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潘玲华

作品数:5 被引量:123H指数:3
供职机构:广西大学农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广西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5篇农业科学
  • 1篇生物学

主题

  • 3篇花生
  • 2篇野生
  • 2篇野生种
  • 2篇栽培
  • 2篇栽培种
  • 2篇生种
  • 2篇花生栽培
  • 2篇花生栽培种
  • 1篇形态学
  • 1篇形态学特征
  • 1篇愈伤
  • 1篇愈伤组织
  • 1篇愈伤组织诱导
  • 1篇杂交
  • 1篇植物
  • 1篇植物起源
  • 1篇种间
  • 1篇种间杂交
  • 1篇种质
  • 1篇种质基因

机构

  • 4篇广西大学
  • 2篇广西农业科学...
  • 2篇福建农林大学
  • 1篇广西作物遗传...

作者

  • 5篇潘玲华
  • 2篇熊发前
  • 2篇冯斗
  • 2篇唐荣华
  • 1篇李忠
  • 1篇席世丽
  • 1篇蒋菁
  • 1篇陈忠良
  • 1篇钟瑞春
  • 1篇庄伟建

传媒

  • 2篇广西农业科学
  • 1篇分子植物育种
  • 1篇第五届全国花...

年份

  • 4篇2009
  • 1篇2007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目标起始密码子多态性(SCoT):一种基于翻译起始位点的目的基因标记新技术被引量:97
2009年
随着功能基因组学的发展,分子标记领域已开始从传统的随机或匿名性分子标记转向目的基因标记和功能性标记。目标起始密码子多态性(start codon targeted polymorphism,SCoT)标记是一种基于翻译起始位点的目的基因标记新技术,具有操作简单、重复性好等特点,根据ATG翻译起始位点侧翼保守序列来设计单引物,扩增产生偏向候选功能基因区显性多态性标记,适合不同层次实验室的不同领域的广泛应用,SCoT标记已开始在水稻和花生上得到运用。本文旨在介绍给研究者一种可以作为传统的RAPD、ISSR标记有效补充的目的基因标记新技术,希望其广泛的应用于生物多样性分析、遗传图谱构建、重要性状标记等方面。
熊发前唐荣华陈忠良潘玲华庄伟建
花生抗病基因类似物(RGA)研究进展及RGA类标记的应用
RGA的克隆及RCA类标记的产生是抗病基因克隆和分子标记技术发展的必然结果,在分子生物学研究相对滞后的花生等作物中,RGA片段、R基因的克隆以及以RGA为基础的新型分子标记(RGA类标记)的研究应用必将成为一个新的研究方...
熊发前唐荣华潘玲华冯斗庄伟建
关键词:花生种质基因抗病基因类似物分子标记
文献传递
木薯花药愈伤组织诱导初步研究被引量:10
2009年
为探讨不同激素、低温对木薯花药愈伤组织诱导和分化的效果,以木薯华南5号的花药为外植体,接种于含不同激素组合的MS固体培养基,分别进行愈伤组织诱导、继代培养和分化。结果表明,在MS培养基中,随着2,4-D浓度的增加,木薯花药愈伤组织的诱导率不断升高,但诱导时间延长;在培养基中添加6-BA 3.0mg/L+NAA 0.2mg/L,木薯花药愈伤组织诱导率最高,达100%;在0~5d内,低温处理的时间越长,木薯花药愈伤组织诱导率越低,以不进行低温处理的诱导率最高;在分别含6-BA 3.0+NAA 0.2的MS培养基中,花药愈伤组织继续增殖,但未分化出不定芽和不定根,而在添加NAA 0.2mg/L+KT 0.5mg/L或2,4-D 0.5mg/L+KT 0.5mg/L的培养基中,愈伤组织可分化形成2~5条不定根。今后需在材料基因型、绿苗分化培养基、培养条件等方面对木薯花药培养诱导单倍体做进一步的深入研究。
席世丽冯斗潘玲华
关键词:木薯花药培养愈伤组织分化
花生栽培种与野生种杂交及其后代遗传变异研究
本研究以花生区组野生种A.chacoensis、根茎区组A.glabrata作为父本分别与栽培种桂花36、粤油49、湛油75、仲恺花4号、鹿寨四粒红、玉林红皮进行种间杂交。在此基础上,分析了种间杂交亲和性,并从形态学、细...
潘玲华
关键词:花生种间杂交形态学特征
文献传递
花生属植物起源、分类及花生栽培种祖先研究进展被引量:16
2009年
了解花生属植物的起源、分类及栽培种花生的野生种祖先对利用野生种改良栽培种花生品种和扩大其遗传基础均具有重要意义。花生(Arachis hypogaea L.)是重要的油料作物和植物蛋白质来源,现已经鉴定出花生属植物有80个种,分属于9个区组;花生区组包括花生栽培种和其它30个野生种,花生栽培种与花生区组的野生种杂交亲和,与其它区组的野生种杂交不亲和。通过种间杂交、细胞学和分子标记等现代生物技术对花生属种间亲缘关系进行广泛深入的研究,目前比较一致认为A.duranensis和A.ipa觕nsis最有可能是栽培种花生的野生种祖先。通过各种途径利用花生野生种质资源改良花生栽培种和进行种质创新是今后花生研究的重要方向之一。
潘玲华蒋菁钟瑞春李忠冯斗唐荣华
关键词:花生属栽培种野生种祖先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