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萍
- 作品数:25 被引量:87H指数:6
- 供职机构:新疆昌吉州人民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血培养标本病原菌的分布及耐药性观察
- 王艳王萍阎萍
- 微生物室在医院感染监测中的作用被引量:3
- 2012年
- 随着现代诊疗技术的发展,医院感染管理已成为当前医学发展中的重要环节[1]。良好完善的组织机构或宣传教育对控制医院感染是关键。尤其是微生物实验室在医院的感染监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卫生部已将监测与控制医院感染的优劣列为综合医院分级管理标准的重要指标之一。
- 王艳王萍阎萍
- 关键词:微生物室医院感染
- 静脉补铁治疗缺铁性贫血的疗效观察被引量:6
- 2013年
- 目的对比口服、静脉两种途径补铁治疗缺铁性贫血(IDA)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率。方法将118例IDA患者,分为静脉补铁组68例,口服补铁组50例,经口服及静脉补铁治疗后随访四周,并监测血红蛋白、网织红细胞计数、血清铁蛋白,同时观察不良反应。结果静脉补铁组100%有效,口服补铁组86%有效。静脉补铁3日后,网织红细胞计数较治疗前明显升高,一周后血红蛋白及网织红细胞计数较口服补铁组明显上升(P<0.01),4周后静脉补铁组治愈率明显高于口服补铁组(P<0.01)。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静脉补铁更能有效提升IDA患者的血红蛋白,血红蛋白达标(男性大于120g/L,女性大于110g/L)时间明显短于口服补铁,且不发生较口服补铁更多的不良反应及并发症。
- 王萍王艳阎萍
- 关键词:缺铁性贫血疗效分析网织红细胞计数
- 乙肝病毒母婴垂直传播的探讨和预防被引量:1
- 2009年
- 周维霞王萍张健伟
- 关键词:乙型肝炎病毒新生儿感染母婴垂直传播乙肝五项检测脐带血
- 血培养标本病原菌的分布及耐药性观察
- 目的了解医院住院与门诊患者血培养中分离的病原菌分布及耐药状况。方法采用BD9050全自动血培养仪培养血标本,阳性标本转种后用VITEK-2Compact全自动细菌鉴定仪进行鉴定到种及药敏试验。结果送检的562份血培养标本...
- 王艳王萍阎萍
- 文献传递
- C反应蛋白和降钙素原与感染性疾病的相关性探讨被引量:8
- 2014年
- 目的探讨C反应蛋白(CRP)和降钙素原(PCT)的动态变化对感染性疾病的诊疗价值。方法对细菌感染患者入院第2天,以及抗生素治疗第4天、第6天、第8天、第10天测定CRP、PCT水平动态变化,并作相关性分析。结果 85例患者入院第2天CRP、PCT水平均升高,随着感染控制CRP、PCT水平逐渐降低,第2天与第10天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入院第2天有71例(占83.5%)患者CRP、PCT水平均明显升高。表明PCT特异性较好;治疗后期CRP仍然较高,但PCT已降至正常。
- 王萍赵莉牛莉莉
- 关键词:C反应蛋白降钙素原细菌感染性疾病抗生素
- 重症监护科院内感染细菌的分布及合理使用抗生素前后多重耐药菌情况分析
- 目的回顾性分析重症监护病房(ICU)院内感染细菌的分布状况以及使用抗生素前后多重耐药菌变化情况。方法针对我院自2012年1月至2014年3月外科系列、内科系列2个重症监护病房(ICU)存在的细菌菌株148株,进行实验室细...
- 王萍周维霞马瑞宣赵莉
- 不同途径补铁治疗缺铁性贫血的疗效分析被引量:5
- 2011年
- 目的:对比口服、静脉两种途径补铁治疗缺铁性贫血(IDA)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率。方法:将121例IDA患者分为口服组及静脉组,68例选择静脉补铁,53例选择传统口服补铁,经治疗后随访4周,期间监测血红蛋白、网织红细胞计数、血清铁蛋白,同时观察不良反应。结果:静脉组100%有效,口服组86%有效。静脉补铁3d后,网织红细胞计数较治疗前明显升高(P<0.05);1周后血红蛋白及网织红细胞计数较口服组明显上升(P<0.01);4周后静脉组治愈率明显高于口服组(P<0.01)。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无显著差异。结论:静脉补铁能更有效提升IDA患者的血红蛋白,血红蛋白达标(男性>120g/L,女性>110g/L)时间明显短于口服组,且不发生较口服组更多的不良反应及并发症。
- 陈瑛陈海娟王萍
- 关键词:疗效分析
- 248株阴沟肠杆菌的临床分布及耐药性分析被引量:3
- 2013年
- 目的了解临床阴沟肠杆菌的分布特征和耐药情况。方法收集我院2010年1月-2013年1月分离自临床的248株阴沟肠杆菌,采用VITEK-2细菌鉴定系统及其配套试剂进行菌种鉴定和药敏试验,并对标本来源、感染科室分布及耐药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48株阴沟肠杆菌中,以痰标本所占比例最高,为84.3%(209/248),其次是伤口分泌物标本12.9%(32/248)。临床分布以呼吸科最多(33.47%),其次是ICU(22.98%)和老年科(17.74%)。248株阴沟肠杆菌对β-内酰胺类药物的耐药程度较高,耐药率均在95%以上,而亚胺培南和阿米卡星对阴沟肠杆菌有较好的抗菌活性,敏感率分别为97.98%和75.81%。结论阴沟肠杆菌临床分离率较高,多重耐药现象严重,应引起临床足够重视。
- 王萍王艳阎萍
- 关键词:阴沟肠杆菌药敏试验耐药性
- 重症监护科院内感染细菌的分布及合理使用抗生素前后多重耐药菌情况分析
- 目的回顾性分析重症监护病房(ICU)院内感染细菌的分布状况以及使用抗生素前后多重耐药菌变化情况。方法针对我院自2012年1月至2014年3月外科系列、内科系列2个重症监护病房(ICU)存在的细菌菌株148株,进行实验室细...
- 王萍周维霞马瑞宣赵莉
-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