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高
- 作品数:18 被引量:28H指数:4
- 供职机构:广西师范学院新闻传播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新世纪广东省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工程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艺术社会学经济管理更多>>
- “读图时代”视阈下的影视文化比较研究(下)
- 2013年
- 电影与电视都是以视觉图像为主要特征的传播媒介。生活中,我们时常把电影和电视联系在一起,人们越来越习惯在家中欣赏自己喜欢的影视节目,甚至还"打开电视看电影",二者结合得如此紧密。仔细分析,就会发现二者既在语言符号、声画组合等方面的确有着许多相同的特性,但也在文化形态、传播方式等文化现象存在许多不同之处。从传播学视阈出发,探寻二者文化现象的差异性和不同点。
- 熊高段圣伟
- 关键词:视觉传播影视文化
- 电视新闻写作规律初探——视觉传播下的新闻写作思考之一被引量:5
- 2009年
- 电视新闻写作就是运用采访获得的事实素材,在一定的新闻主题统领下,结合画面,如实还原或评述事实。然而,我们在进行还原或评述事实时,就会发现:电视新闻的写作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和制约,这些因素仿佛就像一只只无形的手,支配着记者的笔。文章从"采访决定"、"物我交融"、"四体合一"、"双重转换"、"镜头语言"等方面,探索其内在的规律与写作机制。
- 熊高
- 关键词:电视新闻写作
- 电视新闻节目写作文本探析——传播视觉下的电视新闻写作思考之二被引量:4
- 2009年
- 众所周知,不论是以阅读为主要特征的报刊文字新闻,或是以听觉为主要特征的广播新闻,还是以视觉图像为主要特征的电视新闻节目都是需要"写"的。与报刊新闻、广播新闻写作不同的是,电视新闻节目写作不仅仅是运用文字语言、文章体裁来述说新近发生的事实,还要运用图像语言和声音语言来表现新闻事实,是多种语言符号的综合运用。这就是电视新闻节目的文本写作。
- 熊高贺威
- 关键词:电视新闻
- 视觉传播下对电视纪录片的再认识(上)被引量:1
- 2012年
- 1895年,随着法国人卢米埃尔兄弟对电影机的发明,纪录片率先横空出世,成为人类纪录历史、认识世界的一种影视作品样式。20多年前,一部名叫《望长城》的纪录片播出后,引发了我国电视工作者对什么是纪录片的反思,也迎来了我国电视纪录片创作的大繁荣:2010年我国省级以上电视媒体制作的纪录片达5094小时[1]。本文试图从节目的角度,重新审视纪录片的内涵与特征、纪录片的创作理念、纪录片的文本创作,以及它的重现方式与叙事方式。
- 熊高
- 关键词:电视纪录片媒体制作视觉传播文本创作电视工作者中国纪录片
- 思维科学视阈下的新闻写作规律探析
- 2009年
- 新闻是事实的报道,同时也是一种在事实基础上的思维结果,是"事意"转化为"人意",再由"人意"转化为"文章"的思维过程。也就是说,在新闻写作的过程中,写作是在一定思维理念的指导下,对客观事物进行选择性认知和对事实材料进行理解性的认同之后的写作,使得对同一事实的报道呈现出不尽相同和因人(作者)而异的特性。
- 熊高
- 关键词:思维新闻写作
- 传播学视阈下的文化媒介的属性(上)被引量:1
- 2011年
- 人类文化必定要借助或是通过一定的"物"才能传承给后人。纵观人类文化的传承,无论是作为民间尊老爱幼的习俗文化,还是作为"齐家治国"的儒家文化,或是作为思想解放运动的文艺复兴,还是我国实践是检验真理唯一标准的大讨论,就其物质而言,无一例外地要存在并通过一定的"物"来"彰显于世",让人们接受和认同。这就是"文化媒介"。
- 熊高
- 关键词:传播学文化媒介
- 视觉传播下对电视专题片的再认识被引量:3
- 2012年
- 在我国,专题片与纪录片同属电视纪实性作品。然而,但在很长的一段时间内,专题片是被含混在纪录片之中的。20年前,一部名叫《望长城》的纪录片播出后引发了我国电视工作者对什么是纪录片的思考与"激辩",甚至有学者斥责其是一个"怪胎"而主张将其"取消"。本文试图从节目的角度,重新审视专题片的概念与内涵、节目特性、文本结构、文本创作,以及它的声画关系和节目属性。
- 熊高
- 关键词:电视专题片视觉传播电视工作者文本创作电视新闻中国电视
- 电视新闻节目语言规律探析——视觉传播下的电视新闻写作思考之三被引量:2
- 2009年
- 电视新闻节目之所受到人们的广泛欢迎,究其原因,从根本上说,是它语言的独特性,即声屏并茂的电视语言。电视新闻节目语言是包括图像、声音和文字等在内的集视觉语言与听觉语言于一体的综合性叙事语言信息传播。视觉语言与听觉语言"各扬其长、互补其短",共同构建电视新闻节目叙事语言,才能实现电视新闻节目的有效传播。
- 熊高
- 关键词:电视新闻节目语言
- 传播学视阈下的文化媒介属性(中)
- 2012年
- 人类文化悠久,源远流长。人类文化能够传承至今,必定要借助或是通过一定的"物"才能传承给后人,并为我们接受、继承和发扬。那么,作为传承人类文化的媒介,它究竟有哪些特征和特质呢?本文试图从文化媒介的实物性、符号性、科技性、承载性等方面,论述文化媒介的科技特性。
- 熊高
- 关键词:传播学
- 传播学视阈下的文化媒介属性(下)
- 2012年
- 媒介是文化的载体,承载着人类数千年以来的历史文化和生生不息的知识、智慧以及人们的思想、观念走进了21世纪。与此同时,各种样式、种类、流派和风格的人类文化,在不断涌现的新的文化媒介、新的传播技术和新的传播方式的支持下,发扬光大、日益繁荣,成为推动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产业。从文化媒介的共享性、传播性、创意性和流通性等方面,论述文化媒介的产业特质。
- 熊高
- 关键词:传播学视阈文化媒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