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义华
- 作品数:8 被引量:47H指数:2
- 供职机构:徐州师范大学更多>>
- 相关领域:哲学宗教更多>>
- 简论佛教的道德教育方式
- 佛教的教育方式重视启发性,反对直白的表述,坚持不说破原则。在教育中,佛教多采用"遮诠"和示意性的动作语言。同时,佛教重视生活世界,主张学人把教人扬善止恶的佛法付诸实践,在道德践履中砥砺道德意志,在生活实践中寻求"觉悟"的...
- 阚玖豪石义华
- 关键词:佛教道德教育方式语言
- 文献传递
- 老子哲学本体论的价值向度被引量:3
- 2011年
- 对于老子的本体论,无论唯心主义还是唯物主义,实体化的读解一直占据主导地位。而这种解读方式始终存在着自相矛盾的理论困境,是对老子的误读。要摆脱这种困境必须转换思维方式,对老子哲学本体论进行价值性解读,把老子哲学看做以价值为本体的道德形而上学。老子哲学的价值性或非实体性体现在直觉体悟的思维方式、解构主义的言说方式、自然天真的存在方式、实践理性的超越方式等四个方面上。
- 石义华
- 关键词:老子哲学道德价值性本体论
- 禅宗修养方法的嬗变
- 禅宗的理念在自我解构,它的修养方法也在不断变化。一成不变的方法是不存在的,这就是所谓的"法无定法"。也就是说佛学的修养方法和佛法本身一样带有不确定性。佛学修养方法的变化从大的方面说,有从出世到入世的改变;禅法上由追求枯寂...
- 董占梅石义华
- 关键词:禅宗修养方法禅法
- 文献传递
- 在向生活世界的回归中超越——“人间佛教”的伦理思想
- 太虚法师的"人间佛教"反对"清虚寂灭",主张积极入世、救世,反对离开现实生活世界别求净土。他认为成佛即是成人。他将"人间佛教"理想建立在世间与出世间、佛与人、真与俗、毒与药统一的基础之上,从而使佛教伦理得以有了现实的可靠...
- 石义华
- 关键词:人间佛教佛教伦理太虚
- 文献传递
- 试论韩婴的家庭伦理思想
- 韩婴的家庭伦理思想,涉及处理兄弟、父子、夫妻以及邻里关系等各个方面,提供了调节这种关系的道德准则。发掘其中有价值的东西可为今天的家庭美德建设、和谐社会建设提供借鉴。
- 石义华梅良勇
- 关键词:韩婴家庭伦理
- 文献传递
- 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关系的断裂与整合被引量:44
- 2002年
- 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是人类理性的两个有机组成部分 ,但随着物欲的恶性膨胀以及工具理性的片面发展 ,导致二者关系的扭曲与断裂。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关系的统一与整合是人类理性与人类社会健康发展的内在需要。重新整合二者的关系就要处理好个人与社会、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短期效应与长远利益、技术训练与品格培养这四对关系。
- 石义华赖永海
- 中国佛学的否定性思维
- 2010年
- 佛学的思维方式是非实体性的,是对同一性的破斥,它充满异质性特点,从而走向否定。佛学的否定性思维通过对"空"或"无"的强调而实现,它是对"成见"、对一切既有理论的否定,是对概念拜物教的否定。这种持续的否定带有本体性特点,它使佛学理论得以不断自我更新,为人的思维拓展出无限的、自由的空间。
- 石义华
- 关键词:佛教哲学思维方式
- “垂法而治”思想的积极价值评析
- 2011年
- 我国传统法制文化中的垂法而治思想,尽管是服务于君主专制统治的,但也蕴含着许多积极的因素,这就是因时立法的思想,必因人情的思想,强调法律的普适性与刚性、法、术、势相结合的思想,简约的立法原则,刑赏结合、以刑去刑的辩证法律观等。
- 石义华
- 关键词:法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