缺血性心肌病心力衰竭临床疗效
缺血性脑卒中合并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的临床研究
2013年
目的:了解缺血性脑卒中合并OSAHS患者的临床特点,探讨其疾病间的相互影响,为缺血性脑卒中合并OSAHS的预防和诊治提供依据。方法:收治缺血性脑卒中患者122例,其中缺血性脑卒中不合并OSAHS患者30例为对照组,缺血性脑卒中合并轻中度OSAHS患者56例为研究组1,缺血性脑卒中合并重度OSAHS患者36例为研究组2。对比分析组间最低氧饱和度、BMI、血压、血糖、血脂、红细胞计数、红细胞压积的异常发生率及预后情况。结果:缺血性脑卒中合并OSAHS的发生率约75.4%;合并OSAHS组患者的最低血氧饱和度(69.1±2.2、52.5±3.6)明显低于对照组(87.5±5.2);合并OSAHS组患者的BMI、血压、血糖、血脂指标异常的发生率均高于对照组;合并OSAHS组患者的红细胞压积升高的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合并OSAHS组患者的预后明显较对照组差;且各项比较指标随OSAHS病情程度的加重而加重。结论: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可常规进行PSG监测,对并发OSAHS的患者,给予相应的积极治疗,可减少OSAHS引起的病理生理变化,预防缺血性脑卒中的发生,改善预后。
滕菲庄军
关键词:缺血性脑卒中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
辛伐他汀联合低分子肝素对慢性心衰心肺功能及相关指标的影响被引量:2
2016年
目的:探索辛伐他汀联合低分子肝素对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的D-二聚体、N-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舒末内径、血清反应蛋白(CRP)、血浆纤维蛋白原(FB)、血清总胆固醇(TC)及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自2010年4月至2014年7月间收治的患有CHF患者80例,按照随机数表法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0例。两组均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辛伐他汀和低分子肝素,治疗两个月。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D-二聚体、NT-proBNP、LVEF、左室舒末内径、CRP、FB、TC和LDL-C水平。结果:与治疗前相比,对照组患者治疗后的D-二聚体、NT-proBNP、LVEF、左室舒末内径、CRP、FB、TC和LDL-C水平均无明显改善,而治疗组患者上述各项指标均显著改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临床上应用辛伐他汀联合低分子肝素可以有效改善CHF患者的相关指标,对于疾病的治疗具有重要作用,值得在临床上应用及推广。
张越虹庄军桑莉滕菲魏玉复
关键词:辛伐他汀低分子肝素慢性心衰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