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极

作品数:4 被引量:24H指数:3
供职机构:吉林大学地球科学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更多>>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文化科学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2篇经济管理
  • 1篇农业科学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2篇土地集约利用
  • 2篇教育
  • 2篇集约利用
  • 2篇高校
  • 2篇高校教育
  • 1篇整治
  • 1篇整治规划
  • 1篇生态
  • 1篇生态环境
  • 1篇土地集约利用...
  • 1篇土地生态
  • 1篇土地生态环境
  • 1篇土地整治
  • 1篇土地整治规划
  • 1篇物元
  • 1篇物元模型
  • 1篇环境影响
  • 1篇环境影响评价
  • 1篇集约利用评价
  • 1篇建设用地

机构

  • 4篇吉林大学

作者

  • 4篇王极
  • 3篇李淑杰
  • 1篇刘兆顺
  • 1篇黄威
  • 1篇王雨虹
  • 1篇范晓锋
  • 1篇余娜

传媒

  • 1篇安徽农业科学
  • 1篇吉林农业大学...
  • 1篇安徽师范大学...

年份

  • 1篇2015
  • 2篇2013
  • 1篇2012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高校教育用地集约利用评价研究——以吉林大学为例
高校作为知识创新、传播、应用的先导,具有科学、技术、人才的整合实力和集成作用,其高水平的科技成果和高层次的精英人才,在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无时无刻不起着巨大的推动作用。随着我国高等教育体制的不断改革和科教兴国战略的提出,我...
王极
关键词:土地集约利用评价
文献传递
高校教育用地集约利用评价研究——以吉林大学为例被引量:6
2015年
基于我国高校教育用地集约利用内涵剖析,构建了高校教育用地集约利用评价体系,并以吉林大学为例,以校区为评价单元,运用可拓物元模型定量研究教育用地集约利用程度.结果表明:新民校区和南岭校区的教育用地集约利用等级为"过度集约";南湖校区和前卫南区集约利用等级分别为"集约"、"比较集约";前卫北区、和平校区均由"粗放型"向"比较集约"转化;朝阳校区集约利用等级由"集约"向"过度集约"转化.研究还表明物元模型在高校教育用地集约利用评价中具有很高的应用价值.
李淑杰余娜范晓锋王极
关键词:土地集约利用物元模型
国家级开发区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效益分析——以长春经济技术开发区为例被引量:1
2012年
以长春经济技术开发区为例,采用对比分析方法,从社会、生态、经济3方面对长春经济技术开发区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项目实施的综合效益进行定性与定量分析。结果表明: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项目实施后,长春经济技术开发区耕地面积增加51.45 hm2,建设用地面积减少52.05 hm2,土地垦殖率提高了28.47%,提供可出让建设用地面积108.83 hm2,开发区土地节约集约利用水平进一步提升,并有效缓解开发区发展中的土地瓶颈制约;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提高35.14万元/年,净效益达95 559万元,建立了生产生活环境良好的现代化新型农村,生态经济效益显著;开发区作为新型城市化发展的重要动力和主要载体,能够为我国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试点提供优良的实践平台。
王极李淑杰刘兆顺任江滨
吉林省土地整治规划环境影响评价被引量:15
2013年
以ArcGIS为平台,基于《生态环境状况评价技术规范》(HJ/T 192-2006),构建土地整治规划环境影响评价体系,进行吉林省新一轮土地整治规划(2011—2015年)环境影响评价的定量研究。研究结果表明:2010年吉林省土地生态环境状况总体水平良好,生态系统较稳定;吉林省生态环境主要制约因子为水资源瓶颈与土壤侵蚀;土地整治规划方案实施后,吉林省土地生态环境状况指数(EI)由2010年的66.37增长至2015年的70.69,生态环境状况明显变好。各分指数计算结果表明:生物多样性更加丰富,植被覆盖度进一步增大,土壤侵蚀状况明显好转,土地适宜程度显著提高,水资源瓶颈因素有所缓解;"田、水、路、林、村"综合整治有利于当地生态系统稳定性提高。
黄威李淑杰王极王雨虹
关键词:土地整治规划环境影响评价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