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萍
- 作品数:11 被引量:0H指数:0
- 供职机构:安徽理工大学外国语学院更多>>
- 相关领域:文学语言文字文化科学更多>>
- 外语人文环境创建中互联网的作用
- 在校园文化环境建设中,外语人文环境的建设对学生的综合素质发展以及校园人文氛围的营造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外语人文环境的创建过程中,互联网这一平台不可忽视。本文结合了当前社会发展中互联网本身的优势,讨...
- 潘田力王萍张玉琴吴珍
- 关键词:校园文化互联网平台
- 文献传递
- 读《美狄亚》——人类情欲无节制的悲剧
- 2009年
- 本文主要结合古希腊后期历史和作者的意图来深入探讨《美狄亚》悲剧性的根源,即早期人类对情欲不加节制的恶果,并从心理学角度分析节制的理性的情欲对当时古希腊人民的意义以及对当代人类的意义。
- 王萍
- 关键词:《美狄亚》情欲节制
- 《荒原》的反讽结构诗学
- 2012年
- 反讽不仅仅是一种修辞学概念,更是西方文论中诗学的关键词,它是现代诗歌重要的一种创作和结构原则。《荒原》的诗体特征和结构方法体现了现代反讽结构诗学中的矛盾性、张力性、对立统一性等重要特征。从《荒原》的主题、意象、人物、时空结构各个层面的意义生成阐释了T.S.艾略特诗歌的反讽结构诗学,探究了艾略特的创作特点和诗学主张。
- 王萍
- 关键词:T.S.艾略特荒原
- 大学英语课程思政中的积极共情教学:内涵、价值和路径
- 2024年
- 积极共情是指教师、教材和学生之间正向情感的积极链接、互相感染和共振的过程。这不仅有助于语言的习得,而且对促进课程思政情感认同和价值观内化具有重要意义。文章尝试结合情感心理学、教育学、语言学等理论,在课程思政背景下研究教师、教材和学生三大情感源之间正向情感积极共鸣和交流的动态整体关系及多元价值,探索“以情动情、以境生情、以思增情、以行固情”知情意行一体大学英语课程思政积极共情教学的实施路径。
- 王萍
- 关键词:大学英语情感教育
- 审视历史,观照幽灵——解读翁达杰《菩萨凝视的岛屿》的后现代历史意识
- 2017年
- 加拿大当代作家迈克尔·翁达杰的新作《菩萨凝视的岛屿》是一部书写和反思斯里兰卡内战及其历史叙述的艺术作品,具有浓厚而深刻的后现代历史意识。这部小说揭示了大历史进程的血腥与断裂,同时探究了大历史书写的虚假幻影,从本体论和认识论维度对作为"事件"和作为"叙述"的大历史进行多维度的审视和拷问。不仅如此翁达杰还运用文学的聚光灯照亮那些被大历史、战争所掩埋的幽灵,还原其在大历史遮蔽下真实的苦难和创伤,因此翁达杰是一个凝视着自己国家黑暗历史的搜救者,他以文学之媒揭开大历史沉重的幕遮,搜救还原历史黑洞中他者的幽灵身份,试图通过文学虚构重新建构诗性的历史真实。
- 王萍
- 关键词:迈克尔·翁达杰幽灵
- 浅析大学英语教学中人文素养培养的重要性
- 2015年
- 本文阐述了当今大学英语教学中人文素养的内涵及其重要性,分析了当代大学生在英语教学中人文素养缺失的原因,总结了在英语教学中培养大学生人文素养教育的方法。
- 潘田力王萍
- 关键词:人文精神人文素养
- 《四个四重奏》中的道家思想
- 2015年
- 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T.S.艾略特的诗歌创作不仅植根于西方文学传统,同时蕴含着深刻的道家思想。这位诗哲年轻时跟随汉学家欧文?白璧德学习中国文化,高度评价道家思想,不仅如此其晚期巨著《四个四重奏》在诗歌意象、诗歌思想等方面都体现了道家哲学思想和美学特点,诗人着意通过融合东西方宗教和哲学智慧来思考以及解决时间和空间,短暂与永恒,有限与无限的交叉等一系列人类深层次的问题与困惑。
- 王萍应伟伟
- 关键词:T.S.艾略特道家思想《四个四重奏》
- T.S.艾略特诗歌中反讽诗学的阶段特点
- 2015年
- 反讽是西方文艺理论重要的诗学范畴,而且是理解艾略特及其诗歌绕不开的关键词。从最初的修辞技巧,再到反讽的诗学层面和哲学层面,艾略特诗歌中的反讽诗学不断发展,不断成熟,并且在不同阶段呈现不同的特点。它不仅仅是一种语言修辞技巧,并且成为诗歌的一种创作方法和结构原则,是观照、反思世界的一种辩证性的思维方式和哲学态度,更是对世界复杂性、矛盾性、悖谬性的一种诗性回应和智慧表达。
- 王萍
- 关键词:T.S.艾略特情歌荒原
- 论迈克尔·翁达杰《遥望》中的恐惑感
- 2021年
- 加拿大当代小说家迈克尔·翁达杰的《遥望》充满了似曾相识、既陌生又熟悉的恐惑感,文章综合心理学、创伤学等理论从交错的时空、人物的分身以及现实与虚构的融合三个方面探究小说恐惑感的具体表现形式和深层意义,认为恐惑感既赋予作品后现代主义小说跨界性的形式特征,又揭示了创伤事件后时间的断裂和自我的危机,体现出作家对心灵创伤的深刻人文关怀。
- 王萍
- 关键词:迈克尔·翁达杰创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