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大川
- 作品数:33 被引量:163H指数:7
- 供职机构:山东省立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农业科学更多>>
- 颈椎间盘纤维环及髓核生化成分的分析被引量:20
- 2000年
- 目的 :探讨在颈椎间盘纤维环及髓核退变中生化成分的变化。方法 :通过正常人、单纯颈椎间盘突出症、脊髓型颈椎病 3组椎间盘纤维环及髓核生化成分测量 ,主要测定水分、胶原蛋白及蛋白多糖的含量。结果 :单纯颈椎间盘突出症与正常人椎间盘内生化成分无明显变化 (p >0 .0 5 ) ,而在脊髓型颈椎病人的退变间盘中的生化成分较正常人有明显变化 ( p <0 .0 5 ) ,主要表现为前者退变间盘中水分及蛋白多糖含量明显减少 ,而胶原蛋白明显增加 ,但Ⅰ /Ⅱ型胶原比无明显变化 ( p >0 .0 5 )。结论 :单纯颈椎间盘突出为退变的较早期阶段为可逆期 ,脊髓型颈椎病为退变晚期阶段 ,为不可逆期 ;颈腰间盘退变不完全相同。
- 谭炳毅张佐伦袁泽农于锡欣王大川
- 关键词:颈椎间盘退变生化成分CDHCSM
- 后路经单侧椎弓根减压椎体内植骨治疗Ⅲ期Kummell病临床疗效
- 目的 初步探讨后路经单侧椎弓根减压椎体内植骨治疗Ⅲ期Kummell病临床疗效.方法 我院自2006年9月-2016年9月经单侧椎弓根减压椎体内植骨治疗Ⅲ期Kummell病8例,男3例,女5例,年龄57—79岁,平均71....
- 王峰王大川谭炳毅王乃国
- 关键词:经椎弓根植骨手术
- 脊髓型颈椎病对周围神经传导的影响
- 1998年
- 目的:探讨颈脊髓损伤对周围神经功能的影响。方法:对32例脊髓型颈椎病患者分别于术前、术后1~5天及3个月三次检测周围神经传导速度。结果:术前下肢远段感觉神经传导速度和波幅异常者占81%,于术后3个月内复查发现已明显恢复。
- 徐宝山张佐伦张传英张磊冯安慧王大川
- 关键词:脊髓型颈椎病神经传导周围神经
- 动力轴位旋转X线检查在颈性眩晕中的应用价值被引量:16
- 2005年
- 目的:探讨动力轴位旋转X线检查在颈性眩晕诊断和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180例颈性眩晕的患者进行动力过屈过伸位和动力轴位旋转X线检查并对下颈椎不稳患者采用颈围外固定、封闭等综合保守治疗,症状反复发作者行颈前路融合固定。结果:X线检查表明,下颈椎不稳141例,占78%,其中矢状位不稳119例,占66%,轴位旋转不稳95例,占52%,73例患者矢状位和旋转不稳同时并存。保守治疗优良率为92%,手术治疗优良率为100%。结论:动力轴位旋转X线检查可以发现下颈椎轴位旋转不稳,对颈性眩晕的诊断和治疗具有重要价值。
- 王松刚孙建民张佐伦袁泽农王大川
- 关键词:颈性眩晕放射摄影术下颈椎不稳
- 手术治疗儿童颈椎间盘突出症一例报告
- 1997年
- 手术治疗儿童颈椎间盘突出症一例报告张佐伦王鲁博袁泽农王大川患儿女,12岁。因颈痛、四肢麻木、行走无力23天,于1990年7月16日入院。患者3个月前有颈部外伤史。开始时感觉颈部疼痛、上肢麻木、持物无力、不能完成精细动作,继而感觉行走不稳。查体:C5、...
- 张佐伦王鲁博袁泽农王大川
- 关键词:椎间盘突出颈椎儿童外科手术
- C-D棒三维矫正脊柱侧凸
- 1998年
- 目的:为寻求更好的矫正器材,作者选用C-D棒治疗脊柱侧凸症。方法:自1994年始选用C-D棒治疗脊柱侧凸21例,术前Cobb角平均522°,术后矫正率731%,畸形严重者先行头盆环牵引,双凸畸形可一次矫正,术中用异体骨+自体肋骨植骨。作者还探讨了脊柱侧凸椎体旋转的置钉技术。结果:经1~4年随访,效果良好,无脱钩及断棒,无脊髓神经损伤,19例患者角度丢失<5°,2例患儿角度丢失达30°,需再手术治疗。结论:C-D棒具有较好的柔韧性,可预先折弯以适合脊柱生理弧度,脆性小,不易折断,并具有三维矫正功能。
- 张佐伦袁泽农王健王鲁博王大川左金良
- 关键词:脊柱侧凸内固定
- CBT螺钉在腰椎翻修术中的应用初探
- 目的 初步探讨CBT螺钉在腰椎翻修术中应用的近期疗效.方法 我院自2016 年10月-2017年4月应用CBT螺钉技术行腰椎翻修手术8例,男3例,女5例,平均年龄65.5岁(48岁-79岁).翻修原因::腰椎间盘突出症单...
- 王峰王大川谭炳毅韩世杰徐西强王海峰
- 关键词:腰椎退变性疾病翻修手术
- 椎体取瘤器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椎体取瘤器,包括相连接的手持端、取样端,所述取样端为沿轴向在壁厚方向设有轴向开口中间为内腔的圆柱桶,所述圆柱桶的末端即取样端的末端的内圆柱面与外圆柱面采用向外突的第一过渡圆弧连接,使得圆柱桶的末端形成...
- 王大川
- 文献传递
- 脊髓型颈椎病前路手术后的远期疗效变化被引量:7
- 2000年
- 目的 :观察脊髓型颈椎病 (CSM)前路手术后的远期疗效变化情况 ,探讨变化的原因及治疗措施。方法 :随访CSM前路手术后 10年以上的患者 10 2例 ,至少 2次随访 ,其中 32例行颈椎动力X线拍片和CT扫描检查 ,2例行再手术治疗。结果 :远期疗效变坏率为 2 1 6 % ,其中 81 8%为轻度变坏。 32例中影像学异常的发生率为 75 % ,影像学异常者 33 3%变坏。结论 :CSM前路手术远期疗效变坏的主要原因为减压区骨质再增生、相邻节段间盘突出、黄韧带肥厚、椎体滑移或以上综合因素。
- 张佐伦徐宝山张兴凯王大川
- 关键词:脊髓型颈椎病前路手术
- 胸椎后纵韧带骨化症的单一后路手术治疗
- 丰荣杰袁泽农王大川王峰谭炳毅张作伦孙建民周东生
- 关键词:胸椎后纵韧带骨化手术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