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美玲

作品数:14 被引量:40H指数:5
供职机构: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唐仲英育种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期刊文章
  • 4篇专利
  • 3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11篇农业科学
  • 1篇生物学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主题

  • 5篇小麦
  • 4篇基因
  • 3篇叶片
  • 3篇生物合成
  • 2篇电镜
  • 2篇电镜扫描
  • 2篇支板
  • 2篇植株
  • 2篇培养箱
  • 2篇内插
  • 2篇蜡质
  • 2篇化学组成
  • 2篇合成酶
  • 2篇盖板
  • 2篇矮牵牛
  • 1篇氮素
  • 1篇氮素分配
  • 1篇电解
  • 1篇电解加工
  • 1篇端面

机构

  • 14篇西北农林科技...
  • 1篇红云红河烟草...

作者

  • 14篇王美玲
  • 10篇王中华
  • 8篇汪勇
  • 6篇王艳婷
  • 5篇孙瑜琳
  • 4篇史雪
  • 3篇柴乖强
  • 3篇李婷婷
  • 3篇李春莲
  • 3篇张芸芸
  • 3篇权力
  • 3篇徐静
  • 1篇温晓霞
  • 1篇陈军
  • 1篇张帆
  • 1篇陈耀锋
  • 1篇单丽伟
  • 1篇肖恩时
  • 1篇饶智
  • 1篇景兵

传媒

  • 3篇麦类作物学报
  • 2篇西北农业学报
  • 1篇西北植物学报
  • 1篇中国作物学会...

年份

  • 1篇2023
  • 1篇2022
  • 1篇2018
  • 2篇2016
  • 2篇2015
  • 4篇2014
  • 2篇2013
  • 1篇2012
1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节节麦不同生育期叶片蜡质组成和超微形态的变化被引量:6
2014年
为了解节节麦(Aegilops tauschii Coss.)不同生育期叶片表皮蜡质组成及晶体形态的变化,对节节麦叶片蜡质进行提取,利用气相色谱-质谱(GC-MS)联用仪和气相色谱-火焰离子化检测仪(GC-FID)对蜡质进行了定性和定量分析,并采用扫描电镜(SEM)对叶片表面蜡质晶体形态进行了观察。结果表明,节节麦叶表皮蜡质经GC-MS分析,共鉴定出化合物21种,主要以初级醇为主(苗期、抽穗期和灌浆期相对含量分别为85%、84%和70%),并含有少量的烷烃、醛、酮和脂肪酸;随着节节麦的生长发育,蜡质总量不断积累,烷烃含量极显著地升高,其中以C29烷烃的增加最明显,而初级醇含量显著降低,其中C26醇的相对含量降低最明显(苗期、抽穗期和灌浆期相对含量分别为80%、76%和63%),其他各类化合物组分变化不大。经扫描电镜观察,节节麦叶片近轴和远轴面的蜡质晶体形态无明显差别,苗期均为片状,抽穗期大部分仍以片状形态存在,并且蜡质晶体的密集程度比苗期稀疏,灌浆期蜡质晶体的密集程度变得更加稀疏。这些变化可能与抽穗期、灌浆期烷烃含量的增加和初级醇含量的减少有关。
王艳婷孙瑜琳王美玲汪勇史雪李春莲权力王中华陈耀锋
关键词:节节麦化学组成超微形态
干旱胁迫对玉米氮素分配的影响及其生理机制
作物生育后期营养器官的衰老对其养分转运具有重要作用,尤其是对氮素的转移和再利用。本试验于2014年在防雨棚池栽条件下模拟花后干旱胁迫,以两个玉米品种为试验材料,分析干旱胁迫对玉米不同器官氮素分配的影响。同时,通过对相关生...
王美玲
关键词:玉米干旱胁迫氮素分配GSAS
文献传递
一种多功能矮牵牛培养箱
一种多功能矮牵牛培养箱,本发明涉及牵牛培育技术领域;隔板设置于箱体的内部;滑轨固定在隔板的左右两侧壁上,最下侧的滑轨固定在箱体的内底壁上;支撑机构设置于滑轨的上侧,支撑机构的上方设置在其上侧的滑轨的下侧,最上侧的支撑机构...
孙道阳袁延平毛雁翔徐莹如王美玲
大豆类黄酮生物合成关键酶CHS基因的克隆及表达分析被引量:8
2012年
根据查尔酮合成酶(CHS)基因DNA序列的保守区域设计了PCR引物,通过RT-PCR扩增从大豆叶片中克隆出3个参与类黄酮合成的CHS基因,分别命名为GmCHS1、GmCHS2和GmCHS3。在大豆基因组数据库进行同源比对,发现这3个基因分别与大豆基因组上Gm08g11610、Gm05g28610和Gm08g11520相对应,DNA序列一致性达95%~98%,推导氨基酸序列一致性达98%以上。进化分析显示,大豆中3个CHS蛋白与决明、菜豆CHS蛋白亲缘关系较近。表达分析显示,这3个基因在不同品种间有表达水平的差异,这可能是不同大豆品种中类黄酮含量不同的重要原因之一。
单丽伟汪勇王美玲王中华
关键词:大豆异黄酮类黄酮查尔酮合成酶
TaFARl基因参与小麦表皮蜡质超长链脂肪醇的生物合成
植物表皮(cuticle)是覆盖于植物表皮细胞外层的部分,是植物与外界环境的界面,它能保护植物避免各种环境胁迫。植物表皮通常由角质层和表皮蜡质组成。其中,表皮蜡质是一类有机物质混合物的总称,包括脂肪酸,脂肪醇,烷烃,醛,...
汪勇王美玲孙瑜琳徐静王艳婷柴乖强王中华
关键词:小麦
文献传递
小麦表皮蜡质的发育及合成机理研究
为搞清楚小麦表皮蜡质表型的发育规律,以两个白霜小麦品种泛麦5号和陕垦99与和两个绿色的小麦品种静2001和A14为研究材料,系统研究了小麦叶片和穗表皮蜡质的发育过程。在整个小麦生长期,叶片和穗表皮蜡质总量均呈现先增加后降...
汪勇王美玲史雪李春莲肖恩时王中华
关键词:小麦发育特征基因克隆
一种小麦超长链脂肪醇合成酶基因TaFAR1的应用
一种小麦超长链脂肪醇合成酶基因TaFAR1应用,包括在植物育种中的应用,提高植物抗旱能力、果实保鲜中的应用,还可应用在酵母菌株中合成超长链脂肪醇,本发明之小麦超长链脂肪醇合成酶基因TaFAR1具有SEQ ID NO:1所...
王中华汪勇王美玲孙瑜琳柴乖强
文献传递
一种多功能矮牵牛培养箱
一种多功能矮牵牛培养箱,本发明涉及牵牛培育技术领域;隔板设置于箱体的内部;滑轨固定在隔板的左右两侧壁上,最下侧的滑轨固定在箱体的内底壁上;支撑机构设置于滑轨的上侧,支撑机构的上方设置在其上侧的滑轨的下侧,最上侧的支撑机构...
孙道阳袁延平毛雁翔徐莹如王美玲
烟草叶片表面蜡质成分及含量研究被引量:12
2014年
为了研究烟草(Nicotiana tabacum L.)叶片表皮蜡质组成以及蜡质的含量,以NC89为材料,对其叶片进行蜡质提取,并利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GC-MS)和气相色谱-火焰离子化检测仪(GC-FID)对提取的蜡质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同时采用扫描电镜(SEM)观察其叶片表面蜡质超微结构。结果表明:烟草叶表皮蜡质经GC-MS分析,共鉴定出化合物23种,主要为直链烷烃与支链烷烃,并含有少量的初级醇以及三萜类化合物;表皮蜡质含量为(5.578±0.463)μg/cm2,直链烷烃[(2.717±0.345)μg/cm2]与支链烷烃[(2.052±0.120)μg/cm2]为蜡质主要组分。直链C31烷烃含量最高,初级醇和三萜类化合物含量相对较低。扫描电镜观察到烟草叶片上下表面蜡质层都较平滑,无明显的蜡质晶体。
徐静王美玲李婷婷饶智张芸芸孙渭温晓霞王中华丁朋辉袁威
关键词:烟草化学组成
黑芝麻叶片表皮蜡质成分及含量研究被引量:3
2015年
为研究芝麻叶片表皮蜡质与干旱的关系,以3个新育成的黑芝麻品系盛花期叶片为材料,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GC-MS)分析其叶片表皮蜡质成分及绝对含量,以此建立芝麻表皮蜡质成分分离与鉴定技术。结果表明,在采用的气相色谱分离条件下,芝麻叶片蜡质成分分离较彻底,共鉴定出28种化合物,包括11种直链烷烃、7种支链烷烃、9种初级醇和1种甾族化合物,其中直链烷烃和支链烷烃为蜡质主要成分,并且以C33烷烃的相对含量最高,约占蜡质总含量的30%;3个材料叶片蜡质成分及所占比例相似,但总含量存在差异,其中冀1-98-5为(2.75±0.34)μg·cm-2、冀9014选单-5为(4.06±0.66)μg·cm-2、冀9104-742为(4.12±0.35)μg·cm-2;经扫描电镜观察,芝麻叶片上下表皮均为薄膜状蜡质层,无明显蜡质晶体存在。
张帆白羽王嘉欢王美玲孙瑜琳王艳婷景兵王中华肖恩时
关键词:黑芝麻烷烃电镜扫描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