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7篇期刊文章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8篇医药卫生

主题

  • 5篇静脉
  • 3篇置管
  • 3篇深静脉
  • 2篇血栓
  • 2篇深静脉置管
  • 2篇肿瘤
  • 2篇肿瘤患者
  • 2篇静脉血
  • 2篇静脉血栓
  • 2篇静脉置管
  • 2篇化疗
  • 2篇彩色多普勒
  • 1篇定期随访
  • 1篇动脉化疗
  • 1篇动脉化疗栓塞
  • 1篇动脉化疗栓塞...
  • 1篇多普勒超声
  • 1篇血管
  • 1篇血管迷走性
  • 1篇血管迷走性晕...

机构

  • 7篇安徽省马鞍山...
  • 1篇安徽工业大学
  • 1篇马鞍山市人民...

作者

  • 8篇王珏
  • 2篇杜丽
  • 1篇曹齐生
  • 1篇孙葆青
  • 1篇章萍
  • 1篇徐兴红
  • 1篇王岳松
  • 1篇严安林
  • 1篇张惠平
  • 1篇朱福琴
  • 1篇钱钧
  • 1篇张琪
  • 1篇王明英
  • 1篇王军
  • 1篇丁德全
  • 1篇屠克雯
  • 1篇张惠萍
  • 1篇王社临
  • 1篇丁德权

传媒

  • 5篇罕少疾病杂志
  • 1篇临床护理杂志
  • 1篇护理研究(中...

年份

  • 1篇2013
  • 1篇2010
  • 2篇2009
  • 2篇2008
  • 1篇2007
  • 1篇2005
8 条 记 录,以下是 1-8
排序方式:
直立倾斜试验对血管迷走性晕厥的诊断与药物干预试验
孙葆青章萍王社临严安林钱钧王岳松屠克雯王珏
直立倾斜试验目的是通过模拟病人发作晕厥时的外部条件,诱导病人发作晕厥。试验中病人站立或(和)用异丙肾上腺素增强交感张力,反射性的导致迷走张力增高,出现血压、心率下降或心律失常出现,同时病人出现晕厥。应用美托洛尔后,使试验...
关键词:
关键词:直立倾斜试验异丙肾上腺素美托洛尔药物干预
化疗性静脉炎的预见性防范策略被引量:3
2013年
目的了解化疗性静脉炎的发生机制,及时评估化疗性静脉炎的危险因素,探讨化疗性静脉炎的防范策略。为肿瘤患者合理选择化疗静脉提供依据。方法通过对我科78例进行静脉化疗的肿瘤患者,正确实施健康知识教育,强化心理防范措施,护士操作技能的培养,正确选择血管及输液用具,制定和完善的护理规章制度,及时评估血管等一系列防范措施。结果本组78例肿瘤患者均使用BD留置针和PICC导管(或)深静脉导管,输注化疗药物顺利,均无化疗性静脉炎发生。结论肿瘤科患者行静脉化疗期间,为预防化疗性静脉炎的发生,应根据化疗药物的性质;病人的经济承受能力及心理承受能力;血管的弹性、粗细、静脉留置的时间长短;选择合适的输液工具及护士穿刺技能的培养等因素,可杜绝或减少化疗性静脉炎的发生。保证了患者输液的安全,减轻了患者的痛苦,促进患者的康复。避免静脉化疗时静脉炎的发生。
徐兴红王珏
关键词:化疗性静脉炎
癌症病人应对方式与人际交往能力的关系研究被引量:10
2010年
[目的]探讨癌症病人的应对方式与人际交往能力的关系。[方法]使用医学应对问卷(MCMQ)和自编的人际交往能力调查问卷对39例癌症病人进行测试。[结果]不同性别、文化程度、年龄以及癌症种类病人之间面对评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不同文化程度的病人回避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应付方式中的面对、回避两个维度与人际交往能力相关;性别、年龄、文化程度、所患癌症类型、人际交往能力与其应对方式相关。[结论]癌症病人应对方式与人际交往能力相关,病人应适度调整自己的情绪,采取正确的方式宣泄痛苦,发展多种业余爱好,丰富自己的生活。
王珏王军
关键词:癌症交往能力
PICC置管血栓形成中运用彩色多普勒超声定期随访的意义被引量:7
2008年
目的对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产生的血栓,运用彩色多普勒超声定期随访可早期发现及时处理的意义。方法186例置入PICC导管患者中,彩色多普勒超声定期随访24例,其余162例待出现明显不适症状时,才行多普勒超声检查。结果随访组24例中,由于及时发现、及时处理,无一例因血栓形成所致的严重并发症;162例中,有6例因血栓发现晚,给临床溶栓带来难度,被迫采用拔管处理。结论对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定期随访,能早期发现血栓形成并及时处理。
王珏杜丽丁德全张惠平朱福琴
关键词:PICC置管静脉血栓形成彩色多普勒随访
胃肠间质瘤术后肝转移的治疗——附8例报告被引量:3
2009年
目的探索胃肠间质瘤术后肝转移的治疗方法。方法4例胃肠间质瘤术后肝转移患者采用TACE(肝动脉化疗栓塞术)3~8次,栓塞剂为超液化碘油加PVA(聚乙烯醇)颗粒加平阳霉素,4例给予口服格列卫(甲磺酸伊马替尼)400mg/日,随访3年,比较两组病例平均生存期和疾病无进展时间(TTP)。结果TACE治疗组中1例患者经过4次TACE获得二次手术机会,生存期已超过3年;另3例患者1年生存率为50%,TTP为9个月,平均生存期为10.7个月;口服甲磺酸伊马替尼治疗组1年生存率为75%,TTP为11.5个月,平均生存期为14个月。结论甲磺酸伊马替尼治疗效果优于肝动脉化疗栓塞术。
丁德权曹齐生王珏
关键词:肝动脉化疗栓塞术甲磺酸伊马替尼
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下肢深静脉血栓的价值被引量:5
2008年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下肢深静脉血栓的价值。方法对32例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进行检查,观察血栓形成的部位、大小、栓塞程度。结果32例(35条患肢)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其中单发于左下肢20例,单发于右下肢9例,双下肢同时患病3例。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正确31例(96.9%),1例漏诊(3.1%)。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对下肢深静脉血栓的诊断具有重要价值,应作为无创性检查的首选方法。
张惠萍王珏
关键词:超声检查彩色多普勒深静脉血栓
肿瘤患者多部位深静脉置管的临床应用被引量:2
2009年
目的通过1242例次的深静脉置管术,探讨经颈内静脉,锁骨下静脉,外周静脉行中心静脉置管(PICC)和股静脉置管的特点。方法颈内静脉置管94例次,锁骨下静脉置管86例次,PICC置管326例次,股静脉置管736例次。比较四组的穿刺成功率、并发症发生率。结果四组总穿刺成功率无明显差异(P>0.05);四组并发症发生率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四组深静脉置管的操作技术,临床上可根据患者条件随机选择一种置管方式达到能长时间给药目的。
杜丽王珏张琪王明英
关键词:肿瘤深静脉置管
不同部位深静脉置管在肿瘤患者中的应用被引量:1
2007年
目的多数化疗药物损伤血管引起静脉炎,药物外渗可导致组织溃烂坏死。深静脉置管可解决这些问题,针对个体不同采取不同部位深静脉置管,其并发症与操作及护理有关。根据穿刺静脉的解剖特点、最佳置管长度及置管后护理等,是提高成功率,减少并发症的关键。
王珏
关键词:深静脉置管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