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长水

作品数:32 被引量:37H指数:3
供职机构:郑州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最高人民检察院检察理论研究课题更多>>
相关领域:政治法律更多>>

文献类型

  • 24篇期刊文章
  • 5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27篇政治法律

主题

  • 18篇刑事
  • 14篇诉讼
  • 13篇刑事诉讼
  • 4篇刑事诉讼法
  • 4篇诉讼法
  • 4篇犯罪
  • 3篇证人
  • 3篇司法
  • 3篇起诉
  • 3篇权利
  • 3篇救济
  • 2篇侦查
  • 2篇证人出庭
  • 2篇人权
  • 2篇私人
  • 2篇推定
  • 2篇起诉制度
  • 2篇权利救济
  • 2篇羁押
  • 2篇未成年

机构

  • 30篇郑州大学
  • 1篇武汉大学

作者

  • 30篇王长水
  • 3篇牛晓航
  • 3篇张文娟
  • 2篇郑红
  • 2篇刘媛
  • 2篇王明星
  • 1篇王明星
  • 1篇周丽
  • 1篇李哲
  • 1篇梁晓艳
  • 1篇王皓月

传媒

  • 4篇郑州大学学报...
  • 3篇公民与法(法...
  • 2篇湖北警官学院...
  • 2篇哈尔滨师范大...
  • 2篇湖北科技学院...
  • 1篇齐齐哈尔大学...
  • 1篇湖南工程学院...
  • 1篇鄂州大学学报
  • 1篇铁道警察学院...
  • 1篇怀化学院学报
  • 1篇西南政法大学...
  • 1篇湖北经济学院...
  • 1篇河南工业大学...
  • 1篇河南工程学院...
  • 1篇山东农业工程...
  • 1篇华北水利水电...
  • 1篇2005年全...
  • 1篇中国刑事诉讼...
  • 1篇中国刑事诉讼...

年份

  • 1篇2020
  • 5篇2018
  • 6篇2016
  • 5篇2015
  • 2篇2014
  • 2篇2012
  • 1篇2011
  • 1篇2008
  • 1篇2007
  • 1篇2005
  • 1篇2003
  • 3篇2000
  • 1篇1999
3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限制我国审前羁押程序改良的主要原因及对策被引量:1
2018年
审前羁押程序是指为了保障侦查、审判和刑罚执行等刑事诉讼活动的顺利进行,依法使犯罪嫌疑人在法院审判之前被司法机关暂时限制、剥夺人身自由的一系列行为。审前羁押可以避免被追诉人逃避诉讼、实施妨碍证据的行为或者继续实施犯罪行为,从而保护国家、社会和他人的安全,确保刑事诉讼顺利进行、国家刑罚权最终得以实现,但往往会侵犯未经法院判决定罪的犯罪嫌疑人的权利。目前,妨碍我国审前羁押程序改革、造成审前羁押被普遍适用的主要原因在于审前释放的安全性无法得到保障,致使羁押措施的适用越来越广泛。因此,要想使我国审前羁押程序改革有实质性的进展,就必须提高审前释放的安全性。
王长水田雅静
关键词:刑事诉讼救济机制听证程序
论刑事诉讼中的技术侦查措施及其重塑
2018年
技术侦查措施目前发挥着重要作用的,但还存在着监督制度上的缺陷、法律条文的模糊性、权利救济机制缺失等问题。为了使该制度更好地发挥作用,本文将基于我国的现状,针对技术侦查措施面临的困境,对其进行科学合理的重塑,这无疑有利于我国法制的进步。
王长水王晶然
关键词:技术侦查措施权利救济机制
我国侦查讯问律师在场权初探被引量:2
2016年
侦查讯问阶段封闭性、非公开性等特点极易造成侦办人员刑讯逼供,侵犯犯罪嫌疑人权利的现象发生。纵观世界各个发达国家,它们已有完善的侦查讯问律师在场制度。赋予律师在场权有着不可媲美的优点,随着法治的进步,人们对人权保障的呼声越来越高。我国可以借鉴国外的先进立法与实践经验,结合目前的实际情况,确立出自己的律师在场权。
王长水张文娟
关键词:侦查讯问律师在场权人权保障辩护
刑事诉讼中私人不法取得证据之证据能力研究
2016年
在刑事案件中,普通公民为了自己的利益会自行取证,而私自取得的证据是否具有证据能力存在着诸多学说与理论,美国坚持的是不应排除说,德国应用法益权衡理论,也有法秩序一元说的支持者。我国立法上对此问题没有作出明确规定,导致在司法实践中处理私人不法取得的证据出现混乱不堪的局面。因此,急需确定出我国私人不法取得证据的证据能力认定标准。
王长水张文娟
关键词:私人
刑事立法语言之概念分析被引量:3
2003年
刑事立法语言是一种特殊的立法语言。首先,它是在民族共同语的基础上所形成的一种专门语言载体;其次,它是刑法典、单行刑法、附属刑法所使用的一种专门语言载体;第三,它表述刑事立法意图,以罪刑关系为核心;第四,刑事立法语言使用的主体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最后,它具有一定规则性。
王长水王明星
关键词:罪刑关系
对我国检察机关法律监督权的几点质疑--基于对刑事司法权的优化配置
本文对检察权的性质与法律监督权存在的功能性冲突,检察机关权力过大,控、辨、审关系失衡,以法律监督权为核心配置的警检关系混乱等问题进行了探讨,并对我国的检察制度改革道路提出了建议。
王长水周丽
关键词:检察机关法律监督刑事司法
公证调解在ADR中的价值及其问题分析被引量:2
2018年
公证机构作为"多元化纠纷解决"新的组成力量,对于我国社会矛盾的解决以及缓解司法资源不足的现状发挥着重要作用,因此规范与完善公证调解制度,是当前民事司法改革需注意的一个重要方面。本文将仔细梳理公证调解制度的现状,并在分析我国公证调解制度现存问题的基础上,认为公证调解制度应从公证机构的转变、委托调解协议的公证、建立交流与反馈机制等方面进行完善,从而更好地发挥公证调解作为国家法制第一道防线的作用。
王长水王晶然
关键词:纠纷解决
我国刑事证人出庭之困境解决——确立贯彻直接言词原则
2015年
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以来,建立以审判为中心的诉讼制度改革成为社会热点。然而证人出庭率低导致的庭审形式化一直是司法改革中的难题。新刑事诉讼法在1996年刑诉法的基础上对证人制度的若干立法空白进行了填补,但仍未达到理想目标。借鉴大陆法系证人制度相关规定,我国应当认识到,探索建立符合中国司法实际的直接言词原则是解决证人出庭困境的有效路径。
王长水刘媛
关键词:直接言词证人出庭免证权
刑事诉讼中私人不法取得证据之证据能力研究被引量:1
2016年
在刑事案件中,普通公民为了自己的利益会自行取证,而私自取得的证据是否具有证据能力存在着诸多学说与理论,美国坚持的是不应排除说,德国应用法益权衡理论,也有法秩序一元说的支持者。我国立法上对此问题没有作出明确规定,导致在司法实践中处理私人不法取得的证据出现混乱不堪的局面。因此,急需确定出我国私人不法取得证据的证据能力认定标准。
王长水张文娟
关键词:私人
法院对证人出庭作证裁量权刍议
在刑事诉讼中,证人制度是诉讼证据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证人证言作为刑事诉讼的一种重要法定证据形式,在刑事诉讼中具有不可替代的地位与作用.本文首先介绍了证人出庭作证的理论依据以及其现实意义,然后分析了人民法院对证人出庭作证不...
王长水靳春青王皓月
关键词:刑事诉讼证人出庭作证裁量权法院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