翟生
- 作品数:24 被引量:208H指数:6
- 供职机构:新疆医科大学第五附属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闭合复位克氏针阻挡加压法治疗新鲜骨性锤状指的疗效观察被引量:11
- 2018年
- 目的探讨闭合复位克氏针阻挡加压固定技术治疗新鲜骨眭锤状指的手术方法和临床效果。方法自2012年6月至2015年5月,我们对20例新鲜骨性锤状指患者采用闭合复位骨块,一枚克氏针弹性阻挡加压固定撕脱骨块,另一枚克氏针固定DIP,两枚克氏针通过末端的弯钩相互加压。术后3周解除克氏针之间的加压装置,6~7周拔除克氏针,加强功能锻炼。结果本组患者骨折均解剖复位,骨性愈合,随访6~24个月,平均10.5个月。按Patel等评定方法评定:优11例,良7例,可2例。结论闭合复位克氏针阻挡加压法治疗新鲜骨I生锤状指操作简便,固定可靠,恢复良好,并发症少。
- 王武韩小平翟生崔泳
- 关键词:指损伤骨性锤状指
- 有限切开长型锁定加压钢板治疗复杂性骨质疏松性肱骨干骨折的效果被引量:1
- 2018年
- 目的探讨应用长型肱骨近端内固定锁定系统(PHILOS)治疗复杂性骨质疏松性肱骨干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4年7月~2017年3月新疆医科大学第五附属医院收治的28例肱骨干骨折(AO分型:B型9例,C型19例)患者,所有患者均应用有限切开长型PHILOS钢板插入治疗,术后通过X线评估骨折愈合及内固定情况,肩、肘关节功能分别采用美国加州大学肩关节评分(UCLA)和Mayo评分评价。结果术后随访骨折都顺利愈合,术后无医源性桡神经损伤,骨折愈合时间12~36周[平均(22.5±6.8)周]。肩关节外展80°~110°[平均(102.2±3.2)°],后伸20°~40°[平均(38.0±1.1)°],前屈150°~170°[平均(165.3±2.1)°];肘关节伸直-5°~10°[平均(8.0±0.9)°],屈曲120°~140°[平均(132.2±2.4)°]。肩关节功能UCLA评分为优26例,良2例。肘关节功能Mayo评分为优26例,良2例。结论有限切开长型PHILOS是治疗复杂性、骨质疏松性肱骨干骨折的一种有效、安全的方法。
- 张峥翟生刘大鹏韩小平王武武忠炎崔泳
- 关键词:钢板内固定术肱骨干骨折骨质疏松
- 一期后路病灶清除椎间植骨融合内固定治疗胸腰椎结核被引量:16
- 2016年
- 骨关节结核是常见的肺外结核,其中脊柱结核所占的比例最高,约为47.287%。目前,随着对脊柱结核认识的不断深入,在规范抗结核药物治疗的基础上积极进行手术已成为共识。彻底病灶清除是外科治疗的前提和基本要求.但病灶清除后脊柱的稳定性将进一步被破坏,重建及维持脊柱稳定性具有重要的意义。目前对于胸腰椎结核的手术入路一直存在争议.因脊柱结核往往仅累及椎体、椎间盘等前方结构,经前路行病灶清除、植骨融合.同期前路或后路行内固定手术。一直被视为治疗脊柱结核的标准术式。
- 翟生王武吕青
- 关键词:后路病灶清除椎间植骨融合胸腰椎结核内固定手术脊柱稳定性骨关节结核
- Gamma钉与DHS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继发股骨干骨折的系统评价被引量:9
- 2015年
- 目的运用Cochrane系统评价的方法,对不同设计的Gamma钉进行亚组分析,比较Gamma钉与动力髋螺钉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继发股骨干骨折的发生率。方法纳入比较Gamma钉与动力髋螺钉内固定治疗成人股骨粗隆间骨折的随机和半随机对照试验,由两名评价员独立评价文献质量并提取术中及术后股骨干骨折的患者人数,采用随机效应模型进行Meta分析,对评价指标计算相对危险度(relative risk,RR)及其95%置信区间(confidence interval,CI),将纳入文献分为2000年之前研究组和2000年之后研究组,进行亚组分析。结果共纳入14个研究,其中13个研究提供了发生术中股骨干骨折的患者资料,Meta分析结果提示Gamma钉固定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明显增加了术中股骨干骨折的发生率(RR=2.72,95%CI,1.17~6.31,P=0.02)。2000年之前亚组包括8个研究,Meta分析结果提示,Gamma钉固定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术中发生股骨干骨折的危险是动力髋内固定的3倍(RR=3.00,95%CI,1.02~8.85,P=0.05)。2000年之后亚组包括5个研究,Meta分析结果提示,与动力髋内固定相比,Gamma钉固定没有增加发生术中股骨干骨折的风险,两者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RR=2.33,95%CI,0.61~8.92,P=0.22)。13个研究提供了发生术后股骨干骨折的患者资料,Meta分析结果提示,与动力髋内固定相比,Gamma钉固定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明显增加了术后股骨干骨折的发生率(RR=3.62,95%CI,1.31~10.02,P=0.01)。2000年之前亚组的8个研究Meta分析结果提示,Gamma钉固定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术后发生股骨干骨折的危险是动力髋内固定的4倍,两者有统计学差异(RR=4.03,95%CI,1.20~13.54,P=0.02)。2000年之后亚组包括5个研究,Meta分析结果提示,Gamma钉固定与动力髋固定相比,两者术后股骨干骨折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RR=2.80,95%CI,0.43~18.23,P=0.28)。结论随着Gamma钉设计改进及Gamma钉置入技术经验的丰富
- 翟生韩小平吕清凯塞尔江曹鹏
- 关键词:GAMMA钉动力髋股骨粗隆间骨折
- 关节镜下有限清理和玻璃酸钠综合治疗膝骨关节炎的疗效观察
- 目的:评估关节镜膝关节骨关节炎(OA)患者在关节镜下有限清理术加玻璃酸钠的疗效。方法:200例膝骨关节炎常规在关节镜下清理,后于髌骨外上缘穿刺确认关节腔后注射玻璃酸钠4mL加压包扎。5 d 1次,连续3次关节内注射玻璃酸...
- 徐卫东王克亚翟生
- 关键词:膝骨关节炎关节镜清理术玻璃酸钠疗效观察
- 文献传递
- 防旋型股骨近端髓内钉(PFNA)与动力髋钢板治疗成人股骨转子间骨折的系统评价
- 目的:比较防旋型股骨近端髓内钉(PFNA)与动力髋螺钉钢板(DHS)治疗成人股骨转子间骨折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收集1966至2014年间发表的所有比较PFNA与DHS治疗成人股骨转子间骨折的随机对照试验,对其进行质量评...
- 翟生
- 关键词:髓内
- 循证医学在骨科临床工作中的应用研究与推广
- 白靖平锡林宝勒日何祖胜廖燚翟生李国华李同相黄卫民李斌雷钟
- 该课题组开展循证医学研究及推广,首先将循证医学的理念在新疆首次应用和推广。结合计算机知识、医学信息学、数理统计学、临床流行病学信息网络应用,进行股骨干骨折带锁髓内钉扩髓后插钉和非扩髓插钉的比较。腰椎退行性椎间盘疾病手术脊...
- 关键词:
- 关键词:循证医学骨科
- 1,25(OH)_(2)D_(3)通过上调IL-10受体抑制软骨细胞凋亡缓解骨关节炎的分子机制研究
- 2023年
- 目的:探讨骨化三醇[1,25(OH)_(2)D_(3)]对创伤性骨关节炎(PTOA)大鼠膝关节软骨的保护作用及其分子机制。方法:构建PTOA大鼠模型。将20只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假手术组、PTOA组和1,25(OH)_(2)D_(3)组,每组5只。采用免疫组织化学(IHC)染色法检测膝关节软骨IL-10受体(IL-10R)和基质金属蛋白酶-13(MMP-13)的表达,番红O染色法测定大鼠胫骨关节头软骨的损伤程度。分离大鼠骨髓干细胞(BMSCs),将细胞分为未分化组、分化组、1,25(OH)_(2)D_(3)干预组和1,25(OH)_(2)D_(3)+IL-10R抗体组。采用荧光定量PCR(RT-q PCR)法检测细胞中MMP-13和胶原蛋白10a1(Col10a1)m RNA表达,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磷酸化(p)-JAK、JAK、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SOX9、Smad2和Runx2蛋白表达,TUNEL染色法检测细胞凋亡率。结果:IHC染色显示,与对照组相比,PTOA组IL-10R表达水平降低,MMP-13表达水平升高(均P<0.05);与PTOA组相比,1,25(OH)_(2)D_(3)组IL-10R表达水平升高,MMP-13表达水平降低(均P<0.05)。番红O染色结果显示,PTOA组软骨层厚度低于对照组(P<0.05),1,25(OH)_(2)D_(3)组软骨层厚度高于PTOA组(均P<0.05)。与分化组相比,1,25(OH)_(2)D_(3)干预组细胞MMP-13m RNA相对表达水平降低,Col10a1 m RNA相对表达水平及p-JAK、TGF-β1、SOX9、Smad2和Runx2蛋白表达水平升高(均P<0.05),TUNEL阳性细胞率降低(P<0.05)。与1,25(OH)_(2)D_(3)干预组比较,1,25(OH)_(2)D_(3)+IL-10R抗体组细胞部分逆转了上述指标(P<0.05)。结论:1,25(OH)_(2)D_(3)可能通过上调膝关节软骨IL-10R表达,抑制软骨细胞凋亡,从而发挥保护PTOA大鼠膝关节软骨的作用。
- 吕青翟生黄涛
- 关键词:骨关节炎膝关节软骨骨化三醇
- 股骨近端髓内固定与动力髋钢板修复成人股骨转子间骨折的系统评价被引量:2
- 2015年
- 背景:股骨转子间骨折的修复主要分为髓外固定系统和髓内固定系统。哪种内固定方式能够更好地修复股骨转子间骨折仍存在争议。目的:比较不同类型的股骨近端髓内钉与动力髋钢板修复成人股骨转子间骨折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收集1966至2013年间发表的所有比较股骨近端髓内固定与动力髋钢板修复成人股骨转子间骨折的随机对照试验,对其进行质量评价,提取关于内固定后股骨干骨折、股骨颈内螺钉切出股骨头、骨折不愈合、再手术率、切口感染、内固定后疼痛(包括髋关节疼痛和大腿疼痛)、手术时间、失血量的数据,进行系统评价。结果与结论:31个随机对照试验共纳入患者总数4 748例,股骨转子间骨折4 757例。髓内固定与动力髋钢板固定修复股骨转子间骨折的手术时间、再手术率、股骨颈内螺钉切出股骨头、骨折不愈合、切口感染、内固定后髋关节周围疼痛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P>0.05);髓内固定比动力髋钢板固定失血量少(P=0.003);髓内固定后发生股骨干骨折的概率明显高于动力髋钢板固定组(P=0.003)。提示与动力髋钢板螺钉修复股骨转子间骨折相比,髓内钉固定失血量少,但增加了内固定后发生股骨干骨折的发生率。在手术时间、股骨颈内螺钉切出股骨头、骨折不愈合、再手术率、切口感染、髋关节周围疼痛这些结局指标方面,髓内钉与动力髋钢板螺钉两种内固定方式无明显差异。由于纳入文献质量差异很大,对此结论的解释应保持谨慎,为得出更可靠结论尚需更多设计严格、使用统一结局指标、随访时间较长的大样本随机对照试验。
- 翟生吕青
- 关键词:植入物动力髋
- 切口闭合引流在髋关节置换术中作用的系统评价被引量:6
- 2010年
- 目的比较髋关节置换术中切口放置闭合引流与不引流对手术疗效的影响。方法收集所有关于比较髋关节置换术中切口放置闭合引流与不引流对手术疗效影响的随机和半随机对照试验,对其逐个进行质量评价,做系统评价。结果共纳入16篇RCT,包括1 690例患者,纳入研究的方法学质量差异较大。在术后切口感染、切口血肿、切口持续渗液、深静脉血栓发生率等方面,术后放置引流与不放置引流之间无显著性差异。在术后需要输血的患者人数方面,髋关节置换术后引流组有更多的患者需要输血。结论根据本系统评价的结果,没有充分的证据支持髋关节置换术后常规放置闭合引流这一措施。术后切口引流增加了术后患者异体输血的几率。但因为本系统评价和所纳入的研究的缺陷,要得出更可靠的结论,尚需更多大样本、长期随访、使用统一结局评价指标的RCT以增加证据的强度。
- 翟生熊道海武忠炎
- 关键词:髋关节置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