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宁遂
- 作品数:25 被引量:76H指数:5
- 供职机构: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庆市卫生局科研项目重庆市应用基础研究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 轮状病毒DNA疫苗经不同途径接种诱导体内免疫应答研究
- 2004年
- 目的 :通过研究不同途径接种轮状病毒DNA疫苗所诱导的体内免疫应答 ,寻找其适合的免疫途径。方法 :轮状病毒基因疫苗 pcDNA1/VP7经肌肉注射及鼻粘膜两种途径免疫BALB/c小鼠 ,利用ELISA方法对其诱导产生的体液免疫应答进行测定。结果 :经肌肉注射及鼻粘膜两种途径接种轮状病毒DNA疫苗后 ,均在BALB/c小鼠体内诱导产生了病毒特异性IgG增高 (P <0 .0 5 ) ,而病毒特异性IgA与对照组相比无显著性差异。结论
- 张静王宁遂邓兵朱静
- 关键词:轮状病毒DNA疫苗粘膜免疫
- 应用多聚酶链反应和双链DNA循环测序对FIX基因点突变的研究被引量:7
- 1995年
- 应用多聚酶链反应扩增因子IX(FIX)基因外显子8的481bpDNA片段,并利用双链DNA循环测序,对两例血友病乙FIX基因缺陷进行了研究。发现这两例都发生在31119位的碱基替换,G(CGA)→A(CAA)。该突变为FIX基因CG双核苷酸突变热点,改变了正常FIX的结构和凝血功能,因而导致血友病乙。重复点突变的发现,对血友病乙分子缺陷的发病机制研究十分重要。
- 王宁遂邓兵朱静
- 关键词:血友病因子IX点突变
- 胎儿细胞及游离DNA穿越胎盘的实验研究
- 2003年
- 目的 从胎盘组织中寻找胎儿细胞和遗传物质穿越屏障的实验室证据.为利用孕妇外周血进行无创性产前基因诊断提供买验依据。方法 分娩胎盘组织22份(男婴的12份,女婴的10份),切片,平行分为两组。一组HE染色,光镜观察绒毛中胎儿细胞的分布;另一组用Dig碱性磷酸酶标记SRY区域(sex determining region)基因扩增片断制成探针,通过原位杂交鉴定胎盘绒毛内,特别是绒毛间隙游离核酸的性质;阳性对照由男性外周血有核细胞涂片经原位杂交提供。结果 HE染色光镜观察:22例胎盘组织切片可见胎儿细胞有穿越绒毛毛细血管内皮和滋养层基膜的现象;胎盘组织原位杂交结果显示:分娩男婴的12份胎盘切片的绒毛毛细血管腔内、绒毛滋养层基膜边缘以及绒毛间隙.可见阳性信号;分娩女婴的10份胎盘切片均无阳性信号出现;阳性对照涂片杂交后可见清晰阳性信号。结论 胎盘组织切片HE染色、镜检观察胎儿细胞分布,结合原位杂交技术鉴定绒毛内、绒毛间隙游离核酸的性质,可以初步反映胎儿微量遗传物质穿越胎盘进入母亲血液循环的过程。
- 朱静王亚平王宁遂邓兵康格非张晓平
- 关键词:胎儿细胞胎盘组织HE染色游离DNA滋养层光镜观察
- 儿童霍奇金病研究进展被引量:1
- 2000年
- 霍奇金病是小儿常见的恶性肿瘤,常规的治疗方法包括化疗和放疗。进年来,由于治疗方法的改进,疗效有了显著提高。本文就其发病机制、临床分期方法、预后相关指标、治疗进展及继发性肿瘤等后遗损害作一综述。
- 姚慧臣王宁遂徐酉华
- 关键词:霍奇金病淋巴瘤肿瘤发生率病因学
- 血友病的诊断
- 1994年
- 血友病是一类性联隐性遗传性疾病。其中血友病 A(因子Ⅶ缺乏)发病率占出生男性的1/10000;血友病 B(因子Ⅸ缺乏)占血友病发病率的1/4。临床表现两型相似,均为自发性或轻微损伤后出血,包括皮下瘀斑、深部肌肉血肿、关节出血或手术后出血不止,严重者多死于幼童期,部分则留下后遗症。
- 王宁遂
- 关键词:血友病儿童
- 一种F Ⅸ基因多态性在我国人群中的检出被引量:10
- 1994年
- 利用聚合酶链反应和限制性内切酶BstuⅠ酶解技术,对109条X染色体上因子Ⅸ基因内含子Ⅰ第192位核苷酸A和G的基因频率进行了分析,发现中国人因子Ⅸ-192A和G的基因频率分别为0.81和0.19,女性杂合子频率为0.31。该发现有利于我国血友病B携带者筛查和产前基因诊断。
- 王宁遂邓兵朱静
- 关键词:血友病B基因多态现象
- 白血病细胞侵袭力及转移与黏附分子表达的关系被引量:2
- 2002年
- 目的 研究急性白血病 (AL)细胞浸润及转移与黏附分子CD49d表达之间的关系及相应单克隆抗体的阻断效应 ,探讨AL细胞发生浸润和远处转移的分子机理。方法 对 2 0例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 (ALL)和 2 0例急性非淋巴细胞性白血病 (ANLL)患儿 ,采用免疫荧光染色 (IFS)和流式细胞术 (FCM)检测AL细胞表面CD49d的表达水平。采用ELISA和FCM检测体外培养的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经白血病细胞培养上清液或肿瘤坏死因子α(TNF α)作用后细胞间黏附分子 (ICAM 1) ,血管细胞黏附分子 (VCAM 1)的表达水平 ;采用甲基噻唑基四唑 (MTT)法检测AL细胞与HUVEC间黏附率 ,并观察相应单克隆抗体对黏附的抑制作用。结果 (1)临床浸润明显的ALL和ANLL细胞表面CD49d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和非浸润组 (P <0 0 1)。 (2 )HUVEC经AL细胞培养上清液或TNF α刺激后ICAM 1、VCAM 1表达水平均增加 ,但是CD49d高表达的AL细胞与HUVEC之间黏附率随VCAM 1上调而增高 ,与ICAM 1表达无关。结论 AL细胞浸润与表面黏附分子CD49d表达水平有明显关系 ,提示 ,非常晚期抗原 4 (VLA 4 )及配体VCAM 1是AL细胞与血管内皮细胞黏附作用的主要分子基础。使用相应的单克隆抗体可抑制黏附分子间的作用 ,阻断AL细胞的异常生物学行为 ,对防止AL细胞浸润具有一定?
- 李朝霞王宁遂杨锡强徐酉华李欣
- 关键词:急性白血病细胞侵袭力肿瘤转移
- 五例血友病B点突变热点分析
- 1993年
- 应用聚合酶链反应和DNA序列分析技术,在5种FⅨ基因点突变中,发现2种为CG双核苷酸碱基替换(40%):1种为C(CGA)→T(TGA)置换,另一种为G(CGA)→A(CAA)替换。提示CG双核苷酸可能是FⅨ基因的突变热点。该突变热点的存在,有助于血友病B的基因诊断。
- 王宁遂邓兵
- 关键词:血友病B基因点突变
- 小儿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分子遗传学改变的临床意义
- 2001年
- 姚慧臣王宁遂徐酉华
- 关键词:小儿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分子遗传学基因突变
- 网织血小板测定在血小板减少性疾病中的意义
- 2001年
- 姚慧臣王宁遂
- 关键词:血小板减少性疾病网织血小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