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田芳

作品数:12 被引量:6H指数:1
供职机构:山西省中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9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9篇医药卫生

主题

  • 6篇超声
  • 3篇B超
  • 3篇彩色多普勒
  • 2篇多普勒超声
  • 2篇子宫
  • 2篇子宫腺
  • 2篇子宫腺肌
  • 2篇子宫腺肌病
  • 2篇综合征
  • 2篇腺肌病
  • 2篇肌病
  • 2篇病理
  • 2篇病理学
  • 2篇彩色多普勒超...
  • 2篇超声检查
  • 1篇代谢
  • 1篇代谢紊乱
  • 1篇多囊
  • 1篇多囊卵巢
  • 1篇多囊卵巢综合

机构

  • 9篇山西省中医院

作者

  • 9篇田芳
  • 7篇白翠萍
  • 6篇张晓秋
  • 2篇刘改萍
  • 1篇董晓辉
  • 1篇常云

传媒

  • 3篇山西职工医学...
  • 2篇山西医药杂志
  • 2篇实用医技杂志
  • 1篇山西医科大学...
  • 1篇山西医药杂志...

年份

  • 1篇2013
  • 1篇2006
  • 1篇2004
  • 3篇2003
  • 1篇1998
  • 1篇1997
  • 1篇1996
12 条 记 录,以下是 1-9
排序方式:
尿毒症性心脏病超声心动图分析
1997年
尿毒症性心脏病超声心动图分析山西省中医药研究院(030012)白翠萍田芳张晓秋超声心动图的广泛应用,为尿毒症性心脏病提供了有量化意义的信息。我们对64例尿毒症并发心脏病变的病例进行超声心动图指征异常变化的分析,并与临床体征呈现时间进行比较。报告如下。...
白翠萍田芳张晓秋
关键词:心血管疾病尿毒症超声心动图并发症
25例子宫腺肌病B超与病理学对比分析
1996年
本文对25例子宫腺肌病患者的B超检查以及病理学检查进行了对照分析,发现子宫腺肌病与子宫平滑肌瘤在病理学诊断和B型超声诊断上的一些区别.
刘改萍田芳
关键词:子宫腺肌病病理学诊断B型超声诊断
B超对子宫肌壁良性占位病变的鉴别分析
2003年
本文通过病理诊断为子宫腺肌病的84例病历,结合术前B超声象图像回顾归纳,发现子宫腺肌病误漏诊为子宫肌瘤达28.57%,子宫良性肥大(子宫慢性间质炎)达5.95%从,临床、病理、B超声象图三方面分析了误漏诊原因所在,提出了B超可以从子宫形态方面、子宫宫腔线、子宫内部回声、结节周界包膜,月经期变化五方面对子宫肌壁良性占位病变进行鉴别。
白翠萍张晓秋田芳
关键词:B超子宫肌壁良性占位病变子宫腺肌病子宫肌瘤
多囊卵巢综合征的声像特征分析
2003年
白翠萍田芳张晓秋
关键词:多囊卵巢综合征超声检查
彩色多普勒超声在慢性肾功能不全中的应用价值
2013年
慢性肾功能不全(CRF)是指肾脏代谢紊乱而出现一系列症状的临床综合征。本研究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对CRF患者肾脏的多个指标进行观察,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对CRF的应用价值。
常云白翠萍田芳董晓辉
关键词:彩色多普勒超声慢性肾功能不全临床综合征代谢紊乱CRF肾脏
组织细胞坏死性淋巴结炎9例临床病理及彩超变化的探讨被引量:4
2006年
目的探讨组织细胞坏死性淋巴结炎的临床病理改变、彩超改变。方法通过光镜观察分析9例组织细胞坏死性淋巴结炎,并与彩超对比。结果9例组织细胞坏死性淋巴结炎中,无一例在淋巴结活检之前明确诊断,组织学上表现为大小不等散在的或融合的病灶,病变区以坏死为主伴散在核碎片,多种组织细胞增生,缺乏中性粒细胞浸润。结论组织细胞坏死性淋巴结炎的确诊有赖于组织病理学。含有多量核碎片坏死灶的形成是组织细胞坏死性淋巴结炎的主要病理学特征,免疫组化检测有助于鉴别诊断。
刘改萍田芳
关键词:组织细胞坏死性淋巴结炎病理学特征
超声对输卵管妊娠保守治疗的观察与分析
2003年
目的:探讨超声及阴道超声(TVS)对输卵管妊娠保守治疗过程中的必要性。方法:对输卵管妊娠患者分别于服药前后连续动态观察异位妊娠组织及包块的形成、发展与转归。结果:本文48例,输卵管妊娠予米非司酮配中药保守治疗,6~8周内异位妊娠包块消失,显效37例(77.08%);有效7例(14.58%);无效4例(8.34%)。结论:超声特别是TVS可对异位妊娠提早做出准确诊断,协助临床随时掌握病情变化,指导临床及时采取有效治疗措施有重要意义。
白翠萍田芳张晓秋
关键词:超声检查输卵管妊娠保守治疗米非司酮
B超诊断肝硬化380例分析被引量:1
1998年
我院自1990年~1996年底应用B超及彩色多普勒,观察临床诊断为肝硬化的声像图表现,以评价只根据超声所见对肝硬化的诊断意义。
白翠萍田芳张晓秋
关键词:B超诊断酒精性肝硬化肝炎后肝硬化
全文增补中
彩色多普勒超声在下肢深静脉栓塞中的诊断价值
2004年
目的 :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对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 (DVT)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 :对 30例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病例进行了常规超声和彩色多普勒超声的研究分析。结果 :DVT在超声上可表现为静脉内径增宽 ,腔内实质回声 ,按压静脉未变形 ,静脉瓣固定等 ,彩色多普勒可通过被栓腔内未有彩色血流而确诊DVT ,同时彩色多普勒可鉴别被栓静脉是完全性或不完全性阻塞 ,并可通过静脉栓子内及周围的血流显示来确定侧支形成和再通的情况。结论 :彩色多普勒联合常规超声为诊断DVT的首选方法。
白翠萍张晓秋田芳
关键词:静脉血栓形成彩色多普勒显像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