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荣平

作品数:10 被引量:12H指数:2
供职机构:大庆师范学院法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黑龙江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黑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规划更多>>
相关领域:政治法律经济管理社会学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6篇政治法律
  • 2篇经济管理
  • 1篇社会学

主题

  • 3篇民法
  • 3篇法律
  • 2篇德国民法
  • 2篇法人
  • 2篇法人人格
  • 2篇法人制度
  • 1篇性别平等
  • 1篇人文
  • 1篇人文精神
  • 1篇社会
  • 1篇社会性
  • 1篇社会性别
  • 1篇女性
  • 1篇器官
  • 1篇器官捐献
  • 1篇器官移植
  • 1篇侵权
  • 1篇侵权责任
  • 1篇侵权责任法
  • 1篇人格否认

机构

  • 7篇大庆师范学院
  • 2篇武汉大学

作者

  • 8篇王荣平
  • 3篇付媛
  • 2篇丁启明

传媒

  • 1篇学术交流
  • 1篇呼伦贝尔学院...
  • 1篇太原理工大学...
  • 1篇内蒙古农业大...
  • 1篇大庆师范学院...
  • 1篇长春理工大学...

年份

  • 2篇2014
  • 1篇2012
  • 4篇2011
  • 1篇2005
10 条 记 录,以下是 1-8
排序方式:
人体器官商业化之合法性探讨被引量:5
2011年
随着器官移植技术的发展,如何扩大器官供体来源,缓解器官供需矛盾成为当前我国器官移植事业发展面临的主要障碍。器官无偿捐赠机制在解决器官供体短缺问题上的障碍,使得人体器官商业化的合法性问题成为了人们争议的焦点。本文在界定人体器官商业化概念的基础上,对人体器官商业化合法化的可行性进行了论证,并提出了建立我国人体器官市场的设想。
王荣平付媛
对德国民法法人制度的借鉴与反思
由德国民法典所确立的法人制度,自问世以来,便得到了世界各国,尤其是大陆法系国家的借鉴。但是,这些国家对法人制度的借鉴并不是盲目的,而是根据本国的政治、经济、文化和法律传统对其进行了扬弃,毕竟"民法准则只是以法律的形式表现...
王荣平
文献传递
法人人格与有限责任制度研究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我国《民法通则》所确立的法人人格与有限责任制度相结合的立法格局已经越来越不适应现代社会民事主体多元化的发展趋势,成为阻碍我国法人制度发展的最大障碍。我国法人制度所面临的许多困境均由此而生。有鉴...
王荣平
关键词:法人人格法律价值合伙法人人格否认
文献传递
论我国未来民法典的精神理念
2014年
尽管我国立法机关已经宣布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基本建成,但是民法典的缺位却始终是个遗憾。未来的中国需要的是一部立足于实际国情的、面向21世纪的、现代化的民法典,然而现代化的民法典离不开现代化的精神理念。文章在分析了我国现实社会经济生活条件及其未来发展趋势的基础上,从人文、绿色和开放三个方面阐释了我国未来民法典应当树立的精神理念。
王荣平付媛
关键词:民法典人文精神
论《侵权责任法》保护对象的判断标准
2011年
我国《侵权责任法》第2条将侵权责任法的保护对象界定为民事权益,但对于哪些民事权益可受该法保护,其判断标准却模糊不清,需进一步明确与完善。因此有必要探讨确定侵权责任法保护对象应当考量的因素,并完善我国《侵权责任法》关于保护对象范围的规定。
王荣平
关键词:侵权责任法法律完善
论社会性别与女性就业权的保护
2014年
社会性别理论将人的自然性别和社会性别加以区别,强调性别的社会建构性,认为社会对两性角色和行为的期待往往是对两性生物性别规定的延伸,人们现在的性别观念是社会化的产物,因而是可以改变的。本文运用社会性别视角分析我国当前女性就业权现状,认为在该领域不仅存在显性性别缺失,更主要的是存在着隐形性别缺失,从而提出应对我国传统男女平等观的内容重新界定,以及在立法决策中引入社会性别意识。
付媛丁启明王荣平
关键词:社会性别性别平等
对德国民法法人制度的借鉴与反思
2011年
自从德国民法典确立法人制度以来,很多学者认为德国民法中的法人人格与有限责任制度之间存在必然的附随关系,但通过考察德国民法法人制度制定的历史背景可以发现,其实德国民法中的法人人格与有限责任制度之间并不存在必然的附随关系。这一结论,对于当前完善我国的法人制度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我国立法应当扩大法人概念的外延,使法人概念指代所有的团体主体,而非仅指代成员承担有限责任的组织,这将使我国的法人制度更具开放性,能更好地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王荣平
关键词:德国民法法人人格
扩大我国器官移植供体来源的法律对策被引量:6
2012年
随着器官移植技术在医学实践中的推广和运用,供体器官短缺日益成为阻碍器官移植事业发展的不利因素。但是,我国《人体器官移植条例》等器官移植的立法在扩大器官移植供体来源、促进器官捐献方面却无所作为,因此有必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加以完善:加强器官移植知识的普及宣传、扫除器官捐献的观念障碍;制定"脑死亡"立法、确立脑死亡标准;构建便捷、高效、安全的全国性联动的人体器官捐献移植体系;扩大活体器官供体范围;对遗体器官捐献实行"必要回应"原则;建立人体器官捐献激励机制以鼓励器官捐献。
王荣平丁启明
关键词:供体来源法律对策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