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树震
- 作品数:50 被引量:48H指数:3
- 供职机构:安庆师范学院更多>>
- 相关领域:政治法律文化科学哲学宗教经济管理更多>>
-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引导民主党派进步的思想旗帜
- 2014年
- 民主党派是以知识分子为主体的政党,它继承了中国历代先进知识分子的优秀品质,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意识;民主党派坚持爱国主义和民主主义的政治立场,为中国人民的民主、解放、自由而奋战;民主党派对中国共产党领导地位的自觉认同,自然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本党不断进步的思想旗帜。
- 白树震
- 关键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民主党派思想旗帜
- 论邓小平思维方式的理论特性被引量:1
- 2008年
- 文章认为,产生于中国革命和建设特定时空的邓小平的思维方式,继承了人类历史尤其是马克思主义的优秀思想成果,由于其思维主体所独有的人生经历,因而其思维方式除了具有高度抽象性、概括性的特点以外,又呈现出独特的理论特色。这些特色主要表现为:理论继承性;理论整体性;理论辨证性;理论创新性。
- 白树震
- 关键词:邓小平思维方式
- 实现公平正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现实路径
- 2013年
- 公平正义是人类有史以来一直追求的价值目标。当社会主义由理想变为现实以后,这一目标的实现才有了现实的可能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思想理论,中国共产党坚强有力的政治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从根本上保证了公平正义这个目标在当代中国变为现实。
- 白树震
- 关键词:公平正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 论邓小平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主体条件被引量:1
- 2006年
- 邓小平是我国继毛泽东之后成功地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杰出代表。他具备了一代伟人特有的优秀品质,因此他能适应历史发展的需要,即继承前人又能整合当代的科学理论成果,在实现马克思主义与当代中国实际相结合的过程中,构建了新的科学理论体系——邓小平理论。
- 白树震
-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邓小平
- 高校政治理论课教学内容改革的新视角
- 2002年
- 文章立足于知识经济时代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对高等教育发展内在要求的新视角,针对高校目前政治理论课内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初步的具体改革建议。
- 白树震
- 关键词:高校政治理论课教学内容课程设置人文素质
- “辩证”视阈中和谐社会的价值取向被引量:2
- 2008年
- 中国共产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实践,是唯物辩证法思想在社会生活层面的体现和运用。我们构建的和谐社会,是"同一性"和"差异性"的辩证统一;"主体性"和"社会性"的辩证统一;"相对性"和"绝对性"的辩证统一;"理想性"和"现实性"的辩证统一;"多元性"和"主导性"的辩证统一。
- 白树震
- 关键词:唯物辩证法和谐社会
- 科学发展观与思维方式的根本转变被引量:1
- 2009年
- 科学发展观发展战略的提出,彰显着中国当代社会发展实现转型的标志和契机,表明对我国未来发展思路的理性自觉。实践科学发展观,必须实现主体思维方式的转变。文章揭示了科学发展观思维方式转变的基本特征,即生成的动态性、范式的系统性、视角的多维性、取向的人本性。解读这些思维特征,既会凸显科学发展观的逻辑合理性和现实可行性,又会增强实践科学发展观的自觉性。
- 白树震
- 关键词:科学发展观思维方式
- 对西安事变和平解决标志的探析被引量:1
- 2004年
- 文章认为 ,从西安事变全过程看 ,蒋介石获释回宁是和平解决事变的一个关键环节 ,把它作为事变最后和平解决的标志是不符合历史事实的。
- 白树震董晶
- 关键词:西安事变蒋介石
- 论孙中山新三民主义中的建国思想被引量:1
- 2002年
- 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 ,是孙中山一生致力追求的政治目标。国民党一大以后 ,孙中山顺应历史发展的潮流 ,根据革命形势发展的需要 ,在系统地论述他的新三民主义理论的同时 ,多角度地阐释了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的基本思想。
- 白树震
- 关键词:新三民主义孙中山民族民生建国思想
- 论邓小平伟大人格风范的个性特征被引量:3
- 2001年
- 白树震
- 关键词:邓小平祖国信念三落三起马克思主义者人格风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