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珊珊

作品数:32 被引量:134H指数:6
供职机构:宁波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宁波市自然科学基金宁波市医学科技计划项目浙江省医药卫生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化学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22篇期刊文章
  • 10篇会议论文

领域

  • 31篇医药卫生
  • 1篇化学工程

主题

  • 11篇耐药
  • 7篇泛耐药
  • 6篇单胞菌
  • 6篇毒素
  • 6篇铜绿
  • 6篇铜绿假单胞
  • 6篇铜绿假单胞菌
  • 6篇重症
  • 6篇耐药铜绿假单...
  • 6篇假单胞菌
  • 6篇泛耐药铜绿假...
  • 5篇内酰胺
  • 4篇内酰胺酶
  • 4篇重症监护
  • 4篇重症监护病房
  • 4篇外毒素
  • 4篇乌司他丁
  • 4篇老年
  • 4篇基因
  • 4篇监护

机构

  • 32篇宁波大学医学...

作者

  • 32篇王珊珊
  • 13篇江洁曙
  • 10篇陈东妹
  • 8篇方晶晶
  • 7篇钱平安
  • 6篇王碧炯
  • 5篇厉旭光
  • 5篇颜碧清
  • 4篇马红映
  • 4篇陶静
  • 3篇汪丽
  • 3篇邓在春
  • 3篇殷颖杰
  • 2篇王海涛
  • 2篇杨若松
  • 2篇涂灿
  • 2篇于志海
  • 1篇虞亦鸣
  • 1篇张巧丽
  • 1篇吕婉飞

传媒

  • 8篇中华医院感染...
  • 3篇2005年浙...
  • 3篇中华医学会第...
  • 2篇介入放射学杂...
  • 2篇临床医学
  • 2篇临床内科杂志
  • 1篇浙江中西医结...
  • 1篇中国老年学杂...
  • 1篇中国急救医学
  • 1篇浙江医学
  • 1篇海峡药学
  • 1篇医院管理论坛
  • 1篇中国医师进修...
  • 1篇中国现代医生
  • 1篇中华医学会第...

年份

  • 2篇2022
  • 3篇2019
  • 2篇2017
  • 3篇2016
  • 1篇2015
  • 5篇2014
  • 4篇2013
  • 1篇2011
  • 1篇2010
  • 2篇2007
  • 4篇2006
  • 4篇2005
3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ACEI合AngⅡ受体拮抗剂治疗心衰合并心房颤动被引量:4
2006年
目的:探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培哚普利)联合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氯沙坦)对慢性心力衰竭(CHF)合并心房颤动的疗效。方法:慢性心衰合并阵发性房颤患者65例随机分为常规治疗(对照组)30例和治疗组35例,治疗组除常规治疗并加用培哚普利(2~8mg/天)基础上,再给予氯沙坦(25~100mg/天)口服,治疗前及治疗后4~6周分别行常规超声心动图检查,临床评价心功能。结果:治疗组治疗后房颤复发率17.1%,明显低于对照组46.6%,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组心功能分级及心排血量(CO)、左室射血分数(LVEF)等较对照组明显改善。结论: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联合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能明显改善慢性心力衰竭合并心房颤动患者的心功能,减少房颤的复发率。
陈东妹王碧炯王珊珊
关键词:心房颤动培哚普利氯沙坦
泛耐药铜绿假单胞菌耐药与毒素基因的样本聚类分析被引量:2
2014年
目的调查一组泛耐药铜绿假单胞菌的耐药基因与毒力基因存在状况和菌株间的亲缘关系。方法收集2010年1-12月分离自医院住院患者痰标本的泛耐药铜绿假单胞菌共25株,用聚合酶链反应(PCR)及序列分析的方法分析23种β-内酰胺酶基因、膜孔蛋白oprD2基因、6种氨基糖苷类修饰酶基因、2种16SrRNA甲基化酶基因,2种可移动遗传元件遗传标记基因,再对检测结果作样本聚类分析。结果 25株泛耐药铜绿假单胞菌共检出7种耐药基因:包括2种β-内酰胺类耐药相关基因blaGES、blaVIM基因,阳性率分别为80.0%、20.0%,2种氨基糖苷类耐药相关基因aac(6′)-Ⅰb和ant(2″)-Ⅰ基因,阳性率分别为100.0%和20.0%,2种可移动遗传元件的遗传标记intⅠ、tnp513基因和外毒素toxA基因,阳性率分别为100.0%、20.0%和100.0%,部分菌株存在oprD2缺失阳性率20.0%;样本聚类将菌株分为大小两个簇群,均为克隆传播暴发。结论尽管泛耐药铜绿假单胞菌菌株药敏表型相同,但样本聚类分析将菌株分为两个簇群,研究耐药基因检测并同步解析了25株泛耐药铜绿假单胞菌对头孢类、氨基糖苷类药物耐药的遗传学背景。
王珊珊江洁曙方晶晶颜碧清厉旭光殷颖杰陶静
关键词:铜绿假单胞菌可移动遗传元件外毒素泛耐药
稳定沉默TIPE2后削弱PolyI:C诱导的人单核/巨噬细胞凋亡
2016年
目的观察TIPE2稳定沉默后对TLR激动剂Poly I:C诱导THP-1凋亡的影响。方法以THP-1细胞为研究对象,使用不同TLR激活剂与THP-1细胞孵育后,采用荧光定量PCR检测TIPE2 m RNA表达。应用慢病毒技术稳定沉默TIPE2表达后,MTT法检测细胞增殖,Annexin V/PI双染法检测细胞凋亡,免疫印迹分析TIPE2沉默后Caspase-8表达水平变化。结果 TLRs激活剂中TLR3特异性激活剂Poly I:C可以显著上调TIPE2的表达(P<0.05),随作用时间延长,可显著抑制THP-1细胞增殖,并可诱导细胞凋亡。利用慢病毒技术稳定沉默THP-1细胞中TIPE2表达以后,可显著削弱Poly I:C诱导的TIPE2表达(P<0.05),TIPE2沉默后,Poly I:C抑制THP-1增殖和诱导细胞凋亡的效应显著削弱,随后免疫印迹的结果显示,Caspase-8的活化形式,p41/42表达下调。结论Poly I:C通过上调TIPE2表达可抑制THP-1细胞增殖,并可诱导细胞凋亡,稳定沉默TIPE2后可一定程度削弱上述效应,可能与下调Caspase-8的活性形式表达有关。
江洁曙王珊珊方晶晶徐意叶小磊
关键词:I免疫TLR凋亡
25株泛耐药铜绿假单胞菌p-内酰胺酶与外毒素基因研究
目的 调查一组分离自浙江省某市级医院的泛耐药铜绿假单胞菌中β-内酰胺酶基因和外毒素toxA基因的存在情况.方法 收集2010年1月到2010年12月分离浙江省某市级医院住院患者痰标本分离到的泛耐药铜绿假单胞菌共25株,用...
王珊珊
乌司他丁对急性重症肺炎的肺保护作用观察
目的观察乌司他丁对急性重症肺炎患者的肺保护作用。方法105例急性重症肺炎患者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乌司他丁20万U,2次/d。观察患者的临床病情改善情况,常规检测患者心率(HR)、呼吸频率(R...
陈东妹王碧炯王珊珊钱平安
关键词:乌司他丁炎性反应肺损伤
文献传递
重症监护病房深部真菌感染分析被引量:2
2007年
江洁曙陈东妹王珊珊钱平安
关键词:深部真菌感染重症监护病房ICU病房危重患者
25株泛耐药铜绿假单胞菌耐药与毒素基因的样本聚类分析
目的调查一组泛耐药铜绿假单胞菌的耐药基因与毒力基因存在状况和菌株间的亲缘关系。方法收集2010年1月到2010年12月分离浙江省某市级医院住院患者痰标本分离到的泛耐药铜绿假单胞菌共25株,用聚合酶链反应(PCR)及序列分...
王珊珊江洁曙方晶晶颜碧清厉旭光殷颖杰陶静
关键词:泛耐药铜绿假单胞菌耐药基因阳性率毒素基因
文献传递
BIPAP无创机械通气治疗左心衰伴急性肺水肿被引量:3
2005年
目的观察B IPAP无创机械通气对左心衰伴急性肺气肿的治疗效果。方法29例左心衰伴急性肺水肿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B IPAP无创机械通气,比较治疗前后病情改善情况和血气分析结果。结果26例患者行B IPAP无创机械通气后病情好转,呼吸频率(RR)及心率(HR)明显减慢,SaO2、PaO2、肺泡-动脉氧分压差(A-aDO2)、氧合指数(PaO2/F iO2)明显改善,血压(SBP)和pH恢复正常。结论B IPAP无创机械通气可明显改善左心衰伴急性肺水肿患者的病情和血气分析结果,可作为急性心源性肺水肿安全有效的一线治疗手段。
陈东妹王珊珊钱平安
关键词:左心衰竭急性肺水肿血气分析
老年Ⅲ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血清miR-345水平及其与化疗敏感性的关系被引量:5
2019年
目的探讨老年Ⅲ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血清miR-345水平及其与化疗敏感性的关系。方法选择宁波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呼吸内科2015年1月至2016年12月初治的老年Ⅲ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100例作为观察组,老年健康体检者100例作为对照组。采用实时定量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测定血清miR-345水平。结果观察组血清miR-345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100例老年Ⅲ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中完全缓解4例(4.0%),部分缓解58例(58.0%),稳定26例(26.0%),疾病进展12例(12.0%)。化疗敏感62例(62.0%),化疗抵抗38例(38.0%)。老年Ⅲ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血清miR-345水平与临床分期、淋巴结转移有关(P<0.05),与年龄、性别、病理类型无关(P>0.05)。老年Ⅲ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化疗抵抗组血清miR-345水平明显低于化疗敏感组(P<0.05)。结论老年Ⅲ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血清miR-345水平降低,血清miR-345低水平与患者化疗抵抗有关。
王珊珊虞亦鸣马红映
关键词:非小细胞肺癌化疗敏感性
髓系细胞触发受体1在脓毒症诊断中的作用被引量:3
2015年
目的探讨髓系细胞触发受体1(TREM-1)在脓毒症诊断及病情严重程度判断中的价值和意义。方法收集55例脓毒症患者(分为脓毒症组25例、严重脓毒症组24例、脓毒性休克组6例)及20例健康体检者(健康对照组)的外周静脉血标本,采用双抗体夹心ELISA法测定血清sTREM-1水平,用流式细胞术检测中性粒细胞和单核细胞膜表面TREM-1的表达。结果血清sTREM-1水平在脓毒性休克组[(250.0±10.9)pg/ml]>严重脓毒症组[(210.4±59.8)Pg/ml]>脓毒症组[(77.4±26.6)pg/ml]>对照组[(24.9±25.7)pg/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性粒细胞表面TREM-1水平的表达脓毒性休克组(4.2±0.3)>严重脓毒症组(3.3±2.0)>脓毒症组(2.3±0.8)>对照组(1.6±1.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单核细胞表面TREM-1水平的表达脓毒性休克组(4.0±0.2)>严重脓毒症组(3.1±2.1)>脓毒症组(2.1±0.7)>对照组(1.5±1.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外周血单核细胞及中性粒细胞膜表面TREM-1表达水平和血清sTREM-1水平均呈正相关(r=0.677、0.781,均P<0.05)。结论 TREM-1在脓毒症的发生、发展中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血清sTREM-1水平测定对脓毒症的早期诊断和严重程度的评估具有指导价值。
江洁曙盖磊方晶晶王珊珊李春仙
关键词:脓毒症髓系细胞触发受体-1可溶性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