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龙超
- 作品数:29 被引量:45H指数:4
- 供职机构:西南大学中国新诗研究所更多>>
- 发文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重庆市文科重点研究基地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文学艺术文化科学更多>>
- 体验的批评——读李怡先生《为了现代的人生——鲁迅阅读笔记》
- 2009年
- 童龙超
- 关键词:阅读笔记阅读文本作家作品
- 文字的与音符的:谈诗、乐关系的起源和基础被引量:1
- 2010年
- 本刊"中国现代诗学"专栏在2009年举办了"中国现代诗学学科建设笔谈"。原计划3辑,但欲罢不能,最后共推出4辑,朱德发、李怡、古远清、袁忠岳、周晓风、子张、曹万生、向天渊等诸多先生都参与其中,《新华文摘》等也有所转载。在今年,从第2期开始,由澳门大学朱寿桐教授打头,我们又举办了"新诗的‘变’与‘常’笔谈",到本期已是第5辑,张炯、王珂、江弱水、张中宇、张全之和许多新锐都发表了不少精彩之见。我们以为,笔谈是一个活跃原创性思维、让更多人有发表意见机会的好方式。中国的人文知识分子都在体制内生存,不可能游离于现有的学术评价体制、学术管理体制、学术发表出版体制、人才选拔体制之外。这些以行政思维和理科思维为基础的体制的力量往往限制了人文学科学术研究原创性的发挥。一些人为职称、为学位、为获奖、为当官"做"学问,形成浮躁、急功近利的学术氛围。一说到学术失范,有人就爱拿抄袭剽窃说事。这当然也是问题。但在我们看来,原创性是学术的最高规范。丧失原创性、丧失净化和提升自己的努力,这才是人文学科的最大失范。我们必须善于跳出庸人思路而提出新问题,打破习惯定势而提出新见解,避免炒陈饭而运用新材料,摒弃学术八股而提供新表达。"通中求变"地"发前人之未发","接着讲"地"发前人之已发",把学科推向前进,这就是我们喜爱笔谈的原因。本期我们推出向天渊、张全之、李祖德、童龙超、王强的文章,这也是"变常"笔谈的"闭幕式"了。
- 童龙超
- 关键词:新诗音符文字中国诗歌
- 对诗歌定义“公式化”问题的反思——以何其芳诗歌定义为例
- 2004年
- 何其芳的诗歌定义明显具有公式化的倾向。使用公式不可能抓到诗的本质 ,何其芳的诗歌定义 ,在方法论上为今天诗歌观念的重建提供了一面戒鉴的“镜子”
- 童龙超
- 关键词:方法论
- 论“格律化”与新诗的“歌诗化”被引量:1
- 2011年
- "歌诗"——可以入乐歌唱的诗,既是中国古典诗歌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国古典诗歌绵延千年的一贯传统。然而到现代,中国"歌诗"传统的衰落或者说断裂,新诗出现的严重的诗乐分离,中国现代"歌诗"的极端不发达,却是让人痛心不已的事实。及至于当下,一方面是新诗从创作、传播到接受的全面困境,一方面是当下歌坛平庸、低俗歌词的大流行。个中原因,莫不与现代中国"歌诗"传统的失落相关。
- 童龙超
- 关键词:新诗诗化格律化中国古典诗歌歌诗
- 中国现代诗学综合研究的开端——估康白情诗论《新诗底我见》被引量:2
- 2005年
- 康白情的《新诗底我见》是一篇综合性研究的诗论,它对于中国现代诗学的综合研究具有开创性意义,因此,《新诗底我见》是中国现代诗学综合研究的开端之作。
- 童龙超
- 关键词:康白情中国现代诗学
- 章士钊与《新青年》初期的关系考察被引量:1
- 2013年
- 章士钊与《新青年》并非从开始就是对立关系。事实正相反,章士钊与《新青年》的先驱者早有交往和友谊,在《新青年》创刊以后,章士钊继续保持了与其主要成员的友好关系。对《新青年》思想革新和文学变革的基本主张,章士钊予以坚定支持。虽然章士钊与《新青年》也存在"调和论"与"革命论"的分歧,潜伏着后来与之关系对立的危机,但直到1921年游欧之前,章士钊是在根本性支持的基础上对《新青年》持建设性批评,分歧没有影响他们之间的友好关系。
- 童龙超
- 关键词:章士钊
- 对新诗传播形式转型的思考
- 2005年
- 在新的时代背景下,新诗以视觉型为主的传播形式在某种程度上制约着新诗的进一步发展。实现新诗传播由视觉型为主向听觉型为主转型,是新的时代条件下新诗发展的外部条件和内部动因的要求,它将对新诗的创作、传播和接受,进而为新诗走出目前困境、走向复兴具有积极意义。
- 童龙超
- 关键词:新诗
- 论歌词的口头艺术特征
- 2019年
- 歌词的口头艺术特征,体现了歌词较之一般诗歌和音乐的门类独特性,揭示了歌词在目前的各种视野中所不能发现的独特内涵。歌词作为一种口头艺术,其关键是口头性,一方面它包含口头的行为,是口头话语的行为艺术,蕴含了现实语境要素、口头言说行为、话语形式的表演行为等内涵;另一方面它包含口头的文本,具有口头话语、声音表现、声乐形态等不同层次的文本特征,是在以语言创造音乐的过程中,以声乐形态存在的口头话语形式。
- 童龙超
- 关键词:歌词口头诗歌音乐
- 从创作方法看20世纪中国乡土小说的基本形态
- 从创作方法的角度考察整个20世纪中国乡土小说,可以看到它在共时性上具有三大基本类型:偏向于现实主义的写实性乡土小说,偏向于浪漫主义的浪漫抒情乡土小说与偏向于现代主义的“现代派”乡土小说;在历时性上它具有三大发展阶段:现实...
- 童龙超
- 关键词:乡土小说
- 文献传递
- 歌诗在诗歌与歌词之间——论新诗与歌诗被引量:5
- 2012年
- 在对现代诗歌与歌词关系的认识中,长期流行着两种对立的观点,它们都忽略了"歌诗"的存在,都失之片面。"歌诗"自古就是中国诗歌的组成部分和一贯传统。由于新诗的产生省略了"民间歌诗"的阶段,一开始就是文人的参与与自觉创造,再加上现代出版业的影响,使得新诗在人们心目中长期表现为一种书面化的存在,"歌诗"似乎消失了。其实这是一个认识的误区,"歌诗"在理论上不会消失,在事实上也依然存在。在现代语境之下,"歌诗"在诗歌与歌词之间。有必要从理论上提出"现代歌诗"的问题,而其中包含有对当今中国诗学的、音乐的、文化建设的等一系列重要问题的思考。
- 童龙超
- 关键词:新诗音乐歌词歌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