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佳权
- 作品数:20 被引量:125H指数:7
- 供职机构:长江师范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重庆市教育委员会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哲学宗教文化科学医药卫生社会学更多>>
- 青少年自杀行为研究综述
- 文章综述了自杀的概念,青少年自杀未遂率高于自杀死亡率、自杀成为前五位的死亡因素、自杀率存在性别差异、自杀的发生与发育成熟有关这四个特点,青少年自杀的生理、心理、精神病理、家庭和社会等方面的原因,以及青少年自杀行为的预测和...
- 丁红燕王佳权
- 关键词:自杀青少年心理
- 文献传递
- 大学生师生关系、学习动机及其关系研究
- 教师和学生是高校教育、教学中的两个基本要素,而高校师生关系在高校教育、教学过程中体现着人与人之间关系的最基本、最重要的方面。
师生关系是指教师和学生在共同的教育教学过程中,因其各自的地位、任务及规范行为的不同,...
- 王佳权
- 关键词:大学生师生关系学习动机
- 文献传递
- 大学生“网恋”态度调查分析
- 2009年
- 采用开放式问卷调查,从大学生对"网恋"的支持程度、大学生对"网恋"的接受程度以及自己是否会"网恋"3个角度研究大学生对"网恋"的态度。结果表明:8.7%的学生反对"网恋",3.8%的学生赞成"网恋",30.4%的学生持中立态度;47.8%的学生表示不能接受"网恋",12.0%的学生能接受"网恋";55.4%的学生明确表示自己不会发生"网恋",8.7%认为自己会发生"网恋"。
- 王佳权丁红燕
- 关键词:网恋
- 不同心理咨询与治疗理论的人性观比较
- 人性观问题在心理咨询与治疗中是一个基本的问题,由于这个问题隐而不显,故人们常常不会刻意强调。本文阐述了三个主要治疗流派的人性观基础,并描述了不同的人性观基础使得它们的治疗方法、治疗关系、治疗关系等也随之发
- 丁红燕王佳权
- 关键词:人性观行为主义人本主义
- 文献传递
- 谈罗杰斯“当事人中心治疗”的本土化被引量:1
- 2006年
- 卡尔·R·罗杰斯创立的“当事人中心治疗”,是西方心理咨询与治疗理论与方法的杰出代表。但由于东西方文化的差异性,有必要在中国文化背景中讨论罗杰斯“当事人中心治疗”的本土化。文章从心理学的本土化入手,论述了心理咨询与治疗本土化的必要性,进而从罗杰斯“当事人中心治疗”与中国文化的契合性以及中国人对心理咨询与治疗的偏见(或曲解)两个方面分析了罗杰斯“当事人中心治疗”本土化的推动力和障碍。
- 王佳权丁红燕
- 关键词:心理咨询与治疗本土化
- 渝东南地区中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被引量:2
- 2008年
- 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渝东南地区的629名12—21岁初高中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及其相关因素的调查,结果发现:(1)该地区中学生心理问题的总检出率为19.4%;(2)心理健康状况的年级差异是非常显著的,高一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最差,初一学生最佳,初中生心理健康状况比高中生好;(3)男女生心理健康状况差异不显著;(4)汉族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与少数民族学生差异不明显。(5)
- 周静王佳权
- 关键词:中学生心理健康少数民族
- 少数民族地区中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
- 近年来,中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日益突出,引起了人们的高度重视,大量的研究表明,20%左右的中学生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健康问题,且随着年龄的增长,心理障碍问题有较大的上升趋势。叶苑、丁昭福(2000),叶俊杰(2001)的研究...
- 王佳权丁红燕
- 关键词:中学生心理健康少数民族农村
- 文献传递
- 谈罗杰斯“当事人中心治疗”的本土化
- 卡尔·R·罗杰斯创立的“当事人中心治疗”,是西方心理咨询与治疗理论与方法的杰出代表。但是,由于东西方文化的差异性,故在中国文化背景中讨论罗杰斯的“当事人中心治疗”的本土化问题是非常必要的。本文从心理学的本土化入手,论述了...
- 王佳权丁红燕
- 关键词:心理咨询与治疗本土化
- 文献传递
- 服刑人员社会适应、父母教养方式及其应对方式研究被引量:4
- 2007年
- 目的:了解服刑人员的社会适应状况,探讨服刑人员社会适应状况与其早期父母教养方式、应对方式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服刑人员社会适应量表、父母教养方式问卷和简易应对方式问卷对92名服刑人员进行调查。结果:(1)服刑人员的社会适应水平较劳教人员差;(2)服刑人员的早期父母教养方式与常模组有显著差异;(3)服刑人员的应对方式与常模组有显著差异,其积极应对和消极应对两个因子的得分都显著高于常模组;(4)服刑人员的父母教养方式、应对方式与社会适应准备状况之间存在一定程度的关系;(5)不同类型的服刑人员,其父母教养方式、应对方式和社会适应状况没有显著差异。结论:提高服刑人员的社会适应水平,帮助服刑人员做好回归社会的心理准备,是预防和减少再犯罪的有效途径。
- 王佳权郑晓边周航
- 关键词:服刑人员父母教养方式社会适应
- 影响贫困地区中学生心理健康因素分析及应对策略被引量:6
- 2003年
- 文章分析了影响贫困地区中学生心理健康的诸因素,并据此提出了具体的应对策略。文章指出,家庭、教育、社会以及学生自身的因素等方面是影响贫困地区中学生心理健康的重要因素;同时也认为,加快经济建设、健全课程体系,因地制宜地推行素质教育、促进教育机构发展、改善社会文化环境、转变教师教育观念、促进学生对社会的了解是提高贫困地区中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的主要途径。
- 王佳权
- 关键词:贫困地区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素质教育教育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