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乐梅
- 作品数:23 被引量:142H指数:6
- 供职机构:安徽省立儿童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蒽环类抗癌药——阿霉素应用的新动向及护理
- 2005年
- 该文介绍蒽环类抗癌药———阿霉素在临床化疗中应用的新动向及其护理。强调了不同给药方法对蒽环类抗癌药物毒性的影响及常用几种蒽环类药物在不同给药方法下,当转换用药时根据剂量毒性的相应关系计算其尚剩余的最大推荐累计剂量,从而保障转换用药的安全性。文中总结某院两年来采用96小时持续静滴阿霉素给药治疗乳腺癌47例(73个化疗周期)、恶性淋巴瘤37例(119个化疗周期)其心毒性发生情况,介绍按时辰给药方法96小时持续静滴阿霉素的方法及护理要点。
- 程乐梅
- 关键词:时辰给药
- 蒽环类抗癌药应用的新动向及其护理
- <正>蒽环类抗癌药在临床化疗中应用极广,如何选择最佳剂量、给药方法及与其联用药物在给药次序中的关系,已被证明在减低毒性,提高疗效方面有重要意义。现以阿霉素为例,将近年来该类药物应用的新动向及我院两年来应用蒽环类抗癌药的经...
- 程乐梅方绍君
- 文献传递
- 加强护理培训对降低肿瘤病人PICC导管长期留置相关性感染的意义被引量:66
- 2007年
- 目的分析PICC操作及护理的培训对降低导管长期留置期间相关性感染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02年10月-2005年2月在我院肿瘤内科住院的置管病例156例,以强化培训前后作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比较导管留置期间其相关性感染发生情况。强化培训内容:对病区护士进行PICC插入与维护、并发症预防与处理、中心静脉导管感染相关内容的系统培训。结果共14位护士完成了培训计划,培训前测试回答问题平均正确率为74.64±11.35%,培训后回答问题平均正确率增至89.96±3.66%,两者差异具有显著性(P〈0.01);观察组导管留置时间比对照组明显延长,差异具有显著性(P〈0.001),实施强化培训前的对照组78例6860个导管日共发生导管相关性感染8例(其中局部感染5例,导管相关性血液感染3例);培训后的观察组78例7830个导管使用日共发生导管局部感染2例,导管相关性血液感染0例,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护士进行PICC相关知识与技能的强化培训能延长患者带管时间并降低导管长期留置期间相关性感染的发生率。
- 程乐梅
- 关键词:护理培训导管相关性感染
- 透明质酸酶利多卡因局部应用治疗化疗药物渗漏被引量:21
- 2002年
- 程乐梅秦桂萍蒋国文马常转沈文琴吴玲龚迎春
- 关键词:透明质酸酶利多卡因肿瘤
- QC小组活动与提高医疗质量
- QC小组活动是全员践行全面质量管理不可或缺的部分,是医院实施质量管理工作组织体系中的重要环节,QC小组建立了一种自下而上的质量改善模式,使一线员工正式成为活动主体从而主动参与质量改进.2014年7月建立新的三级医疗质控组...
- 金玉莲程乐梅张翔
- 关键词:医院管理QC小组活动教育培训
- 精密过滤输液器输注抗肿瘤中药的临床观察被引量:4
- 2006年
- 程乐梅徐靖马常转吴玲缪家梅武丽
- 关键词:精密过滤输液器肿瘤中药
- CPT-11联合化疗方案治疗晚期胃肠道癌的护理
- 2007年
- 目的探讨CPT-11联合化疗方案治疗晚期胃肠道癌的护理方法。方法对27例晚期胃肠道癌患者应用CPT-11联合方案化疗,化疗期间重点做好CPT-11毒性反应的护理,预防和减轻其毒性反应的发生。结果本组化疗毒性反应较低,均能顺利完成化疗,无1例因CPT-11毒性反应影响化疗。结论精心护理可预防和减轻CPT-11毒性反应的发生,确保化疗计划的顺利进行,提高治疗效果。
- 程乐梅
- 关键词:抗肿瘤联合化疗方案
- 125例儿童乙酰甲胆碱支气管激发试验的操作及护理被引量:1
- 2010年
- 目的:探讨儿童进行乙酰甲胆碱支气管激发试验的操作与护理方法。方法:选派护理技术骨干经培训后上岗,专人操作护理,检查前做好各种应急准备,检查时因人施护,严密观察患儿生命体征及有无哮喘发作,监测基础呼吸抵抗值的变化,根据患儿反应采取相应护理措施。结果:124例患儿完成了激发试验,在激发试验过程中,出现面色青紫2例、呼吸频率>40次/分的8例、心率>120次/分的5例,予吸入沙丁胺醇后迅速缓解。结论:专人经培训后按上述方法操作护理,能确保儿童应用乙酰甲胆碱行支气管激发试验安全,检查结果符合实际。
- 尚启云程乐梅
- 关键词:儿童乙酰甲胆碱支气管激发试验护理
- 微波照射与热敷治疗PICC置管致患儿机械性静脉炎比较被引量:5
- 2010年
- 目的评价微波照射和热敷对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所致机械性静脉炎的疗效。方法将30例因PICC置管致机械性静脉炎患儿随机分为微波治疗组和热敷治疗组各15例。微波治疗组对静脉炎局部采用微波照射,每日3次,每次30min;热敷组以热毛巾外敷。结果微波治疗组患儿疼痛缓解时间和局部红肿消退时间显著短于热敷治疗组(均P<0.01)。结论微波照射治疗患儿PICC致机械性静脉炎显效快,可控性好,易于观察,有利于提高治疗依从性。
- 王国琴段明霞程乐梅徐靖孙霞芦玮玮
- 关键词: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机械性静脉炎微波照射热敷
- 颈外静脉穿刺法在困难血管患儿PICC中的运用被引量:3
- 2014年
- 总结了为20例肘部静脉穿刺失败或肘部静脉无穿刺条件的患儿经颈外静脉通路 PICC 的护理体会。主要包括掌握颈部的解剖结构、掌握颈外静脉的解剖位置、做好 PICC 的护理等措施。20例患儿均置管成功,其中一次性颈外穿刺置管成功15例(右侧颈外静脉13例,左侧颈外静脉2例);2例右侧穿刺失败后转至对侧穿刺成功;1例右侧颈外静脉穿刺送管受阻改为对侧穿刺置管成功;2例左侧颈外静脉穿刺成功后错位至同侧腋静脉和对侧颈内静脉,重新调整后成功。置管后发生机械性静脉炎1例,堵管1例,意外拔管1例;导管留置时间为2月~10月。认为经颈外静脉穿刺置入 PICC 弥补了肘部静脉无法穿刺或穿刺失败的不足,是困难血管患儿使用 PICC 的备选方案,其使用安全可行;熟练掌握穿刺和维护技巧可以提高一次性置管成功率,减少并发症发生。
- 徐靖程乐梅段明霞
- 关键词:婴幼儿恶性肿瘤颈外静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