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缪洪平

作品数:41 被引量:146H指数:7
供职机构:第三军医大学西南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重庆市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22篇期刊文章
  • 19篇会议论文

领域

  • 36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6篇动脉瘤
  • 20篇动脉
  • 20篇血管
  • 18篇颅内
  • 16篇栓塞
  • 15篇颅内动脉
  • 15篇颅内动脉瘤
  • 14篇手术
  • 9篇血管内栓塞
  • 8篇造影
  • 8篇手术治疗
  • 7篇栓塞治疗
  • 6篇显微手术
  • 6篇显微手术治疗
  • 6篇介入
  • 6篇创伤
  • 6篇创伤性
  • 5篇血管造影
  • 5篇中动脉
  • 5篇外科

机构

  • 40篇第三军医大学...
  • 2篇简阳市人民医...
  • 1篇中国人民解放...
  • 1篇攀枝花市第二...

作者

  • 41篇缪洪平
  • 40篇朱刚
  • 36篇陈志
  • 30篇冯华
  • 16篇唐卫华
  • 15篇牛胤
  • 13篇林江凯
  • 11篇王宪荣
  • 8篇唐俊
  • 6篇潘杰香
  • 3篇杨云峰
  • 3篇蒋周阳
  • 2篇杨云锋
  • 2篇张建波
  • 1篇储卫华
  • 1篇吴国材
  • 1篇赵伟
  • 1篇陈景宇
  • 1篇胡胜利
  • 1篇李江涛

传媒

  • 8篇第三军医大学...
  • 4篇中国临床神经...
  • 3篇中华医学会神...
  • 1篇介入放射学杂...
  • 1篇河北医学
  • 1篇浙江临床医学
  • 1篇四川医学
  • 1篇重庆医学
  • 1篇中华创伤杂志
  • 1篇实用心脑肺血...
  • 1篇中华神经外科...
  • 1篇中华神经医学...
  • 1篇实用医院临床...
  • 1篇天坛国际脑血...
  • 1篇中国医师协会...

年份

  • 1篇2018
  • 2篇2017
  • 4篇2016
  • 5篇2015
  • 1篇2014
  • 1篇2013
  • 2篇2012
  • 3篇2011
  • 5篇2010
  • 6篇2009
  • 4篇2008
  • 3篇2007
  • 1篇2006
  • 3篇2005
4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颅内动脉瘤外科治疗及研究进展被引量:4
2008年
本文重点介绍颅内动脉瘤发病机制、手术治疗及介入治疗进展。
朱刚陈志缪洪平王宪荣
关键词:颅内动脉瘤外科治疗介入治疗
创伤性颅内动脉瘤的诊治经验被引量:2
2014年
目的探讨创伤性颅内动脉瘤的诊断、治疗方式的选择。方法回顾性分析本科室收治的17例创伤性颅内动脉瘤的资料。17例患者中15例有颅脑外伤史,2例有颅脑手术史,所有患者均行脑血管造影检查,6例采取开颅手术,11例采取血管内栓塞治疗,观察治疗效果并采用格拉斯哥结果评分(Glasgow outcome scale,GOS评分)进行术后随访。结果 17例患者经采用开颅手术或血管内栓塞后均获得成功,随访12例患者(3个月至12年)GOS评分5分8例,4分2例,1分2例。结论创伤性颅内动脉瘤是颅脑外伤及颅脑手术的少见并发症,但破裂出血后的死残率极高。提高对创伤性颅内动脉瘤的认识,特别是提高医源性动脉瘤的认识,早期发现,选择合适的治疗方式,可获得较好治疗效果。
缪洪平唐俊唐卫华牛胤林江凯王宪荣陈志冯华朱刚
关键词:创伤性颅内动脉瘤血管外科手术血管内栓塞
大脑中动脉动脉瘤破裂伴脑内血肿的早期手术治疗被引量:17
2008年
目的探讨大脑中动脉动脉瘤破裂合并脑内血肿早期手术的疗效和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近5年9例大脑中动脉动脉瘤破裂合并脑内血肿患者,早期手术行动脉瘤夹闭及血肿清除术的治疗效果。7例患者术前经常规血管造影或(和)三维CT血管造影(three-dimensional CT angiography,3D-CTA)检查证实,2例患者行CT检查直接手术。术中使用微血管多普勒超声辅助显露动脉瘤及检查动脉瘤夹闭前后载瘤动脉血流。结果 9例患者共10枚动脉瘤均成功夹闭,3个月后随访时GOS评分恢复良好者4例,中度病残2例,重度病残2例,植物生存1例。结论大脑中动脉动脉瘤破裂合并脑内血肿患者病情危重,早期手术能有效改善预后,3D-CTA和术中多普勒超声等无创检查措施能为手术提供帮助。
陈志唐卫华缪洪平吴南朱刚冯华
关键词:颅内动脉瘤大脑中动脉脑内血肿显微外科手术
颅内动脉瘤破裂伴脑内血肿的急诊显微手术治疗被引量:12
2009年
目的探讨急诊显微手术治疗颅内动脉瘤破裂伴脑内血肿的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40例急诊行动脉瘤显微夹闭及患者术前仅行了头颅CT检查。结果40例患者共46个动脉瘤均成功夹闭,3月~4.5年随访无再出血症状发生。3个月后随访时进行GOS评分,5分30例,4分5例,3分4例,2分1例。30例患者经DSA或3D-CTA复查,均未见再出血。结论对颅内动脉瘤伴脑内血肿的患者早期采取显微手术,能有效改善预后。3D-CTA的应用能为此类患者的急诊手术和术后复查提供帮助。
缪洪平陈志唐卫华朱刚林江凯冯华
关键词:颅内动脉瘤脑内血肿显微手术急诊
介入栓塞治疗颅内动脉瘤
目的总结颅内动脉瘤的介入手术治疗,探讨手术时机、手术技巧对术后疗效的影响。方法对来我科首诊经CT、DSA确诊为颅内动脉瘤的162例患者(171个动脉瘤)采取介入栓塞治疗,38例采用GDC
唐卫华冯华陈志缪洪平潘杰香林江凯王宪荣朱刚
显微手术治疗颅内动脉瘤的疗效分析
目的通过对126例颅内动脉瘤的显微手术治疗,以探讨手术时机、手术技巧对术后疗效的影响。方法对来我科首诊经CT、DSA确诊为颅内动脉瘤的患者,力争在72h内经翼点入路开颅行显微手术夹闭动脉瘤。
唐卫华冯华陈志缪洪平潘杰香林江凯王宪荣朱刚
缺氧条件下大鼠神经元白细胞介素-1受体相关激酶-1的表达变化
2010年
目的观察大鼠神经元B35细胞株中白细胞介素-1受体相关激酶-1(interleukin-1 receptor-associated kina-ses-1,IRAK-1)mRNA及蛋白在缺氧后表达量的变化,并探讨其变化与神经元中TNF-α表达的关系。方法将培养的B35细胞置于低氧(3%O2、5%CO2、92%N2)条件下培养1、3、6、12、24、48、72 h,应用RT-PCR方法检测IRAK-1 mRNA表达的变化;Western blot检测IRAK-1蛋白含量的变化;激光扫描共聚焦观察IRAK-1在细胞内的分布及含量变化;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培养液上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含量,并与IRAK-1蛋白进行相关分析。结果B35细胞IRAK-1 mRNA表达与正常对照相比,1 h开始增加[(0.786±0.042),P<0.05],3 h增加明显[(0.947±0.055),P<0.05],6 h达到高峰(1.245±0.077),P<0.05],12 h仍维持在较高水平[(0.911±0.041),P<0.05],24 h降至正常水平以下但无明显差异[(0.596±0.047),P>0.05],48 h以后进一步减少[(0.520±0.049),P<0.05]。IRAK-1蛋白表达变化也呈类似趋势。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培养上清液中TNF-α含量的变化与IRAK-1蛋白表达变化呈正相关(r=0.88,P<0.05)。结论神经元内存在TLR/IL-1R家族信号转导系统的关键因子IRAK-1,缺氧损伤可诱导其表达,与TNF-α的表达相关。
李江涛胡胜利杜鹏郑江缪洪平吴国材唐卫华刘智朱刚
关键词:缺氧神经元
显微手术治疗颅内动脉瘤的疗效分析
唐卫华陈志缪洪平冯华朱刚
血管内介入栓塞治疗颅内动脉瘤(附162例报告)
唐卫华陈志缪洪平冯华朱刚
草麻黄中补体抑制单体防治大鼠脑冲击伤的研究
2012年
目的探讨草麻黄中补体抑制单体(complement inhibiting component in Ephedra sinica,CICES)对大鼠脑冲击伤的保护作用。方法用改进的Feeney’s法制作大鼠脑冲击伤模型,分为正常组(A组)、颅脑创伤假手术组(B组)、颅脑创伤组(C组)、CICES治疗组(D组),观察打击后生存时间及术后6 h、1、3、7 d神经功能改变,分别检测血清IL-1β、TNF-α、脑组织补体C3水平及脑组织含水量。结果 D组生存时间及神经功能评分(1、3 d)均优于C组(P<0.05),D组各检测时间点血清IL-1β、TNF-α浓度(6 h组IL-1β浓度除外)均低于C组(P<0.05,P<0.01),C3补体免疫组化染色结果显示:各检测时间点D组细胞膜外比C组有更少的补体附着(P<0.05),C组脑组织含水量(1、3、7 d)比D组更显著(P<0.05,P<0.01)。结论 CICES能够显著减轻脑损伤后的炎性反应,在继发性脑损伤中起到重要的保护作用。
魏林节冯华陈志唐卫华杨云峰缪洪平牛胤李兰朱刚
关键词:白细胞介素-1Β肿瘤坏死因子-Α补体C3
共5页<12345>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