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石庆凤

作品数:18 被引量:65H指数:5
供职机构:聊城市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吴阶平医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5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18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2篇细胞
  • 10篇肝炎
  • 9篇乙型
  • 7篇树突
  • 7篇树突状
  • 6篇乙型肝炎
  • 5篇慢性
  • 5篇慢性乙型
  • 4篇树突状细胞
  • 4篇抗原
  • 4篇白细胞介素
  • 3篇重型
  • 3篇重型肝炎
  • 3篇肝炎病毒
  • 3篇肝炎患者
  • 3篇白细胞介素-...
  • 3篇病毒
  • 2篇血清
  • 2篇阳性
  • 2篇乙型肝炎病毒

机构

  • 10篇聊城市人民医...
  • 4篇重庆医科大学...
  • 3篇泸州医学院附...
  • 3篇重庆医科大学
  • 1篇山东大学
  • 1篇湖北医药学院...
  • 1篇济宁市第一人...
  • 1篇十堰市太和医...

作者

  • 18篇石庆凤
  • 6篇袁建国
  • 5篇任红
  • 5篇李庆方
  • 5篇王思奎
  • 5篇陈敏
  • 4篇曾维群
  • 4篇张颖新
  • 3篇赵洪奎
  • 3篇宋吉奎
  • 3篇彭明利
  • 3篇钟森
  • 2篇崔燕平
  • 2篇胡鹏
  • 2篇邓存良
  • 2篇孙航
  • 2篇陈悦
  • 2篇胡怀东
  • 2篇刘杞
  • 2篇王明勇

传媒

  • 3篇临床肝胆病杂...
  • 2篇中华传染病杂...
  • 1篇中华医院感染...
  • 1篇海南医学院学...
  • 1篇国外医学(流...
  • 1篇重庆医学
  • 1篇免疫学杂志
  • 1篇泸州医学院学...
  • 1篇中华肝脏病杂...
  • 1篇临床和实验医...
  • 1篇国际免疫学杂...
  • 1篇中华实用诊断...

年份

  • 1篇2016
  • 1篇2015
  • 2篇2014
  • 2篇2012
  • 3篇2011
  • 1篇2010
  • 2篇2009
  • 1篇2008
  • 2篇2007
  • 1篇2006
  • 1篇2005
  • 1篇2004
1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HBV无症状携带者树突状细胞的分化及功能研究被引量:4
2009年
目的研究HBV无症状携带者树突状细胞的分化及功能。方法抽取健康对照者(A组)、HBV无症状携带者(B组)外周静脉血,经密度梯度离心法分离获得PBMC,用TNF-αI、L-10分别和rhIL-4r、hGM-CSF刺激培养,获得:成熟树突状细胞(mDC)、不成熟树突状细胞(imDC)。rhIL-4r、hGM-CSF刺激培养获得树突状细胞(DC)作组内对照。imDC组加入TNF-α刺激,检验imDC的稳定性。流式细胞仪检测各组反映树突状细胞成熟度的各种分子。结果A、B组内mDC细胞膜表达HLA-DR,HLA-ABC分子,分泌的IL-12p70与imDC、DC、imDC+TNF-α组相比明显增加;A、B组间mDC的HLA-DR,HLA-ABC表达无显著性差异,IL-12p70分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imDC的HLA-ABC、HLA-DR低表达,IL-12p70分泌也较低,与本组内DC比较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A、B组间imDC的HLA-DR,HLA-ABC低表达,IL-12p70分泌差异无统计学意义。imDC加入TNF-α后HLA-ABC、HLA-DR仍低表达,IL-12p70分泌低于本组内DC,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A、B组间结果无显著性差异。结论在A、B组,TNF-α均有效促进DC成熟为mDC,IL-10均抑制DC的成熟,不受A、B组细胞来源影响。mDC分泌大量IL-12p70,并在B组低于A组,说明B组mDC存在一定的功能不足。
石庆凤陈敏曾维群彭明利胡鹏胡怀东陈学华孙航唐开福刘杞任红
关键词:乙型肝炎病毒树突状细胞肿瘤坏死因子-Α白细胞介素-10
慢性乙型重型肝炎患者治疗前后CD69/HLA-DR在CD4+、CD8+T淋巴细胞的表达
目的:检测慢性乙型重型肝炎患者治疗前后外周血CD4~+、CD8~+T淋巴细胞早晚期激活标志CD69/HLA-DR的表达。方法:静脉采集30例慢性乙型重型肝炎患者(诊断标准:PTA19%-36%,总胆红素312-676IU...
石庆凤王风华袁建国张颖新王思奎赵洪奎
文献传递
结核分枝杆菌Ag85A/HSP70 DNA疫苗的真核表达与免疫效应研究被引量:1
2006年
石庆凤钟森陈增刚邓存良张建军史小玲王明勇陈枫向光明
关键词:结核分枝杆菌DNA疫苗真核表达结核菌素试验阳性HSP70
IL-10、TNF-α对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树突状细胞的影响被引量:7
2009年
目的研究IL-10和TNF-α对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树突状细胞的分化与功能的影响。方法健康志愿者和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各15例,取外周静脉血,分离获得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常规培养获得DC组。培养期间用IL-10刺激的为imDC组;TNF-α刺激的为mDC组;先后用IL-10、TNF-α刺激的为imDC+TNF-α组。各组收获细胞后分别检测反映DC成熟度的各种分子及其体外诱导的自体淋巴细胞增殖效应。结果源于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常规培养的DC在数量,HLA-DR、HLA-A、B、C和CD86表达,IL-12p70分泌及其诱导的淋巴细胞增殖效应,均低于健康者组(P<0.01)。源于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mDC与健康者mDC表达的HLA-DR、HLA-A、B、C和CD86比较无显著性差异;2组mDC诱导自体淋巴细胞增殖效应和分泌的IL-12p70均明显增加,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2组imDC的HLA-DR、HLA-A、B、C和CD86低表达,分泌的IL-12p70极低,不能强烈激活诱导淋巴细胞增殖效应,与DC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加入TNF-α刺激后HLA-A、B、C,HLA-DR,CD86仍低表达,分泌的IL-12p70和淋巴细胞增殖效应仍较低。健康对照组、慢性乙型肝炎组的上清夜中IL-21的ELISA检测值均较低,无显著性差异。结论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常规培养的DC在数量和功能上低于健康者。TNF-α可促进常规培养的DC成熟为mDC、IL-10可抑制DC成熟。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DC同健康者一样可进行有效的调控,分化成熟后功能强于健康者常规培养的DC,或可提高自体DC治疗性疫苗在不同免疫状态下的治疗效果。
石庆凤曾维群陈敏石统东彭明利胡鹏胡怀东陈学华孙航郭晖唐开福刘杞任红
关键词:树突状细胞白细胞介素-10肿瘤坏死因子-Α
干扰素α-2b治疗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患者CD4^+/CD8^+T细胞活化分子CD69和HLA-DR的表达
2011年
目的观察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干扰素α-2b治疗前、中、后期CD4+/CD8+T细胞的活性与疗效的相关性。方法 32例患者隔日1次干扰素5 MU肌注,共24周。抽取干扰素α-2b治疗前,治疗1、4、12、24周的外周静脉血,密度梯度离心法分离获得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流式细胞仪检测CD4+/CD8+T细胞比例及CD4+/CD8+T细胞表面CD69、HLA-DR的表达。结果干扰素α-2b治疗结束,HBV DNA含量转阴者12例(37%),其中HBeAg、抗-HBe血清转换5例(16%);12例治疗无效(37%)及8例HBV DNA抑制(25%)。HBV DNA转阴者治疗前,治疗1、4周时CD69、HLA-DR表达率较治疗无效及HBV DNA抑制者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BV DNA转阴者治疗后1周时,CD69、HLA-DR表达率最高;4周时CD4+/CD8+T细胞的CD69、HLA-DR表达率较前下降,但仍保持较高表达率;12周时CD69、HLA-DR表达率较前更下降,与治疗无效及HBV DNA抑制者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4周时CD69、HLA-DR表达率最低,与治疗无效及HBV DNA抑制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患者CD4+/CD8+T细胞活化分子CD69、HLA-DR的表达,对干扰素α-2b的疗效有预测作用。
石庆凤宋吉奎张颖新袁建国王思奎李庆方赵红奎
关键词:干扰素Α-2BHLA-DR抗原
自体树突状细胞疫苗治疗乙型肝炎病毒感染者的免疫机制研究
第一章HBcAg/HBeAg对人树突状细胞表型和功能的影响。 目的: 在已研究的HBsAg对体外培养的人自体树突状细胞治疗性疫苗表型和功能的影响基础上,研究HBcAg/HBeAg对体外培养的人自体树突...
石庆凤
关键词:乙型肝炎病毒树突状细胞白细胞介素-10疫苗治疗免疫机制
结核分支杆菌Ag85A/hsp70嵌合DNA疫苗的免疫效应研究
2005年
目的:比较不同疫苗的免疫效应。方法:昆明鼠50只随机分为5组,即生理盐水组,neo组,BCG组,hsp70与Ag85A联合组,Ag85A/hsp70组,每组10只。两次加强免疫后,检测小鼠血清γ干扰素(IFN-γ)和白细胞介素2(IL-2)的水平。结果:测得各组IFN-γ依次为:471.5±76.8pg/ml、574.4±48.5pg/ml、630.0±60.5pg/ml、815.8±119.4pg/ml、822.8±106.7pg/ml;测得各组IL-2依次为:37.5±5.4pg/ml、39.0±7.9pg/ml、49.3±8.2pg/ml、58.8±14.1pg/ml、73.5±17.6pg/ml。嵌合DNA疫苗组与前4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联合免疫组与BCG组也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Ag85A/hsp70嵌合DNA疫苗能刺激更多的免疫活性细胞,免疫效应最强。编码不同抗原基因的多个质粒联合免疫与BCG免疫相比免疫效应更强,也具有较高的免疫保护性。
石庆凤钟森邓存良史小玲王明勇
关键词:结核分支杆菌
γδT细胞在疾病中的作用被引量:1
2007年
γδT细胞是皮肤表皮内淋巴细胞和粘膜组织上皮内淋巴细胞的主要成分之一,为非特异性免疫细胞。活化的γδT细胞具有较强的杀伤活性,具有抗感染、抗肿瘤作用;γδT细胞还可以维持免疫耐受,调节免疫应签,异常可导致自身免疫性疾病的发生。因此尽管γδT细胞在人类庞大复杂的免疫体系中数量较少,但却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功能。
石庆凤任红唐开福
关键词:ΓΔT细胞疾病
前列腺素E1对慢性乙型重型肝炎树突状细胞CD4+/CD8+T细胞的影响
目的:研究前列腺素E1对慢性乙型重型肝炎树突状细胞(DC)及CD4+/CD8+T细胞的影响。方法:分别抽取前列腺素E1治疗10天前后的慢性乙型重型肝炎外周静脉血,密度梯度离心法分离获得PBMC,流式细胞仪检测CD4+/C...
石庆凤袁建国张颖新王思奎李庆方崔霞赵洪奎
关键词:慢性乙型重型肝炎前列腺素E1树突状细胞免疫损伤药理活性
HBcAg和HBeAg对人树突状细胞成熟和功能的影响
2012年
目的观察乙型肝炎核心抗原(hepatitis B core antigen,HBcAg)和乙型肝炎e抗原(hepatits B e antigen,HBeAg)对人树突状细胞的影响。方法分离20例健康者外周抗凝血淋巴细胞,将贴壁细胞加重组人白细胞介素4和重组人粒-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培养至第7天,将树突状细胞分为HBcAg组、HBeAg组和树突状细胞对照组,分别加入HBcAg、HBeAg对树突状细胞刺激培养至第10天,检测刺激培养后细胞表型与分泌的细胞因子及其对树突状细胞体外诱导的淋巴细胞增殖效应和淋巴细胞毒活性的影响。结果 HBcAg组、HBeAg组树突状细胞表面分子(CD83,CD86,HLA-ABC)水平和分泌干扰素-γ、白细胞介素-12p70水平、体外诱导淋巴细胞增殖效应及淋巴细胞毒活性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HBcAg组增强树突状细胞的分子表达、分泌白细胞介素-12p70及体外诱导淋巴细胞毒活性与HBeAg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HBcAg和HBeAg可增加人树突状细胞表达成熟活化的分子、分泌细胞因子,增强树突状细胞体外诱导淋巴细胞增殖效应及淋巴细胞毒活性。
石庆凤刘琛志袁建国李庆方曾维群陈敏任红
关键词:乙型肝炎核心抗原乙型肝炎E抗原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