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领会

作品数:34 被引量:213H指数:8
供职机构: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北京市科委基金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社会学经济管理更多>>

文献类型

  • 26篇期刊文章
  • 5篇专利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27篇医药卫生
  • 1篇经济管理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社会学

主题

  • 14篇术后
  • 14篇护理
  • 9篇手术
  • 5篇胸腔
  • 4篇胸外
  • 4篇食管
  • 4篇食管癌
  • 4篇护理干预
  • 4篇患者术后
  • 4篇肺部感染
  • 4篇干预
  • 3篇胸腔镜
  • 3篇胸外科
  • 3篇食管癌术
  • 3篇食管癌术后
  • 3篇术前
  • 3篇肿瘤
  • 3篇外科
  • 3篇焦虑
  • 3篇肺癌

机构

  • 32篇中国人民解放...
  • 1篇国防大学
  • 1篇中国医学科学...
  • 1篇中国人民解放...
  • 1篇学研究院
  • 1篇中国人民解放...

作者

  • 32篇王领会
  • 6篇张艳燕
  • 5篇张艳
  • 5篇李金凤
  • 5篇吴献华
  • 4篇靳海荣
  • 3篇李玲
  • 3篇郭俊唐
  • 2篇赵华
  • 2篇李捷
  • 2篇刘阳
  • 2篇王赛男
  • 2篇王赛男
  • 2篇李伟静
  • 1篇张晓玲
  • 1篇汪涛
  • 1篇常平
  • 1篇张健
  • 1篇王志武
  • 1篇尹东涛

传媒

  • 5篇中华医院感染...
  • 5篇护理实践与研...
  • 2篇现代护理
  • 2篇军医进修学院...
  • 2篇中国病案
  • 2篇中国医学装备
  • 1篇生物技术通讯
  • 1篇医疗卫生装备
  • 1篇第三军医大学...
  • 1篇护理管理杂志
  • 1篇感染、炎症、...
  • 1篇中华保健医学...
  • 1篇中华现代护理...
  • 1篇解放军医学院...

年份

  • 2篇2024
  • 3篇2023
  • 4篇2021
  • 1篇2020
  • 4篇2019
  • 2篇2016
  • 1篇2015
  • 1篇2014
  • 1篇2013
  • 4篇2012
  • 2篇2011
  • 2篇2010
  • 1篇2008
  • 1篇2007
  • 1篇2006
  • 1篇2005
  • 1篇2004
3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延续护理干预对食管癌术后出院患者的影响被引量:22
2015年
目的:对103例食管癌开胸术后出院患者的延续护理进行总结分析,以进一步完善出院患者的护理服务。方法:2010年6月~2013年6月,我科对103例食管癌术后患者实施院外延续护理,建立以胸外科护士为主导的延续护理团队,制定针对食管癌术后患者的个性化健康教育及出院后的居家护理计划,主要措施包括电话随访、基于网络平台的健康教育、门诊随访等方式。结果:患者的治疗依从性由61.17%上升到93.20%,患者对延续护理服务的满意度为93.20%。结论:延续护理服务为食管癌术后患者提供了持续不间断的护理,提高了其治疗依从性及满意度。
王领会张艳燕张杰坤王赛男李玲
关键词:延续护理食管癌满意度
胸外科机器人手术患者术后肺部感染病原菌及其危险因素被引量:2
2023年
目的探讨机器人胸外科手术患者术后肺部感染病原菌及其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8月-2022年6月于解放军总医院第一医学中心行达芬奇机器人手术的患者124例的临床资料,分析术后肺部感染病原菌,并归纳术后肺部感染的危险因素。结果经达芬奇机器人手术治疗的124例患者,术后发生肺部感染19例,感染率为15.32%;共培养分离病原菌33株,其中革兰阴性菌有25株占75.76%,革兰阳性菌8株占24.24%;主要致病菌中,铜绿假单胞菌对哌拉西林/他唑巴坦、亚胺培南以及头孢哌酮/舒巴坦的耐药率>40%,肺炎克雷伯菌对阿米卡星、头孢他啶以及左氧氟沙星耐药率较高(37.50%);手术方式是达芬奇机器人胸外科手术后肺部感染的危险因素(P=0.018)。结论对胸外科机器人手术患者,手术方式是影响患者肺部感染的重要因素,早期识别致病菌和耐药谱,对降低肺部感染率有重要意义。
王领会张艳李金凤吴献华
关键词:机器人手术胸外科肺部感染术后感染病原菌
开胸术后休养服的研制及临床应用效果
2012年
目的:探讨开胸术后休养服的研制及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1年3月~2012年2月在我科行开胸手术的120例患者,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观察组采用自行设计的开胸术后休养服,对照组采用传统式休养服。观察两组患者使用后的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对开胸术后休养服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开胸术后休养服可提高患者的满意度,同时利于医护人员操作和病情观察。
王领会
一种新型吸氧装置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新型吸氧装置,属于医疗用具技术领域,包括储痰组件、插管和管体组件。所述储痰组件包括储痰瓶和端盖,所述端盖螺接于所述储痰瓶的开口处,所述插管连通于所述储痰瓶,所述管体组件包括三通管、连管、吸氧管和湿化管...
王亚娇王赛男王领会
文献传递
食管贲门癌术后肺部感染的临床分析及护理对策被引量:11
2012年
目的食管贲门癌术后肺部感染因素的临床分析及制定护理对策。方法回顾性分析医院2005年10月-2010年10月510例食管贲门癌手术患者临床资料,统计肺部感染发生率;比较术后肺部感染组与未感染组患者在术前、术中、术后各易感因素的差异。结果肺部感染的发生率为18.0%;危险因素包括:高龄,营养不良,吸烟史,合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手术时间长,术中失血多,主动脉弓上吻合,是否采用静脉止痛泵(PCA),低蛋白血症等。结论食管癌、贲门癌术后肺部感染率较高,与多种因素有关,加强围手术期管理,能够有效减少术后肺部感染。
王领会李玲
关键词:食管癌手术肺部感染
防脱管装置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防脱管装置,涉及导管固定装置领域,主要包括牵引线、拉力传感器、单片机和警示装置,所述牵引线的一端为固定端,所述牵引线的另一端为自由端,所述自由端与导管固定,所述拉力传感器设置于所述牵引线上,所述拉力传...
任利娜王领会张艳燕
文献传递
新型便携式战创伤性血(气)胸及多发肋骨骨折救治包的设计与应用被引量:2
2021年
目的:研制用于战场环境下的新型便携式战创伤性血(气)胸及多发肋骨骨折救治包,降低伤员伤亡率。方法:依据现代战争战场环境因素及战创伤特点,设计包含开放性创伤模块、血(气)胸救治模块和多发肋骨骨折救治模块的战创伤性血(气)胸及多发肋骨骨折救治包。选取22只比格犬进行动物实验,按照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11只,对照组采用传统血气胸救治方法,实验组采用便携式血气胸救治包内物品进行救治。对比分析两组手术时间、术后1~6 h每小时引流量、最后拔管时间、引流管固定牢固度以及术后生存情况。结果:实验组的救治时间为7.56 min,对照组为11.95 min,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3.53,P<0.05);两组术后1~6 h每小时引流量、最后拔管时间、引流管固定牢固度以及术后生存情况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新型便携式战创伤性血(气)胸及多发肋骨骨折救治包在完成简单操作和节省时间要求的同时,能保证救治质量,适合在战场推广应用。
王领会邱洪杰张真真张艳李金凤吴献华郭俊唐申磊磊
关键词:便携多发肋骨骨折
前纵隔肿瘤患者术后肺部感染的临床分析被引量:5
2014年
目的探讨前纵隔肿瘤术后肺部感染因素临床分析,为制定护理对策及降低感染率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医院2009年1月-2014年1月278例行前纵隔肿瘤切除术患者临床资料,记录其术后出现呼吸道感染发生率;对比分析发生肺部感染患者的危险因子。结果肺部感染37例,感染率为13.31%;142例吸烟患者中肺部感染率20.42%,不吸烟患者136例,术后肺部感染率5.89%;术后低蛋白血症24例,其中肺部感染率29.17%,无低蛋白血症254例,肺部感染率11.8%;肺部感染的危险因素包括吸烟、手术时间长、术后低蛋白血症。结论前纵隔肿瘤术后肺部感染率较低,多种危险因子可导致术后肺部感染,有效的术前及术后护理干预能降低术后肺部感染发生率。
王领会李玲张艳燕孙冬冬
关键词:前纵隔肿瘤手术肺部感染护理研究
低频脉冲治疗用于胸腔镜患者术后防治不良反应的临床效果研究被引量:1
2023年
目的:观察低频脉冲治疗防治胸腔镜术后患者不良反应的效果。方法:采用工作频率为15 Hz,最大输出电流在500Ω负载电阻下≤50 mA,输出电流稳定度在500Ω负载电阻上下波动±10%时变化率≤10%,脉冲宽度为25~30μs(半高宽)的低频脉冲治仪对胸腔镜术后患者进行术后恶心呕吐(PONV)不良反应防治干预。选取在医院行胸腔镜肺叶切除术的400例患者,采用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20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采用低频脉冲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术后呕吐发生率和恶心呕吐干呕指数(INVR)评分。结果:观察组患者恶心、呕吐和干呕的INVR评分分别为(8.25±3.58)分、(6.365±1.96)分和(10.52±1.33)分,均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8.25,t=20.61,t=17.51;P<0.05);观察组呕吐发生率为8.5%,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251,P<0.05)。结论:低频脉冲治疗防治胸腔镜术后患者不良反应中的恶心呕吐效果明显,利于胃肠功能恢复,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王领会张艳吴献华李金凤张晓玲
关键词:低频脉冲治疗胸腔镜手术
快速康复护理路径在胸腔镜肺段手术患者中的应用
2024年
目的采用快速康复路径用于胸腔镜肺段切除术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以评价其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9月1日-2019年9月30日胸外科实施胸腔镜肺段手术的住院患者60例作为对照组,采用传统护理方法进行围手术期护理;选取2019年5月1日-2020年5月31日胸外科实施胸腔镜肺段手术的住院患者58例作为观察组,采用快速康复护理路径进行围手术期护理,比较两组患者首次下床时间、术后拔管时间、住院天数、住院费用、术后数字疼痛评分法评分、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首次下床时间、术后拔管时间、住院天数均短于对照组[(1.05±0.22)vs.(2.14±0.31);(2.45±0.46)vs.(4.70±0.49);(6.72±0.89)vs.(9.48±0.8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住院费用低于对照组[(5.97±0.65)vs.(7.88±0.4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24小时、术后48小时、术后72小时NR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4.64±0.48)vs.(5.45±0.50);(2.43±0.50)vs.(3.67±0.48);(1.40±0.49)vs.(2.57±0.5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肺部持续漏气、肺部感染、下肢静脉血栓、心律失常发生率低于对照组[(8.62%)vs.(31.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胸腔镜肺段手术患者实施快速康复护理路径围手术期管理,可以降低患者住院时间,缓解术后疼痛,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加速术后康复。
王领会张艳李金凤吴献华
关键词:快速康复护理术后疼痛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