翁宇
- 作品数:14 被引量:21H指数:3
- 供职机构:西藏自治区人民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西藏自治区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天文地球更多>>
- ABC/2和Slicer测量体积差值对脑内血肿体积扩大的预测被引量:3
- 2020年
- 目的探讨一种预测脑出血(ICH)血肿体积扩大的新方法。方法分析128例自发性脑内血肿的CT扫描图像。使用ABC/2方法和3D Slicer软件测量血肿体积,计算差值并与血肿形状分类比较其预测血肿体积扩大的效能(血肿体积扩大≥6.0 cm^3;血肿体积扩大≥12.5 cm^3)。结果患者首次头颅CT扫描用ABC/2法测量的ICH血肿体积[(21.4±16.4)ml]较3D Slicer法[(17.7±14.0)ml]测量值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1.869,P<0.001);患者第2次头颅CT扫描采用ABC/2方法[(26.3±21.8)ml]测量ICH血肿体积较同一方法首次测量值大[(21.4±16.4)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8.599,P<0.001)。ABC/2法与3D Slicer法测量的ICH血肿体积差值与规则形(r=0.628,P<0.05)、不规则形(r=0.603,P<0.05)、多叶形血肿体积扩大(r=0.591,P<0.05)均具有相关性。首次头颅CT扫描ABC/2法与3D Slicer法测量血肿体积的差值预测血肿体积扩大≥6.0 cm^3的曲线下面积大于血肿形态的曲线下面积(0.866 vs 0.755,Z=2.496,P=0.013);首次头颅CT扫描ABC/2法与3D Slicer法测量血肿体积的差值预测血肿体积扩大≥12.5 cm^3的曲线下面积大于血肿形态的曲线下面积(0.911 vs 0.731,Z=2.674,P=0.008)。结论与血肿形状类别相比,ABC/2和3D Slicer测量的体积差异可以更好地预测血肿的扩大。
- 伍刚刘广韬翁宇扎多王洪国周青刘策刘如恩
- 关键词:脑出血
- 颅后窝表皮样囊肿的诊治体会被引量:1
- 2020年
- 目的总结颅后窝表皮样囊肿诊断及显微手术治疗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2至2019年2月显微手术治疗的6例颅后窝表皮样囊肿的临床资料。结果肿瘤全切除5例;1例第四脑室肿瘤因瘤壁与脑干粘连紧密,术中残留少量菲薄囊壁。2例术后出现发热,对症治疗后控制良好;术后均未出现残腔出血、脑积水、皮下积液等并发症。术后随访3个月至2年:3例术后2年未复发,2例术后6个月未复发,1例术后3个月未复发。所有病人均能生活自理。结论对于颅后窝表皮样囊肿,因肿瘤生长自身特点,就诊肿瘤往往较大;MRI检查,特别是结合DWI等序列,术前基本可以明确诊断;显微手术疗效满意。
- 仁增翁宇吾金蛋白扎多王洪国蒲智
- 关键词:表皮样囊肿颅后窝显微手术
- 慢性硬膜下血肿颅骨钻孔引流术治疗体会被引量:2
- 2012年
- 慢性硬膜下血肿是神经外科常见疾病之一,好发于小儿及老年人,占颅内血肿的10%,占硬膜下血肿的25%,其中双侧血肿发生率高达14%。本病起因大部与外伤有关,但因发病始于头部外伤轻微,起病隐匿,病程长,发病早期无明显临床表现,故容易延误病情或误诊。
- 仁增吴文博翁宇蒲智
- 关键词:慢性硬膜下血肿钻孔引流术颅骨血肿量头部外伤颅内血肿
- 椎管内与胸腔沟通包虫病1例并文献复习被引量:1
- 2019年
- 目的探讨椎管内与胸腔沟通包虫病的临床特点及诊疗方法。方法回顾分析1例椎管内与胸腔沟通包虫病患者的临床资料;并对相关文献进行复习。结果本例患者临床表现为脊髓压迫症状;MRI检查示,胸椎椎管内占位,并与右侧胸腔沟通,右侧胸腔巨大占位;经手术完全切除病灶;术后病情好转。以往文献报道均是脊椎包虫病经骨质破坏,突入椎管压迫脊髓导致相应脊髓功能障碍,未见脊椎骨质完整的椎管内与胸腔沟通的包虫病的相关报道。结论疫源地区发现椎管内或与胸腔等邻近沟通的特殊占位病灶,诊断需考虑包虫病的可能。对已出现脊髓压迫症状患者应实施手术治疗;解除脊髓压迫,并防止术中污染,是取得良好疗效的关键。
- 仁增王洪国扎多翁宇尼平
- 关键词:包虫病
-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细胞周期相关核抗原Ki-67抗体和p53表达水平与脑膜瘤术后瘤周水肿的相关性研究被引量:5
- 2021年
- 目的探讨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 VEGF)、细胞周期相关核抗原Ki-67抗体和p53的表达水平对脑膜瘤术后瘤周水肿(Pedtumoral brain edema, PTBE)的影响。方法选取2007年1月-2016年7月于本院就诊的脑膜瘤手术患者159例,采用免疫组化检测VEGF,Ki-67抗体和p53在159例脑膜瘤患者中的表达,应用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MRI)检查确定PTBE程度,其中术后无脑膜瘤瘤周水肿70例,术后有脑膜瘤瘤周水肿89例,比较无水肿(no Edema)组和水肿(Edema)组患者的基线资料、VEGF,Ki-67抗体和p53水平的差异,分析三者与脑膜瘤术后瘤周水肿的关系以及对预后的影响。结果 PTBE与患者性别、年龄、BMI、高血压病、糖尿病和术前癫痫无关;与术前瘤周水肿、肿瘤部位、肿瘤直径(cm)、肿瘤形状、肿瘤边界、肿瘤分型、Simpson分级、世界卫生组织(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WHO)分级、VEGF,Ki-67抗体和p53表达水平有密切关系(P<0.05);其中,近窦型脑膜瘤、肿瘤直径≥5 cm、蘑菇状脑膜瘤、肿瘤边界不清、内皮型脑膜瘤、Simpson分级、WHO分级以及VEGF,p53和Ki-67抗体高表达均为影响PTBE预后的关键风险因素,术前瘤周水肿是保护因素(P<0.05);随着PTBE的病情严重程度增加,VEGF,p53和Ki-67抗体的表达均显著上调(P<0.05);在PTBE发生发展中三者均高表达且互为显著正相关;VEGF,p53和Ki-67抗体阳性患者的3年生存率均显著低于阴性患者(P<0.05)。结论脑膜瘤术后PTBE与一般临床特征、手术切除及肿瘤特征等有关外,与VEGF,Ki-67抗体和p53表达水平也有密切联系。VEGF、Ki-67抗体和p53在脑膜瘤术后瘤周水肿区均高表达且互为显著正相关,可能是导致患者预后不良的关键风险因素。
- 翁宇仁增
- 关键词:血管内皮生长因子P53
- 大面积脑梗塞外科手术治疗体会被引量:4
- 2012年
- 目的总结我科大面积脑梗塞外科治疗体会。方法对我科收治5例经头部CT或MRI检查确诊的大面积脑梗塞患者,全麻下行颅骨骨瓣减压,颞肌贴敷并硬脑膜成形术。结果 1例患者术后第5天,突发枕骨大孔疝死亡,考虑脑梗塞后继发出血;1例患者目前处于持续植物状态;2例当地患者术后6~8月来我院行颅骨修补术,患者均有不同程度偏瘫;1例汉族患者术后20天,神志清,病情稳定后转至内地继续康复治疗。结论去大骨瓣减压并颞肌贴敷外科手术治疗是大面积脑梗塞的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手术方法简单,效果明星,基层医院应该常规开展此列手术。
- 仁增多吉玉杰翁宇蒲智
- 关键词:大面积脑梗塞去大骨瓣减压颞肌贴敷术
- 西藏地区神经内镜辅助手术治疗基底节区脑出血的临床初步研究
- 2023年
- 目的探讨西藏地区神经内镜辅助手术治疗基底节区脑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8月~2022年8月西藏自治区人民医院神经外科收治的神经内镜手术治疗基底节区脑出血32例,随机选取同期传统开颅手术32例作为对照;比较2组患者临床资料及手术疗效。结果2组患者性别、年龄、术前发病时间、既往高血压病史、糖尿病史、血肿量、术前GC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神经内镜组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ICU入住时间、总住院时间均少于传统开颅组(P<0.05);2组患者在术后血肿清除率、围术期并发症(肺炎、下肢静脉血栓、应激性溃疡)、出院时mRS、3个月后mRS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神经内镜辅助手术治疗基底节区脑出血更微创,且安全有效、恢复快,在高海拔地区有推广意义。
- 王栋梁宋海栋焦风伍刚仁增吴文博吴科学曹旭东翁宇
- 关键词:高海拔地区神经内镜基底节区脑出血
- 西藏高原环境下脑积水的治疗及体会
- 2013年
- 目的分析并总结高原环境下各种原因导致的脑积水的手术、保守治疗效果。方法对自2010年01月~2012年12月期间应用脑室-腹腔分流术对我科收治的45例脑积水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全部45例患者,手术患者18例,保守治疗12例,未手术或其他原因放弃治疗15例,术后2月复查头颅CT,患者脑室系统有不同程度的缩小。术后死亡1例。结论目前,脑室-腹腔分流术在临床上已被广泛应用,是治疗脑积水的的常用方法,术后患者脑积水情况能得到有效纠正。但对于西藏地区,由于独特的地理、人文环境,部分患者放弃治疗,需要在今后的诊疗过程中做到更好的普及教育。
- 翁宇仁增蒲智宋彬彬
- 关键词:脑积水教育
- 樟木地震中颅脑外伤患者现场救治体会
- 翁宇吴科学
- 颅内动脉瘤破裂伴脑内血肿急诊手术治疗体会被引量:1
- 2018年
- 目的探讨颅内动脉瘤破裂伴脑内血肿急诊手术治疗体会。方法选自2016年7~2018年6月我院神经外科收治的颅内动脉瘤伴发脑内血肿患者行开颅手术患者11例,根据GOS评分,判断患者术后恢复情况。结果 11例患者中恢复良好7例(63.64%);术后致残3例(27.27%);死亡1例(9.09%)。结论对颅内动脉瘤破裂并脑内血肿患者,应及时急诊手术,救治率高。
- 仁增刘焕东翁宇吴科学
- 关键词:颅内动脉瘤脑内血肿急诊手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