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8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8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蛋白
  • 2篇尿微量蛋白
  • 2篇微量蛋白
  • 2篇化道
  • 1篇动脉
  • 1篇性疾病
  • 1篇血红
  • 1篇血红蛋白
  • 1篇血糖
  • 1篇一氧化碳
  • 1篇一氧化碳中毒
  • 1篇中毒
  • 1篇中老年
  • 1篇中老年人
  • 1篇伤患者
  • 1篇肾病
  • 1篇肾病患者
  • 1篇肾损
  • 1篇肾损伤
  • 1篇糖尿

机构

  • 8篇北京军区北戴...

作者

  • 8篇王卓
  • 3篇贺宝爱
  • 3篇田薇薇
  • 3篇李晓梅
  • 2篇宋明辉
  • 2篇周新民
  • 2篇邢桂英
  • 1篇王恩伟
  • 1篇杨志娜
  • 1篇田卫东
  • 1篇李安均
  • 1篇田敏丽
  • 1篇常晗
  • 1篇胡金川
  • 1篇马龙

传媒

  • 5篇中国疗养医学
  • 1篇中国卫生检验...
  • 1篇现代中西医结...
  • 1篇河北北方学院...

年份

  • 1篇2015
  • 1篇2014
  • 3篇2012
  • 2篇2010
  • 1篇2008
8 条 记 录,以下是 1-8
排序方式:
便潜血免疫法与化学法联合检测对消化道出血的诊断价值被引量:2
2010年
便潜血试验是检验科常规检查项目,它为临床医生在对消化道疾病的诊断和治疗上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检测便潜血的方法很多,但各有其优缺点,为了提高结果的准确性,我们选择了200例患者分别用免疫法和邻甲苯胺法两种方法检测便潜血,报告如下。
贺宝爱李安均王卓宋明辉周新民
关键词:便潜血免疫法化学法
儿童过敏性紫癜尿微量蛋白的检测与分析
2012年
目的检测儿童过敏性紫癜(henoch-schonlein purpura,HSP)尿微量蛋白水平,判断其检测在儿童紫癜性肾炎(HSPN)中的诊断价值,为临床诊治起到辅助作用。方法取患儿晨起新鲜中段尿10mL,采用电泳法检测尿中微量白蛋白(m-Alb)、免疫球蛋白G(IgG)、β_(2^-)微球蛋白(β_(2^-)MG)含量。结果 3组儿童尿微量蛋白水平比较,HSP组尿m-Alb、IgG、β_(2^-)MG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HSPN组尿m-Alb、IgG、β_(2^-)MG明显高于HSP组及对照组(P<0.01)。结论 HSP患儿不能根据尿液干化学、沉渣镜检及BUN、Cr正常而否定其肾损害的存在,可将尿的各项系列蛋白变化作为早期发现肾脏损害的无创伤性检测指标。
邢桂英田薇薇李晓梅王卓
关键词:过敏性紫癜尿微量白蛋白免疫球蛋白G
血红蛋白与转铁蛋白联合检测对消化道出血的诊断价值被引量:5
2010年
粪便潜血试验是临床诊断和监测消化道出血性疾病的一项重要的常规检查项目,也是普查和筛选消化道肿瘤的有效手段之一[1]。传统的化学法影响因素多,易出现假阳性结果,血红蛋白(Hb)法虽然不受饮食的影响,
贺宝爱王卓常晗
关键词:血红蛋白转铁蛋白消化道出血
糖尿病肾病患者血清脂蛋白(a)的临床意义被引量:1
2008年
糖尿病肾病(DN)是糖尿病(DM)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DN是引发终末期肾病(ESRD)的主要原因,美国2000年统计,每年新增ESRD患者中由DN导致的近50%^[1]。目前DN已成为全球性非传染性疾病,冠状动脉事件(CE)是其重要并发症之一,且糖尿病肾病患者发生CE事件多为无症状或不典型性,发生率在16%-42%。
王卓周新民王恩伟宋明辉
关键词:糖尿病肾病患者ESRD患者非传染性疾病冠状动脉事件终末期肾病不典型性
凝血酶原时间及部分凝血活酶时间在颅脑损伤患者中的检测价值被引量:6
2012年
目的探讨血浆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在颅脑损伤中的检测价值。方法分别用中勤世帝血凝分析仪及配套试剂检测PT、APTT。结果轻度、重度颅脑损伤患者PT、APTT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重度颅脑损伤患者PT、APTT与轻度损伤患者比较也有显著性差异。结论临床神经外科医师在处理颅脑损伤患者时,应时刻注意颅脑损伤所造成的凝血功能改变以及由此引起的伤情恶化,及时检测凝血指标,尽早对异常改变进行相关处理。
李晓梅田薇薇田敏丽王卓
关键词:凝血酶原时间部分凝血活酶时间颅脑损伤
监测血糖在急性一氧化碳中毒中的临床意义
2014年
我们观察了急性一氧化碳中毒患者高压氧治疗前后血糖水平的变化,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2-11-2013-03月间在北京军区北戴河疗养院急救中心就诊的急性一氧化碳中毒(ACOP)病人(中毒组)45例,男23例,女22例;年龄18~1岁,平均45.4岁;中毒前均无其他病史;45例病人碳氧血红蛋白定性检查均为阳性.健康对照组为该院同期80例健康查体者,其中男46例,女34例;年龄18~62岁,平均40.1岁.
田卫东杨志娜王卓
关键词:血糖一氧化碳中毒
中老年人体检尿微量蛋白不同方法的检测与分析被引量:2
2012年
目的通过收集50岁以上中老年人尿微量蛋白水平检查资料并进行分析,以探讨其在老年人肾损伤诊治过程中的辅助作用。方法分别用干化学法、生化法和免疫法分别在相应仪器上进行检测。结果可以看出各体检组定量检测尿微量蛋白阳性率最高,分别为健康体检组8.65%,原发性高血压体检组31.25%,糖尿病体检组23.86%,糖尿病或高血压并发肾病体检组86.21%;其次是干化学法检测微量蛋白;然后是生化法检测尿微量清蛋白。讨论尿微量蛋白是肾脏早期损伤的重要标志。在老年人进行体检时,定量检测尿微量白蛋白可以提高其阳性检出率,提早检出老年性肾损伤和糖尿病或高血压肾损伤,延缓老年人肾病的发生,对提高其生活质量有重要意义。
李晓梅田薇薇邢桂英王卓
关键词:老年人肾损伤尿微量蛋白
干化学法、流式细胞法及显微镜法检测尿红细胞的比较研究被引量:2
2015年
目的比较干化学法、流式细胞法及显微镜法检测尿红细胞的准确性及一致性。方法分别用新鲜尿上清和蒸馏水配制相同浓度梯度的红细胞液(标准值),采用流式细胞法和显微镜法检测尿上清红细胞液中红细胞,采用干化学法检测尿上清和蒸馏水红细胞液潜血情况,分别比较3种方法结果与标准值的差异。结果流式细胞法结果与标准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60),其相关性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0);显微镜法结果与标准值、流式细胞法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分别为P=0.035,P=0.022),其相关性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0)。红细胞破坏前干化学结果与标准值及破坏后结果间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分别为P=0.002,P=0.041)。结论流式细胞法定量结果准确,可作为尿液红细胞检测的标准化方法。
贺宝爱胡金川马龙王卓
关键词:尿红细胞干化学法流式细胞法显微镜法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