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文霞
- 作品数:29 被引量:47H指数:4
- 供职机构:天津市第三中心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天津市卫生局科技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 重度抑郁症诊断用标志物
- 本发明公开了重度抑郁症诊断用标志物,所述标志物为MRPS18C和ZER1。本发明首次公开了MRPS18C和ZER1在重度抑郁症患者中呈现高表达,通过检测MRPS18C和ZER1的表达水平可以实现重度抑郁症的诊断。
- 李成龙李南南朱争艳吴迎梅王志爽景丽刘彤王鹏骆莹石文霞
- 文献传递
- 兔抗人β_2糖蛋白Ⅰ多克隆抗体的制备与鉴定被引量:9
- 2009年
- 目的制备兔抗人β2糖蛋白Ⅰ多克隆抗体,并鉴定抗体的特异性及功能活性。方法以纯化的人血浆β2糖蛋白Ⅰ(β2-GPI)免疫新西兰大白兔,获得抗血清;利用Protein A及β2-GPI亲和层析柱纯化血清中总IgG和抗β2-GPI多克隆抗体;用免疫双向扩散试验(IDD)、ELISA和western-blot等方法鉴定抗体。结果IDD及ELISA鉴定抗体效价分别达到16和1×105;western-blot显示纯化的总IgG和抗β2-GPI抗体与β2-GPI蛋白均有特异反应条带;且抗体与β2-GPI复合物能够刺激单核细胞株THP-1表达组织因子(TF)活性。结论成功获得并纯化兔抗人β2-GPI多克隆抗体,为进一步研究β2-GPI/抗β2-GPI复合物在抗磷脂抗体综合征血栓形成机制中的作用建立了基础。
- 黄宏亮周红俞颖李娜石文霞王婷王海波
- 关键词:多克隆抗体抗磷脂抗体综合征
- 肝细胞癌组织Let-7b表达及其临床意义研究
- <正>目的探讨let-7b在慢性肝炎、肝硬化、肝细胞癌(HCC)患者肝组织中的表达水平及其临床意义。方法收集2003年12月至2010年4月期间天津市第三中心医院11份正常、6份肝炎、20份肝硬化、89对HCC组织及其癌...
- 石文霞高英堂景丽刘彤郭华杨斌杜智
- 文献传递
- 凝血因子Ⅶa促进SW620细胞增殖与迁移的机制探讨被引量:7
- 2009年
- 目的体外探讨凝血因子Ⅶa促进结肠癌细胞株SW620增殖与迁移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蛋白酶激活受体2激动剂(PAR2-AP)、凝血因子Ⅶa等处理SW620细胞,以实时定量PCR检测SW620细胞中自细胞介素8(IL-8)、组织因子(TF)及半胱氨酸蛋白酶7(caspase-7)mRNA的表达水平;以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细胞上清IL-8蛋白的含量;以Xa生成法检测细胞TF活性;以Western blot法检测细胞磷酸化p38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P—p38MAPK)水平。结果PAR2-AP、凝血因子Ⅶa能够增加SW620细胞中IL-8基因和蛋白的表达,上调TFmRNA水平及活性,下调caspase-7基因表达和P-p38MAPK水平,单克隆抗TF及抗PAR2抗体均可抑制凝血因子Ⅶa的作用。结论凝血因子Ⅶa与细胞表面TF形成复合物,通过活化PAR2,上调结肠癌细胞株SW620中IL-8、TF的表达,下调细胞caspase-7表达,从而促进细胞增殖与迁移能力,p38MAPK在此过程中起负性调节作用。
- 石文霞周红李娜黄宏亮周保成
- 关键词:结肠肿瘤细胞增殖
- Livin基因及蛋白对肝癌中预后的影响及意义
- <正>目的分析凋亡抑制因子Livin基因及蛋白在不同肝组织中的表达差异及其蛋白在血清中的表达差异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利用实时荧光定量检测肝癌(54)例、癌旁(54例)、肝炎肝硬化(26例)及正常肝组织(11例)中凋亡抑...
- 郭华高英堂石文霞景丽刘彤杜智
- 文献传递
- IL-28B遗传多态性与乙型肝炎病毒感染后病毒自然清除和疾病进展关系的研究被引量:4
- 2011年
- 目的探讨IL-28B基因rs8099917位点(T〉G)单核苷酸多态性(sNP)与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后病毒自然清除和疾病进展的关系。方法采用TaqMan SNP基因分型的方法对健康人群(n=144)、感染HBV后白愈人群(n=143)、HBV持续感染人群(肝硬化患者100例,肝癌患者99例)进行IL-28B基因rs8099917位点的多态性检测。结果基因型和等位基因频率在各组及总体均符合Hardy.Weinberg遗传平衡。486例研究对象的基因型分布:TT型占89.3%、GT占10.5%、GG占0.2%;等位基因频率:T为94.5%,G为5.5%。该位点基因型和等位基因频率在各组间及各组内不同性别间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以健康组为对照经性别和年龄因素调整后,TG/GG型在自愈组、肝硬化组和肝癌组的OR值(95%CI)分别为1.589(0.735~3.437)、1.351(0.550~3.316)和1.704(0.717~4.052)。各临床特征在不同性别人群中与基因型分布的相关性分析显示,肝癌组中TG/GG型携带者r-GTⅡ阳性的风险显著高于TT型(Х^2=17.534,P=0.001),OR值(95%CI)为14.821(3.227—68.064),特别是在男性中该关联更为密切(Х^2=14.924,P=0.014),OR值(95%CI)为45.000(2.772~730.571)。结论IL-28B基因rs8099917位点与HBV感染后病毒自然清除可能不存在关联性,对慢性肝病进展的影响有待大样本深入分析。
- 焦晓磊高英堂景丽刘彤石文霞郭华杨斌杜智
- 关键词:乙型肝炎病毒基因
- 三种肝细胞株迁移能力的比较
- 目的 比较HL-7702(人正常肝细胞株)、HepG2(肝癌细胞株)、HepG2.2.15(稳定转染乙型肝炎病毒的肝癌细胞株)3种细胞株的迁移能力.方法 以融合度为95%的密度种植3种细胞株于96孔板中,于37℃、体积分...
- 刘辉朱争艳王鹏骆莹石文霞李成龙焦晓磊
- 乙肝病毒促进肝癌细胞系的转移侵袭力被引量:8
- 2016年
- 目的探讨乙肝病毒(HBV)对肝癌细胞转移能力的影响及其可能机制。方法以初始汇合度为30%,将3种细胞系HL-7702(人正常肝细胞系)、HepG2(未转染HBV-DNA的人肝癌细胞系)、HepG2.2.15(稳定转染HBV-DNA的人肝癌细胞系)种植于96孔板中,待细胞增殖至70%汇合时,利用划痕器制造划痕伤口,置于活细胞动态成像系统中进行多时间点的显微拍照与数据采集,计算相对伤口密度(RWD),并通过免疫荧光染色与Western blot技术测定细胞中Eph A2蛋白表达,分析其与RWD值的相关性。结果细胞迁移实验中,划痕后24-96 h,HL-7702组RWD显著高于HepG2与HepG2.2.15组(P〈0.01),划痕后72-144 h,HepG2.2.15组RWD显著高于HepG2组(P〈0.01);细胞侵袭实验中,HL-7702细胞因不能穿过基质胶,而无RWD值;划痕后72-144 h,HepG2.2.15组RWD显著高于HepG2组(P〈0.05或P〈0.01)。Eph A2表达:与HL-7702组比较,HepG2与HepG2.2.15组细胞中Eph A2表达水平显著升高(P〈0.01),其中HepG2.2.15组中Eph A2表达水平显著高于HepG2组(P〈0.01),且两组肝癌细胞中Eph A2的表达量与划痕实验的RWD值呈显著正相关(迁移实验:P〈0.01;侵袭实验:P〈0.01)。结论乙肝病毒可能促进肝癌细胞的迁移和侵袭能力,其机制可能与上调Eph A2的异常表达有关。
- 刘辉王凤梅骆莹王鹏翟道宽石文霞李成龙朱争艳
- 关键词:肝癌乙肝病毒迁移EPHA2
- 三种肝细胞株迁移及侵袭能力的比较
- 刘辉朱争艳王鹏骆莹石文霞焦晓磊
- 肝细胞癌组织let-7及microRNA-183表达及其临床意义研究
- 目的 从人类乙型肝炎病毒相关HCC及其癌旁组织miRNA差异表达谱中选择let-7家族microRNAs(let-7a、let-7b、let-7c、let-7e)及microRNA-183家族(microRNA-183、...
- 石文霞高英堂景丽刘彤郭华杨斌杜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