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明伟

作品数:60 被引量:190H指数:7
供职机构:湖北省肿瘤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湖北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湖北省卫生厅科研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农业科学自然科学总论更多>>

文献类型

  • 44篇期刊文章
  • 12篇会议论文
  • 3篇专利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55篇医药卫生
  • 1篇生物学
  • 1篇机械工程
  • 1篇电子电信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农业科学
  • 1篇自然科学总论

主题

  • 17篇免疫
  • 14篇细胞
  • 13篇病理
  • 10篇乳腺
  • 9篇蛋白
  • 9篇免疫组化
  • 8篇肿瘤
  • 8篇腺癌
  • 8篇免疫组织
  • 7篇乳腺癌
  • 7篇组织化学
  • 7篇免疫组织化学
  • 5篇系膜
  • 4篇乙状结肠
  • 4篇乙状结肠系膜
  • 4篇肉瘤
  • 4篇室管膜
  • 4篇室管膜瘤
  • 4篇切片
  • 4篇小细胞

机构

  • 60篇湖北省肿瘤医...
  • 8篇武汉大学
  • 1篇福建医科大学
  • 1篇广西医科大学
  • 1篇华中科技大学
  • 1篇华中农业大学
  • 1篇南京大学
  • 1篇三峡大学
  • 1篇武汉工程大学
  • 1篇浙江大学医学...
  • 1篇广州丹康医药...

作者

  • 60篇王明伟
  • 22篇金苏
  • 16篇岳君秋
  • 14篇陈琼荣
  • 13篇郭芳
  • 12篇邓云特
  • 11篇王满香
  • 10篇张杨鸽龄
  • 10篇冯曦
  • 10篇方娜
  • 9篇漆楚波
  • 9篇夏和顺
  • 6篇毛永荣
  • 5篇吴德
  • 4篇陈宪
  • 4篇刘玉林
  • 4篇周俊芬
  • 4篇闫卫鹏
  • 3篇袁子龙
  • 3篇龚益平

传媒

  • 9篇中华病理学杂...
  • 8篇临床与实验病...
  • 8篇肿瘤防治研究
  • 5篇诊断病理学杂...
  • 2篇武汉大学学报...
  • 1篇解剖学报
  • 1篇中华肿瘤杂志
  • 1篇中华放射学杂...
  • 1篇中国肿瘤
  • 1篇临床放射学杂...
  • 1篇中华实验外科...
  • 1篇中国医药工业...
  • 1篇影像诊断与介...
  • 1篇中华耳鼻咽喉...
  • 1篇癌症进展
  • 1篇中华肿瘤防治...
  • 1篇中华结直肠疾...
  • 1篇第八届中国肿...

年份

  • 1篇2025
  • 1篇2024
  • 5篇2023
  • 3篇2022
  • 2篇2021
  • 3篇2020
  • 4篇2019
  • 7篇2018
  • 4篇2017
  • 4篇2016
  • 6篇2015
  • 9篇2014
  • 3篇2013
  • 3篇2012
  • 1篇2011
  • 1篇2010
  • 1篇2009
  • 2篇2007
6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USP2和CyclinD1蛋白在胃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被引量:7
2014年
[目的]分析胃癌中USP2蛋白和CyclinD1蛋白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应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胃癌组织和相应癌旁组织中USP2蛋白和Cyclin D1蛋白的表达情况,并与胃癌临床病理因素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胃癌组织中USP2蛋白阳性表达率为63.3%(69/109),而癌旁组织中USP2阳性表达率为33.7%(34/101),两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χ2=18.428,P<0.001)。胃癌组织中CyclinD1蛋白的阳性表达率为41.1%(49/111)。胃癌组织中USP2表达与CyclinD1表达高度相关(P=0.005);胃癌组织中Cyclin D1表达与远处转移和TNM分期呈正相关。[结论]胃癌组织中USP2异常表达可能通过其底物蛋白CyclinD1促进胃癌发展并影响患者的预后。
叶盛威王明伟陈琼荣漆楚波岳君秋魏少忠张克亮
关键词:胃癌CYCLIND1远处转移TNM分期
病理科常用不同型号全自动免疫组化仪使用对比分析
王明伟金苏张杨鸽龄唐浩高少阳余洁岳君秋
乙状结肠系膜原发并卵巢和盆腹膜转移性室管膜瘤1例临床病理分析
目的:探讨乙状结肠系膜原发、卵巢及腹盆腔广泛转移的颅脊髓外室管膜瘤1例患者的临床病理特点、诊断及鉴别诊断。方法:总结1例乙状结肠系膜原发、卵巢及腹盆腔转移性室管膜瘤诊疗经过,对比三次手术前后肿瘤组织病理形态学特点、免疫组...
郭芳方娜王满香冯曦金苏王明伟邓云特毛永荣刘晓陈琼荣
关键词:室管膜瘤乙状结肠系膜临床病理分析
介绍一种防止小标本裱片滑落的简易方法
2025年
目的规范小标本裱片的方向,便于病理医师镜下阅片。方法利用免疫组化笔画线,间隔1 cm左右画三条竖线形成“格子”区间,制作“特制载玻片”;将每组蜡片吸附在“格子”内,烤片后行HE染色、封片。结果切片行HE染色、封片后,肉眼观载玻片上小标本整齐排列、裱片方向一致,无滑落现象。结论“特制载玻片”能使小标本裱片方向一致,便于病理医师镜下阅片,该方法简便实用,满足日常工作的需求,非常适合在病理科、科研机构,尤其是基层医院病理科推广应用。
李行王明伟
关键词:小标本HE染色
PDCA循环法在缩短病理诊断报告发出时间中的应用
王明伟金苏邓云特
甲状腺冷冻切片流程中的技术要点被引量:1
2023年
制作高质量的甲状腺冷冻切片难度较大。毛玻璃样核、核沟和核内假包涵体的形成等特征性改变是甲状腺乳头状癌的重要诊断依据,由此病理医生对甲状腺冷冻切片的要求极高。提高甲状腺组织冷冻切片的质量尤为重要。本科室在日常冷冻切片工作中不断地摸索和总结,现将甲状腺冷冻切片全流程中需注意的技术要点介绍如下。
王明伟杨家莉张盛高少阳
关键词:甲状腺冷冻切片病理技术
小肠系膜上皮样炎性肌纤维母细胞肉瘤一例被引量:2
2017年
患者女, 52 岁. 因腹胀、阵发性疼痛伴恶心、呕吐于2015年10月就诊于当地医院. 体检:无发热、腹泻,腹部触诊柔软,中上腹部压痛,无反跳痛,肠鸣音活跃,患者自发病以来体质量逐渐下降,肛门停止排气排便6d. 实验室检查:红细胞3. 21×10^12/L,血红蛋白91. 0 g/L,白蛋白32. 6 g/L.腹部增强CT示左中腹部类椭圆形软组织密度肿块,边缘毛糙,轻度强化,与邻近小肠壁分界不清伴不全梗阻(图1) ,腹膜后及肠系膜淋巴结肿大. 为明确病变性质及缓解症状,遂行剖腹探查术. 术中于小肠距屈氏韧带120 cm处见一肿物,肠系膜及网膜散在多灶小结节,行部分肠管、肿物切除术.
方娜杨庆君邓云特冯曦夏和顺张杨鸽龄王明伟吴德周会郭芳
关键词:肌纤维母细胞肉瘤小肠系膜上皮样肠系膜淋巴结肿大炎性腹部触诊
改良过氧化氢加热脱黑色素法在黑色素瘤免疫组织化学检测中的应用被引量:5
2014年
部分黑色素细胞肿瘤组织可能含有丰富的黑色素颗粒,病理医师在诊断和鉴别诊断这些良恶性肿瘤时往往需要借助于免疫组织化学,如Melan A、HMB45、S-100蛋白、Ki-67、p53等标志物来判断其表达特点以协助诊断.但其内大量的黑色素颗粒会遮盖细胞的形态,干扰了免疫组织化学抗原与抗体的结合.目前常用DAB显色系统,因两者均呈棕褐色,较难区分是免疫组织化学阳性着色还是内源性黑色素颗粒.此外,Ki-67和p53的免疫组织化学阳性定位在细胞核中,内源性的黑色素颗粒可以完全掩盖细胞核,更是无法判断是否核阳性.这些因素均给黑色素细胞肿瘤的良恶性鉴别诊断带来困难.
陈琼荣夏春皎王明伟罗萍吴昌鸣董珍珍岳君秋邓云特
关键词:免疫组织化学检测黑色素瘤过氧化氢良恶性鉴别诊断黑色素颗粒S-100蛋白
组织芯片简易制作方法及免疫组化有效性分析被引量:21
2007年
目的探索一种组织芯片的简易制作方法,并对它的有效性进行分析。方法在实验中探索出组织芯片的制作方法,收集乳腺癌病例124例,制作成直径1.6cm的组织芯片,进行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及c-erBb2受体免疫组化染色,同时与普通切片的免疫组化染色结果对比,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组织芯片与普通切片的ER、PR及c-erBb2染色积分(0~7分)显著相关,ER、PR及c-erBb2的表达(阳性/阴性)一致率分别达94.35%、93.55%和91.94%。比较组织芯片与普通切片的ER、PR及c-erBb2的表达,两者之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即组织芯片的结果与普通切片的结果是一致的。结论自制1.6mm直径的组织芯片在进行免疫组化染色时能够代表普通切片,自制组织芯片的方法可靠有效。
漆楚波朱润庆夏和顺王明伟
关键词:组织芯片雌激素受体孕激素受体免疫组化
病理科基因扩增实验室承担新型冠状病毒核酸检测的实验室要求及检测经验介绍被引量:4
2020年
病理科常规开展的基因扩增检测工作,主要是基于非传染性组织样本的基因检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的暴发及进展要求提升病毒核酸检测能力,符合要求的基因扩增实验室会越来越多地承担核酸检测工作。因此尽快评估与改造实验室、明确实验室设施要求与安全规范极为重要。该科室结合实验室设施要求以及承担新型冠状病毒核酸检测工作的经验,对病理科基因扩增实验室开展核酸检测工作的设施要求进行分析,为申请开展核酸检测的实验室提供指导和参考。
金苏岳君秋郭芳王明伟
关键词:核酸检测安全规范基因检测病理科非传染性
共6页<123456>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