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珊珊
- 作品数:11 被引量:236H指数:5
- 供职机构:沈阳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农业科学文化科学更多>>
- 农户低碳生产行为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及应用被引量:10
- 2016年
- 从微观层面构建农户低碳生产行为评价指标体系,有助于引导农户进行低碳生产,从而为制定和实施更有精准性的低碳农业发展政策提供依据。从生产要素碳排放、生态效应和经济效益3个方面构建了农户低碳生产行为评价指标体系,分别基于层次分析法和碳足迹核算的生命周期评价法确定了指标权重,并根据综合评价指数划分了低碳等级。在此基础上,对辽宁省辽中县水稻种植户生产行为低碳化程度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碳生产率是评价农户低碳生产行为的最重要指标,其次是氮肥施用强度、土地生产率和秸秆利用率。综合评价指数平均值处于中碳区间,70%左右的农户属于中碳生产,20%左右的农户达到近低碳等级,10%左右的农户处于较高碳区间,即中碳生产占主体地位。准则层中,经济效益准则层指数较低,生产要素碳排放和生态效应准则层指数相对较高;指标层中,劳动生产率、成本收益率和有机肥施用率的标准化值较低。由此提出,促进农户低碳生产须着力提高生产要素使用效率和经济效益,同时重视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提高农业生产的生态效应。
- 王珊珊张广胜
- 关键词:碳排放农户行为
- 不同类型农户生产技术效率比较研究——基于辽宁省辽中县的调查被引量:1
- 2014年
- 非农就业和农地流转导致农户在就业领域和经营规模上的分化,按照规模可分为专业大户和普通农户,按照就业领域和收入结构可分为纯农户、一兼户和二兼户,农户分化将对农业生产效率产生一定程度的影响。本文以水稻种植为例,基于辽宁省辽中县水稻种植户的调研数据,采用DEA方法测算和比较了不同类型农户的农业生产技术效率。
- 王珊珊陈素琼张广胜
- 关键词:农户分化专业大户兼业农户技术效率DEA
- 高等农业院校经管类本科生调研能力的培养——兼谈《农村社会调查方法》课程教学模式设计
- 2016年
- 调查研究能力是高等农业院校经管类专业本科生应该具备的基本能力之一。本科生调查研究能力的培养包括课程教学和科研训练两种途径。作为一门讲授农村社会调查理论和方法的专业基础课程,《农村社会调查方法》在高等农业院校经管类学生调查研究能力培养中具有重要作用。基于培养学生实际调查研究应用能力的目标,从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考核方式四个方面进行《农村社会调查方法》课程教学模式设计。
- 王珊珊方金张吉国
- 关键词:高等农业院校经管类专业本科生
- 公允价值——金融工具计量的最佳选择
- 2012年
- 在公允价值会计逐渐成为世界大多数国家普遍采用的会计准则,并成为金融机构进行核算与交易的基本方法的背景下,公允价值替代历史成本作为主要的会计计量模式,一直是国际会计界努力的方向。特别是对于金融工具,虽然并不完美,公允价值仍是最好的计量属性。因此,拟从理论基础和实证依据的角度,论述公允价值是金融工具计量的最佳选择。
- 王珊珊谷栗
- 关键词:公允价值金融工具
- 辽宁省水稻主产区农户秸秆利用行为调查研究被引量:3
- 2013年
- 以生物炭为核心的秸秆炭化利用不但为农业可持续发展提供一种秸秆利用的有效方式,而且也是农业固碳减排的有效手段之一。以辽宁省稻农的调研数据为对象,建立多元Logit模型实证研究农户秸秆利用行为。结果表明:水稻种植面积、地块集中程度、养殖畜禽或种植经济作物对农户秸秆出售行为具有积极的影响。因此,辽宁省水稻主产区农户提高秸秆利用水平,应该加强生物炭技术研发,推广生物炭秸秆炭化还田技术,大力扶持秸秆利用企业,提高农户集约经营水平,强化秸秆综合利用宣传引导。
- 李明文王珊珊张广胜
- 关键词:秸秆利用生物炭农户行为LOGIT模型
- 房地产上市公司独立董事对盈余质量的影响研究
- 2008年
- 一、引言
西方国家公司治理的理论和实践表明,在上市公司中设立独立董事的目的,是希望独立董事能在上市公司治理中发挥监督、建议和参与决策等作用。在美国发生一系列的会计丑闻后,监管部门更强化了独立董事在董事会和审计委员会的作用。
- 王珊珊杜强
- 关键词:独立董事盈余质量上市公司治理审计委员会会计丑闻
- 农业产业集聚对农业产业韧性的影响研究——基于横向集聚和纵向集聚的双重视角
- 2024年
- 在分析农业产业集聚对农业产业韧性影响机理的基础上,基于2011—2021年中国30个省份(不包括西藏和港澳台)的面板数据,运用熵值法测算了农业产业韧性和横向、纵向两个角度的农业产业集聚程度,采用双向固定效应模型和空间杜宾模型,研究了农业产业集聚对农业产业韧性的直接影响及空间溢出效应。结果表明:我国农业产业韧性呈现逐年提高的趋势,农业产业横向集聚略有加强,农业产业纵向集聚增强的幅度明显,但省际差异较大;农业产业横向集聚和纵向集聚都显著促进了农业产业韧性的提高,且均存在正向的空间溢出效应,不但对本地农业产业韧性产生影响,还能够提高周边地区的农业产业韧性;异质性分析结果显示,粮食主产区的农业产业集聚对农业产业韧性的提升作用正向显著,而非粮食主产区的农业产业集聚对农业产业韧性的提升作用不显著。上述研究结论的政策启示为:应明确农业产业集聚布局,建立农业产业集聚示范区;提高农产品品牌知名度,推动农产品品牌建设;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培育龙头企业,以发挥农业产业集聚提升农业产业韧性的重要作用。
- 王珊珊许雨萱王陆陆吕杰
- 关键词:农业产业集聚空间溢出效应
- 中国农业碳排放的结构、效率及其决定机制被引量:168
- 2014年
- 本文采用生命周期评价法构建了中国农业碳排放测算体系,并利用1985—2011年的时序数据分析了中国农业碳排放总量、结构和效率的变动特征,在此基础上考察了农业碳排放强度的决定机制。研究表明,我国农业在碳排放总量增长的同时,碳排放强度降低了44.18%,农业碳排放结构中能源和化学品引起的碳排放比重已由28.02%增至43.66%,农业碳排放逐渐由主要来自种养自然源发展到能源和化学品与自然源排放比重大致相当的状况。从长期看,氮肥在化肥中的比重、畜牧业在农业中的比重和农用能源强度对农业碳排放强度有正向影响,农业公共投资对农业碳排放强度有负向影响。
- 张广胜王珊珊
- 关键词:农业碳排放生命周期评价
- 非农就业对农户碳排放行为的影响研究——来自辽宁省辽中县的证据被引量:38
- 2013年
- 随着非农就业的增加,兼业和土地流转现象普遍存在,这将不可避免地影响农户的能源消耗、化肥施用等农业碳排放行为。本文基于辽宁省辽中县稻农的调研数据,建立Ordered probit模型,实证研究了非农就业对农户农业碳排放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兼业将促进稻农的高碳生产行为,提高地块集中程度有利于稻农采取低碳生产行为,扩大种植规模将提高稻农的农业碳密度,但考虑规模经济对单产的影响,扩大种植规模可能降低农业碳成本。在此基础上,本文提出了促进农户低碳生产行为的政策建议,包括促进兼业农户分化,推进适度规模经营和减小土地细碎化程度等。
- 王珊珊张广胜
- 关键词:农业碳排放非农就业ORDEREDPROBIT模型农户行为
- 我国粮食主产区化肥施用量增长的驱动因素分解被引量:12
- 2017年
- 分析粮食主产区化肥施用量变动特征及其驱动因素,有助于在确保粮食等主要农产品有效供给的基础上实现化肥减量目标。基于13个粮食主产省份2005-2015年的数据,采用因素分解法对粮食主产区化肥施用量增长的驱动因素进行了分解。结果表明,化肥施用强度提高是粮食主产区化肥施用量增长的主因,其次是播种面积增加,种植结构调整的贡献较小。但2010年以来,化肥施用强度提高的贡献在下降,种植结构调整的贡献在上升。分作物看,粮食作物施用强度提高和播种面积增加是粮食主产区化肥施用量增长的主要驱动因素,其次是园艺作物施用强度提高和播种面积增加,传统经济作物的化肥施用量增长很少。分区域看,北方主产区化肥施用量增长的主要驱动因素是施用强度提高,其次是播种面积增加;南方主产区播种面积增加和施用强度提高的累计贡献量大致相当。由此提出,促进粮食主产区化肥减量的重点是提高化肥利用效率,同时积极推广节肥型品种,促进园艺作物有机肥替代化肥。
- 王珊珊张广胜李秋丹李颖
- 关键词:粮食主产区化肥施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