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军民
- 作品数:5 被引量:18H指数:2
- 供职机构:邯郸市中心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河北省科技厅科研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组织胺对肠道细菌移位的影响作用
- 2007年
- 郝彦开冯丽英王军民
- 关键词:肠道细菌移位组织胺小肠粘膜器官发生变态反应肠粘膜损伤
- 蛙皮素抑制失血-感染大鼠肠道细菌移位的实验研究被引量:10
- 2002年
- 目的 :研究蛙皮素 (BBS)对失血感染模型大鼠肠黏膜屏障和肠道细菌移位的影响。方法 :从颈静脉插管放血制成单纯失血模型 ;从十二指肠插管灌注大肠杆菌液制成单纯感染模型 ;放血加十二指肠灌注大肠杆菌液制成失血感染模型。 80只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单纯失血组、单纯感染组、失血感染组和不同浓度的BBS干预组共 7组 ,BBS干预组分别用 5、2 0和 80 μg/kg剂量给失血感染大鼠皮下注射。观察大鼠肠系膜淋巴结 (ML N)和肝脏组织匀浆体外培养后的细菌量、细菌移位率以及门静脉内毒素水平。结果 :假手术组有16 .7%的组织培养为细菌阳性 ,单纯失血组和单纯感染组各有 5 0 .0 %大鼠组织细菌阳性 ,失血感染组组织细菌培养的阳性率达 95 .8% ,BBS各干预组阳性率则分别为 16 .7%、16 .7%和 72 .7% ,其中 5和 2 0μg/kg干预组与失血感染组相比均有显著性差异 (P均 <0 .0 1)。 5和 2 0μg/kg干预组肝及 ML N组织平均含菌量与失血感染组相比均有显著性差异 (P均 <0 .0 5 )。内毒素水平在 5和 2 0 μg/kg BBS干预组内毒素水平明显低于失血感染组 (P均 <0 .0 1)。结论 :一定剂量的
- 王军民张正文黎明
- 关键词:失血细菌移位蛙皮素BBS
- 组织胺对肠黏膜屏障保护作用的研究被引量:2
- 2008年
- 目的探讨组织胺对肠黏膜屏障的保护作用。方法从颈静脉插管放血加十二指肠灌注大肠杆菌制成失血感染模型。观察组织胺作用0.5,1,2,3 h后侵入肝脏和肠系膜淋巴结(MLN)大肠杆菌数,免疫球蛋白IgA分泌量。结果组织胺作用0.5,1,2,3 h,侵入肝脏大肠杆菌数分别为1 523,480,153,76个。侵入MLN大肠杆菌数分别为2806,763,264,140个,对照组肝脏和MLN大肠杆菌数分别为1 368,2 683,组织胺作用1 h后的实验组与对照组相比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IgA分泌量分别为1.201,20.158,32.674,43.520,对照组为1.367。组织胺作用1 h后的实验组与对照组相比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一定剂量和作用时间的组织胺有修复肠黏膜,增强肠黏膜屏障功能,抑制细菌移位的作用。
- 郝彦开冯丽英王军民
- 关键词:肠黏膜屏障细菌移位组织胺
- 组织胺对肠黏膜免疫屏障的调节作用被引量:5
- 2008年
- 目的观察组织胺对肠黏膜免疫分泌的调节作用。方法从十二指肠灌注大肠杆菌制成单纯感染模型,从颈静脉插管放血加十二指肠灌注大肠杆菌制成失血感染模型。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单纯感染组、失血感染组和1×10-6mol/L浓度的组织胺对以上各组的干预组共6组。组织胺干预组分别用1×10-6mmol/L的组织胺对制成的模型大鼠进行肠内灌注。观察模型大鼠免疫球蛋白IgA分泌量。结果1×10-6mmol/L组织胺干预组肠道IgA分泌量较失血-感染组也明显增多(P<0.05)。结论一定剂量的组织胺能增强肠黏膜的免疫屏障功能,抑制细菌移位。
- 郝彦开冯丽英王军民
- 关键词:IGA小肠黏膜细菌移位组织胺
- 组织胺抑制失血-感染大鼠肠道细菌移位的实验研究被引量:2
- 2008年
- 目的观察组织胺对失血感染模型大鼠肠道细菌移位的影响。方法从十二指肠灌注大肠杆菌制成单纯感染模型,从颈静脉插管放血加十二指肠灌注大肠杆菌制成失血感染模型。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单纯感染组、失血感染组和1×10-6mol/L浓度的组织胺对以上各组的干预组共6组。组织胺干预组分别用1×10-6mol/L的组织胺对制成的模型大鼠进行肠内灌注。观察模型大鼠肠系膜淋巴结和肝脏匀浆体外培养后的细菌量,细菌移位率,小肠病理改变。结果假手术组有10%的组织培养为细菌阳性,单纯感染组有50%大鼠组织细菌阳性,失血感染组组织细菌培养的阳性率高达95%。组织胺各干预组则分别为5%、20%、25%,HA干预组与失血感染组相比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HA干预组肝及MLN平均组织含菌量与失血感染组相比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1×10-6mol/LHA干预组肠黏膜病理损伤较失血-感染组也明显减轻(P<0.01)。结论一定剂量的组织胺有保护肠黏膜屏障抑制细菌移位的作用。
- 郝彦开冯丽英王军民
- 关键词:失血小肠黏膜细菌移位组织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