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鸽
- 作品数:9 被引量:33H指数:2
- 供职机构:江汉大学附属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形态学诊断的初步探讨被引量:2
- 2007年
- 目的:探讨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形态学特征,以提高其诊断的准确性。方法:对58例MDS患者的外周血、骨髓细胞学和骨髓活检的形态学改变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58例外周血象全血细胞减少33例(56.8%),2示细胞减少15例(25.8%),分类可见有核红细胞36例(62.1%),幼粒细胞3例(5.2%),血小板减少39例(67.2%)。骨髓细胞学检查:增生极度活跃至活跃52例(89.6%),增生减低6例(10.4%),1系-2系病态造血45例(77.5%)。骨髓活检:31例中增生极度活跃至活跃26例(83.9%),增生减低5例(16.1%),3系不同程度的病态造血27例(87.1%)。结论:MDS形态学改变复杂、诊断困难、缺乏特异性,骨髓细胞学和骨髓活检两种方法各有所长。可以互补,不能相互替代,联合应用,更有助于MDS的准确诊断。
- 唐艺熊国干白鸽
- 关键词: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形态学骨髓细胞学骨髓活检
- 风湿性疾病贫血免疫学发病机制初探——附53例临床分析被引量:2
- 2005年
- 目的:探讨风湿性疾病贫血的病因及发病机制。方法:对53例风湿性疾病贫血病人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53例均有不同程度的贫血。抗核抗体(ANA)阳性30例,占56.6%,血沉增快27例,占50.9%,类风湿因子阳性20例,占37.7%,IgG增高19例,占35.8%,抗双链DNA阳性14例,占26.4%。结论:免疫介导使得自身抗体或炎性因子高表达,对造血功能产生抑制,引起机体贫血。
- 白鸽孙汉英宋承凤
- 关键词:风湿性疾病贫血免疫学发病机制
- 原发性浆细胞白血病1例被引量:1
- 2001年
- 白鸽
- 关键词:原发性浆细胞白血病
- 难治性贫血与巨幼细胞性贫血的细胞形态学诊断被引量:1
- 2007年
- 目的:探讨难治性贫血(RA)与巨幼细胞性贫血(MA)的细胞形态学诊断.方法:对RA和MA患者的外周血涂片、骨髓细胞形态学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RA三系血细胞的病态造血比MA明显,呈现多相性.MA三系血细胞的巨变程度比RA明显,以核染色质疏松网状变化为主要特点,其程度和范围有一定规律性.结论:细胞形态学对RA和MA的诊断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对于两者鉴别困难的病例,可辅以染色体、PCR的检查,有助于两者的早期诊断.
- 唐艺熊国干白鸽
- 关键词:难治性贫血巨幼细胞性贫血骨髓细胞学
- 骨髓检查在临床诊断中的价值:附722例分析被引量:2
- 2004年
- 目的 :探讨骨髓像对临床 ,尤其是血液病诊断的意义。方法 :结合 72 2例骨髓穿刺检查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 ,其中 2 10例进行了骨髓活检。结果 :对各类型白血病、多发性骨髓瘤、骨髓转移癌、部分恶性组织细胞病及疟疾可确诊。可协助增生性贫血、再障等疾病的诊断及与某些疾病的鉴别诊断。结论 :骨髓检查、周围血检查及临床资料对诊断血液系统疾病。
- 白鸽
- 关键词:骨髓像骨髓穿刺骨髓活检
- 基因重组α-干扰素治疗慢性粒细胞白血病31例
- 2004年
- 目的 :观察干扰素治疗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的疗效。方法 :应用基因重组α干扰素 (IFN α)治疗 31例慢性粒细胞白血病 (CML) ,其中慢性期 (CP) 30例 ,(1例完全缓解病例 ) ,加速期 (AP) 1例。剂量为隔日 30 0万U平均疗程为 9个月 (3~ 4 0个月 )。结果 :单用IFN α治疗CMLCP 5例 ,其中 2例有效 ;联用甲异靛治疗 12例 ,联用羟基脲治疗 14例 ,有效率分别为 91.6 %和 5 7.1% ,与单用甲异靛或羟基脲治疗相比无显著差异。缓解后有 8例单用IFN α维持治持 ,平均持续缓解时间为 6个月。复查Ph+ CML 16例 ,治疗后均未达到完全转阴。结论 :提示IFN α可用于CMLCP和缓解后维持治疗 ,若加大剂量和延长用药时间 ,有可能进一步提高疗效。IFN
- 白鸽
- 关键词: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细胞遗传学
- 血小板形态变化在白血病诊断和治疗观察中的意义
- 2002年
- 目的 :探讨白血病与血小板形态变化的关系。方法 :对确诊的 4 3例白血病人手指采血、制片、染色、镜检 ,对血小板进行分类。将血小板分为成熟型、衰老型 ,正常刺激型、正常幼稚型 ,病理刺激型、病理幼稚型 ,变性型和巨型 ,并与健康组进行对照。结果 :成熟型、正常幼稚型显著减少 ,变性型、衰老型、正常刺激型和巨型显著增加 ,尤其是变性型增加显著 ,且与白血病严重程度呈正相关 ,随病情轻重缓急的变化而增减。结论 :血小板形态变化的程度与其病变侵袭骨髓巨核细胞系的严重性相关 ,可作为对白血病的诊断、治疗、病程监测及其预后判断的一项指标。
- 唐艺熊国干白鸽
- 关键词:白血病血小板形态预后
- 血细胞形态学检查对血液系统疾病诊断的临床价值被引量:10
- 2008年
- 目的:探讨血细胞形态学检查对血液系统疾病诊断的临床价值。方法:收集血液分析仪检测中白细胞(WBC)、中性粒细胞百分率(N%)、淋巴细胞百分率(L%)、单核细胞百分率(M%)、嗜酸性粒细胞百分率(E%)、嗜碱性粒细胞百分率(B%)、红细胞(RBC)、血红蛋白(Hb)、红细胞平均体积(MCV)、红细胞体积分布宽度(RDW)指标异常的血标本842例为试验组,306例上述指标正常的血标本作为对照组,同时进行血细胞形态学检查并对比分析。结果:试验组细胞异常检出率高,无论WBC总数是否改变,当伴有N%、L%、M%、B%增高或M%与B%同时增高时,血细胞形态学可观察到中性粒细胞核左移、中毒颗粒、空泡以及有核红、异淋、幼稚细胞;RBC、Hb、MCV、RDW指标异常,可见红细胞大小不等,中央淡染区扩大或红细胞体积增大,中央淡染区消失。对照组细胞异常检出率低。结论:临床上有发热、贫血、淋巴结肿大等疑似血液系统疾病时,无论血液分析仪检测结果如何,必须进行血细胞形态学检查。
- 唐艺白鸽熊国干
- 关键词:血细胞分析仪细胞形态血液病
- 血细胞分析仪血涂片复检标准的制定及评价被引量:15
- 2010年
- 目的制定血细胞分析仪血涂片复检标准,保证血细胞分析仪结果准确性,以利临床诊断和治疗。方法根据医院及HYCELCELLY血细胞分析仪特点制定血涂片复检的标准,通过对1269例标本结果的数据分析,评价标准的可行性和可靠性。结果所制定的标准经临床验证有重要临床价值和意义。仪器检测的标本中有29.4%的血细胞分析(CBC)标本需要复检,其中32.4%存在杆状细胞增多、异形淋巴细胞增多或其他类型的异常。结论制定血细胞血涂片复检标准非常重要,可以加强血细胞检查准确性,为临床提供更有价值的信息,以免造成漏诊和误诊。
- 唐艺白鸽
- 关键词:血细胞血细胞分析仪显微镜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