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宝石

作品数:30 被引量:57H指数:4
供职机构:秦皇岛市第一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24篇期刊文章
  • 4篇科技成果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28篇医药卫生

主题

  • 5篇缺损
  • 4篇再植
  • 4篇皮瓣
  • 3篇断指
  • 3篇断指再植
  • 3篇心肌
  • 3篇心肌梗死
  • 3篇型心
  • 3篇手术
  • 3篇术后
  • 3篇综合征
  • 3篇微型锚钉
  • 3篇锚钉
  • 3篇急性ST段抬...
  • 3篇急诊
  • 3篇梗死
  • 3篇骨性
  • 3篇关节
  • 3篇锤状指
  • 2篇电生理

机构

  • 29篇秦皇岛市第一...
  • 1篇吉林大学中日...
  • 1篇北京积水潭医...
  • 1篇上海交通大学...

作者

  • 29篇王宝石
  • 11篇张志利
  • 9篇田宇
  • 9篇王清涛
  • 8篇于晋辉
  • 5篇王新民
  • 5篇罗健
  • 4篇王蕴
  • 4篇张玉香
  • 4篇付速翔
  • 4篇王维
  • 3篇赵丽芬
  • 3篇周马
  • 3篇李广章
  • 2篇邹晓莹
  • 2篇庞燕
  • 2篇罗建
  • 2篇贾国胜
  • 2篇马静
  • 2篇吕大为

传媒

  • 12篇河北医药
  • 2篇中国实验诊断...
  • 1篇实用骨科杂志
  • 1篇临床误诊误治
  • 1篇中国临床医生...
  • 1篇山东医药
  • 1篇中华手外科杂...
  • 1篇中国临床解剖...
  • 1篇中国美容医学
  • 1篇承德医学院学...
  • 1篇实用手外科杂...
  • 1篇医学临床研究
  • 1篇中华医学会手...

年份

  • 4篇2023
  • 2篇2022
  • 1篇2021
  • 1篇2018
  • 3篇2017
  • 2篇2016
  • 2篇2015
  • 1篇2014
  • 5篇2013
  • 2篇2011
  • 2篇2010
  • 1篇2009
  • 1篇2008
  • 1篇2007
  • 1篇2006
3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显微精细修复结合微型锚钉对WehbeⅠa、Ⅰb型锤状指患者关节功能、炎性介质和并发症影响
2023年
目的 探讨显微精细修复结合微型锚钉对WehbeⅠa、Ⅰb型锤状指患者关节功能、炎性介质和并发症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9年1月—2022年1月收治的WehbeⅠa、Ⅰb型锤状指100例,根据手术方法不同将其分为研究组(51例)和对照组(49例)2组。研究组采用显微精细修复结合微型锚钉治疗,对照组采用克氏针联合肌腱缝合治疗。比较2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治疗费用,术后3个月关节功能和远侧指间关节(DIP)活动功能,术前和术后7 d炎性介质,以及术后2周伤口愈合和术后3个月内并发症情况。结果 研究组手术时间长于对照组,治疗费用高于对照组,但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P<0.01)。术后3个月,研究组关节功能优良率高于对照组,DIP活动度和屈曲度大于对照组(P<0.05,P<0.01)。术后7 d,血清白细胞介素-2、白细胞介素-1β和C反应蛋白2组均低于术前,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P<0.01)。术后2周,2组伤口均甲级愈合。术后3个月内,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显微精细修复结合微型锚钉治疗WehbeⅠa、Ⅰb型锤状指患者可改善关节功能和DIP活动功能,降低炎性介质水平,促进患者康复,且术后并发症少。
王清涛高新梅王宝石李广章李岩韩旭刘小坡
关键词:锤状指微型锚钉关节功能白细胞介素-2并发症
Osborne韧带悬吊固定在尺神经前置术中的应用被引量:5
2021年
目的探讨应用Osborne韧带悬吊式前置尺神经术治疗中、重度肘管综合征的治疗效果。方法对我院自2017年5月至2019年6月确诊的32例中、重度肘管综合征患者资料进行分析。术中应用Osborne韧带作为筋膜韧带悬吊尺神经完成前置术,术后随访观察患者恢复情况。结果术后所有患者均获得随访,时间为8~17个月,平均(9.0±0.5)个月。感觉恢复:术后第1天患手麻木感开始减轻24例,术后3个月开始减轻6例,术后1年仍存在2例。手内肌恢复:肌肉萎缩恢复正常9例,部分恢复20例,无恢复3例。畸形恢复:所有患者爪形手畸形无进一步加重,其中7例明显缓解。采用顾玉东的肘管综合征功能评定标准评定:优20例,良8例,可4例;优良率为87.5%。结论使用Osborne韧带作为筋膜韧带悬吊前置的尺神经,能够制造光滑无张力的隧道,减少神经滑脱及粘连,是一种有效的方法。
王维王宝石田宇于晋辉王清涛罗健吴立杰韩旭张士伟杨硕
关键词:肘管综合征尺神经前置术
微型锚钉止点重建术对骨性锤状指术后肌腱粘连和远指间关节皮肤破溃的影响被引量:3
2023年
目的通过比较石黑法手术与微型锚钉止点重建术对骨性锤状指术后肌腱粘连、远指间关节(the distal interphalangeal joint,DIP)皮肤破溃情况的疗效,探讨微型锚钉止点重建术在减少或预防肌腱粘连、DIP皮肤破溃中的优势。方法选取2018年6月至2021年7月河北省秦皇岛市第一医院收治的骨性锤状指患者103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51例(采用微型锚钉重建术治疗)与对照组52例(采用石黑法治疗)。比较两组术后3、6、9个月患指肌腱粘连、DIP皮肤破溃情况,并对两组的手术时间、骨折愈合时间、术后1年伸屈功能进行对比。结果按滑动度评价两组术后肌腱粘连情况,观察组术后3、6、9个月的伸肌腱止点处的肌腱滑动度均明显好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按肌腱厚度评价两组术后肌腱粘连情况,观察组肌腱愈合处肌腱厚度明显小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观察组手术时间、骨折愈合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术后1年伸屈功能明显好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两组患者术后3、6个月患指DIP皮肤破溃情况差异无显著性(P>0.05),术后9个月观察组患者DIP皮肤破溃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微型锚钉止点重建术可有效减少或预防肌腱粘连及DIP皮肤破溃情况的发生,并可明显改善患指的伸屈功能,并发症少,与石黑法手术相比,具有显著的优势。
王清涛高新梅王宝石李广章李岩韩旭
关键词:骨性锤状指肌腱粘连皮肤破溃
女性STEMI患者急诊PCI术中无复流相关危险因素分析被引量:3
2017年
目的探讨女性ST段抬高型急性心肌梗死(STEMI)患者急诊冠脉介入(PCI)术后发生无复流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3月至2016年12月诊断为首发心肌梗死并接受急诊PCI的女性患者,根据是否在术中发生无复流分为无复流组(A组)和血流正常组(B组),比较2组患者的基线资料、术中资料及随访不良事件,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女性STEMI患者急诊PCI术中发生无复流的相关危险因素。结果与B组患者比较,A组患者平均年龄较高,既往常合并糖尿病,冠心病发作较少,TIMI评分和GRACE评分明显升高,自胸痛症状发作至血管开通的时间较长,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百分比、肾小球滤过率、BNP和D-dimer水平较高,随访期间MACEs发生率较高。logistic线性回归分析,胸痛至血管开通时间、既往糖尿病史、冠心病病史、肾小球率过滤是女性STEMI患者急诊PCI术后NR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胸痛至血管开通时间、既往糖尿病史、冠心病病史、肾小球率过滤是女性STEMI患者急诊PCI术中无复流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
王晓微李世强王君英李琰任祝军张志利王宝石
关键词:女性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急诊PCI无复流
甲根以远断指再植掌侧静脉的应用
田宇马静李燕莉李楠赵淑玲孙荣学田斯莹王宝石
该技术的应用手术操作仅限于伤手指甲根以远,手术非常精细且操作面积较小,组织损伤非常少,对全身生命体征的变化不会造成影响并且手术麻醉采用手指神经阻滞麻醉安全可靠。手术一次成型,不需二次修型,节省了部分病人的医疗费用,避免了...
关键词:
关键词:神经阻滞麻醉手术操作
肢体软组织恶性肿瘤三维空间诊断和手术的疗效研究
吕大为李建柱李媚兰杨良权牛增广王宝石赵仰光任承刚徐凯陈育霞
该研究应用于医学临床恶性肿瘤的诊断和治疗。肢体软组织肉瘤约占成人恶性肿瘤的1%,其中四肢多见,占全部病例的60%。肢体软组织肉瘤术前临床诊断有一定困难,主要依靠病理诊断,软组织肉瘤病理诊断要求病理医师有较高的水平,必要时...
关键词:
关键词:手术切除
冻干重组人脑利钠肽与硝普钠治疗顽固性心力衰竭临床研究被引量:11
2013年
目的比较重组人脑利钠肽和硝普钠治疗顽固性心力衰竭的治疗效果及其不良反应。方法随机选取来我院进行治疗的64例顽固性心力衰竭患者,按照治疗方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2例。首先对2组患者均进行CHF常规治疗,给予患者血管转换酶抑制剂、利尿剂以及血管扩张剂等。然后对于治疗组患者给予rhBNP和硝普钠联用;对照组患者行硝普钠静脉泵入。结果经过治疗之后,治疗组患者的总有效率90.6%,而对照组有65.6%,治疗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重组人脑利钠肽治疗顽固性心衰疗效显著,且安全可靠。
张茗任祝军赵丽芬王宝石张志利
关键词:重组人脑利钠肽硝普钠
冷冻断指再植成功1例
2011年
患者,女,25岁,因交通事故致右示指部分缺失1h,于2007年12月21日10:30,来我院急诊就医。患者神志清,右手示指于近侧指间关节离断,近节指骨桡侧皮肤缺损,创面污染不重。X线片显示:右示指近节指骨头骨折,中、远节指骨缺损。伤后5h,患者家属在事故现场的雪地中找到了离断的手指。送到医院后,见断指冰冷,已经冻僵,皮下有少量淤血斑,粘有许多尘土。用自来水清洗断指,然后于常温下解冻。解冻后,见组织弹性良好。
王宝石张志利王蕴付速翔张玉香于晋辉王清涛罗健田宇王新民
关键词:断指再植
指尖离断后逆行与顺行掌侧静脉吻合再植术疗效对比
2014年
【目的】对比分析指尖离断后采用逆行顺序和顺行顺序掌侧静脉吻合再植术的临床疗效,为临床选择最优方式修复指尖离断患者指端功能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0月至2013年10月来本院就诊的指尖离断患者80例共216指,按照所行指尖离断再植术方式的不同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进行逆行掌侧静脉吻合再植术,对照组进行顺行掌侧静脉再植术;术后随访1年。比较两组术后效果。【结果】观察组、对照组术后1年指尖成活率分别为91.3%、72.3%,外形良好分别为89指、77指,指甲生长良好分别为89指、77指。观察组两点辨别觉为:(5.1±0.4)mm ,触觉良好者88指,痛觉正常者83指,运动功能良好者77指,对照组两点辨别觉为(6.2±0.6)mm ,触觉良好74指、痛觉正常分别为66指、运动功能良好62指,两组比较均存在明显差异( P <0.05)。【结论】逆行掌侧静脉吻合再植术成活率高、外观与指甲与正常手指相似、术后感觉与运动功能恢复较好,是一种有效的手术方式。
田宇李楠王宝石蒋朝华
关键词:再植术指损伤外科学静脉外科学外科
带肱桡肌前臂折叠游离皮瓣修复唇大面积缺损被引量:1
2013年
目的:探讨带肱桡肌前臂折叠游离皮瓣修复唇大面积缺损的临床应用。方法:应用折叠游离前臂皮瓣携带肱桡肌修复21例大面积唇缺损。结果:21例患者皮瓣全部成活,随访4~13周,唇的语言、吞咽等功能得以基本维护,外形较满意。结论:折叠游离前臂皮瓣携带肱桡肌是治疗唇大面积组织缺损的较好材料之一。
田宇李楠王宝石
关键词:前臂皮瓣肱桡肌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