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罗燕玲

作品数:6 被引量:18H指数:2
供职机构: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佛山市医学类科技攻关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6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心肺
  • 2篇心肺复苏
  • 2篇血压
  • 2篇线粒体
  • 2篇难治性高血压
  • 2篇高血压
  • 1篇代谢
  • 1篇蛋白
  • 1篇心肺脑
  • 1篇心肺脑复苏
  • 1篇心室
  • 1篇心室肥厚
  • 1篇心跳
  • 1篇心跳骤停
  • 1篇胸痛
  • 1篇胸痛患者
  • 1篇血清
  • 1篇血清超敏C反...
  • 1篇上消化道
  • 1篇上消化道大出...

机构

  • 6篇中山大学孙逸...
  • 1篇佛山市第一人...
  • 1篇佛山市禅城区...

作者

  • 6篇罗燕玲
  • 3篇蒋龙元
  • 1篇张萌
  • 1篇符岳
  • 1篇张洁
  • 1篇蒋龙元
  • 1篇邓卫国

传媒

  • 5篇岭南急诊医学...
  • 1篇中华卫生应急...

年份

  • 1篇2018
  • 1篇2015
  • 1篇2014
  • 1篇2013
  • 1篇2012
  • 1篇2011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心肺复苏与线粒体功能的研究进展被引量:2
2014年
心跳骤停是临床常见的急危重症,心跳骤停后心肺复苏(CPR)初期自主循环恢复成功的病人存活率低,病死率高。研究表明自主循环恢复患者中,约66.7%的院外心跳骤停患者和22.9%院内心跳骤停患者死于脑损伤,存活患者中40%-50%出现永久性的认知功能障碍[1]。因此,心肺脑复苏领域的研究任重而道远。近年来调节线粒体功能作为潜在有希望的治疗靶点引起越来越多学者的关注,本文就心肺复苏与线粒体功能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罗燕玲蒋龙元
关键词:线粒体功能心肺复苏自主循环恢复心跳骤停心肺脑复苏急危重症
难治性高血压患者左心室肥厚的危险因素分析被引量:2
2011年
目的:探讨难治性高血压(RH)患者左心室肥厚(LVH)的独立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120例RH患者病历资料,根据超声心动图检测结果计算左室质量指数(LVMI),将RH患者分为LVH组69例和非LVH组51例。收集患者基本资料(性别、年龄、病程等)、24h动态血压资料、血液生化指标等。通过两组间差异分析、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c回归分析RH左心室肥厚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LVH组高血压病程、早发心血管病家族史、超重、血糖异常、C反应蛋白(CRP)、各动态血压参数异常均明显高于非LVH组(P<0.01)。多元回归分析显示,24h平均收缩压(24hSBP)、舒张压(24hDBP)、平均动脉压(MAP)等动态血压异常与RH患者LVH独立相关。结论:动态血压参数异常者左心室肥厚发生率高,有效地控制血压及加强对RH患者危险因素的监测,对高危患者进行针对性地防治,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罗燕玲张洁蒋龙元
关键词:难治性高血压左心室肥厚
难治性高血压的独立危险因素分析被引量:1
2013年
目的:探讨难治性高血压(RH)患者的独立危险因素。方法:将380例确诊为原发性高血压的患者分为难治性高血压组(RH组)120例和非难治性高血压组(non RH组)260例,分别收集患者的基本资料(性别、年龄、病程等)、24 h动态血压资料、血液生化指标等,通过两组间差异分析,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难治性高血压患者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RH组的身体质量指数(BMI)、糖尿病、动态血压参数异常(24hSBP、24hDBP、MAP)与难治性高血压独立相关。结论:加强对难治性高血压患者独立危险因素的监测,对高危患者进行针对性的防治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罗燕玲蒋龙元李祖勇
关键词:难治性高血压
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及肌钙蛋白Ⅰ在急性胸痛患者急诊科危险分层中的价值
2012年
目的:探讨联合检测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及肌钙蛋白I(cTn-I)对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早期诊断的临床价值。方法:64例急性胸痛患者分别在来诊后0~2小时、2-4小时、4~6小时测定hs-CRP和cTn-I水平,并完善心电图、冠脉造影或冠脉CTA以确诊病因。结果:64例急性胸痛患者最终确诊ACS 36例,ACS组hs-CRP检测值在0-2小时即升高,且随时间延长逐步上升,在0~2小时、2~4小时及4~6小时点其检测值均较非ACS组明显升高(P<0.05);而cTn-I检测值在0~2小时组ACS患者与非ACS组无明显差异(P>0.05),在2~4小时及4~6小时ACS患者较非ACS组明显升高(P<0.05)。结论:联合检测急性胸痛患者的hs-CRP和cTn-I对ACS的早期诊断有重要价值,而hs-CRP比cTn-I能更早地起到提示作用。
邓卫国张萌罗燕玲
关键词:急性胸痛肌钙蛋白I超敏C反应蛋白
心肺复苏对室颤大鼠脑线粒体功能保护作用的研究被引量:1
2015年
目的探讨心肺复苏对室颤大鼠脑神经元线粒体功能的保护作用。方法通过电刺激致颤法建立大鼠心室颤动/心肺复苏模型,随机分为对照组,缺血组,CPR组。用Clark氧电极法检测线粒体呼吸功能;电镜观察线粒体超微结构;液氮冻存海马神经元线粒体通过效液相色谱检测磷酸肌酸(PCr)、三磷酸腺苷(ATP)和乳酸(Lac)含量。结果 CPR组大鼠脑线粒体态III呼吸和RCR值显著降低。电镜下三组大鼠神经元线粒体超微结构无明显差异。缺血组和CPR组PCr和ATP含量均明显小于对照组(P<0.01)。结论心跳骤停引起脑线粒体呼吸功能严重损伤,心肺复苏可以改善神经元的线粒体功能,减轻脑线粒体损伤。
罗燕玲蒋龙元符岳
关键词:心肺复苏室颤线粒体能量代谢
奥曲肽联合雷贝拉唑治疗老年急性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大出血56例临床分析被引量:12
2018年
目的:总结奥曲肽联合雷贝拉唑对老年急性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大出血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3月-2017年12月广东省东莞市大朗医院和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急诊科收治的老年急性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大出血患者124例的临床资料,将应用雷贝拉唑治疗的68例为对照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奥曲肽的56例为观察组,比较两组24 h、48 h及72 h止血情况、临床疗效和药物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24 h止血率明显高于对照组(46.3%vs 35.3%,P<0.05),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96.4%vs86.8%,P<0.05),总药物不良发生率虽略高于对照组,但无明显差异(10.7%vs 7.4%,P>0.05)。结论:奥曲肽联合雷贝拉唑治疗老年急性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大出血的临床疗效好,安全性高,建议临床推广应用。
陈玉生罗燕玲高海军陈海湛
关键词:非静脉曲张上消化道大出血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