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肖富仁

作品数:8 被引量:20H指数:2
供职机构:中国水电工程顾问集团公司成都勘测设计研究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水利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 2篇科技成果

领域

  • 8篇水利工程

主题

  • 4篇消能
  • 3篇水建筑物
  • 3篇水头
  • 3篇消能设计
  • 3篇泄洪
  • 3篇泄洪消能
  • 3篇泄洪消能设计
  • 3篇泄水
  • 3篇泄水建筑
  • 3篇泄水建筑物
  • 3篇高水头
  • 3篇高水头泄水建...
  • 2篇电站
  • 2篇溢洪
  • 2篇溢洪道
  • 2篇水电
  • 2篇水电站
  • 2篇消能工
  • 2篇洪道
  • 2篇DL

机构

  • 6篇中国水电工程...
  • 2篇成都勘测设计...
  • 1篇四川大学

作者

  • 8篇肖富仁
  • 3篇王仁坤
  • 2篇计家荣
  • 2篇饶宏玲
  • 2篇程志华
  • 1篇许唯临
  • 1篇王洪炎
  • 1篇周鸿汉
  • 1篇余挺
  • 1篇尹大芳
  • 1篇田忠
  • 1篇白荣隆
  • 1篇赵文光

传媒

  • 2篇水力发电
  • 1篇水电站设计
  • 1篇四川大学学报...
  • 1篇中国水力发电...

年份

  • 1篇2010
  • 2篇2009
  • 3篇2008
  • 2篇1994
8 条 记 录,以下是 1-8
排序方式:
高水头泄水建筑物泄洪消能设计思路探讨被引量:4
2008年
探讨了高水头泄水建筑物集中消能和分散消能两种消能方式的特点,通过工程实例,重点介绍了分散消能方式。本文认为,分散消能方式可减轻消力池或下游水垫塘的消能负担;在流道内设台阶消能工能有效降低流速,减小水流冲刷破坏作用,台阶产生紊动均匀流,水深、流速不变,理论上可应用于水头200m3、00m量级以上的溢洪道设计。设法在流道内提高消能率,可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肖富仁
关键词:高水头泄洪消能消能工泄水建筑物
《混凝土拱坝设计规范》DL/T5346-2006
王仁坤饶宏玲计家荣程志华肖富仁尹大芳赵文光
该项目属于水电水利工程设计领域,是在原规范(SD145-85)的基础上修编的。修订组搜集整理并分析了约百余座国内外拱坝科研、设计、施工等方面的资料,对拟增补的内容开展了大量有针对性的专题研究工作,为规范修编打下了坚实的理...
关键词:
溪落渡水电站工程概况被引量:1
1994年
溪落渡水电站是金沙江干流梯级开发的倒数第二个梯级,位于四川省雷波县和云南省永善县相接壤的溪落渡峡谷。电站初拟装机容量1200万~1500万kW。该工程以发电为主,兼有防洪、拦沙、漂木、航运等综合效益。工程规模巨大,并具有动能经济指标优越,发电效益显著,控制水沙能力大,水库淹没损失小,施工交通方便等优点;是“西电东送”华东、华中地区理想的能源基地和促进西南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工程之一。
肖富仁王仁坤
关键词:梯级水电站
溪落渡水电站──开发西南水能资源的战略工程
1994年
溪落渡水电站──开发西南水能资源的战略工程王洪炎,肖富仁,颜道丰,白荣隆(成都勘测设计研究院)举世瞩目的三峡工程正在加紧建设,长江干流中、上游后继开发目标如何选择,不仅与流域的综合治理密切相关,而且对长江沿岸和东南沿海地区经济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三...
王洪炎肖富仁颜道丰白荣隆
关键词:水能资源水电站金沙江
混凝土拱坝设计规范(DL/T5346-2006)
王仁坤饶宏玲计家荣程志华肖富仁
该项目在原规范(SD145-85)的基础上修编的,修编后的规范具有以下特点:1.进行了大量工程调研、复核分析及专题研究工作,提出了具有创新性的方法和规定。体现在:拱坝强度按概率极限状态设计,采用分项系数极限状态表达式,制...
关键词:
关键词:混凝土拱坝拱坝设计有限元法
高水头泄水建筑物泄洪消能设计思路探讨
本文探讨了集中消能和分散消能两种消能方式的特点,通过工程实例,重点介绍了分散消能方式。本文认为分散消能方式可减轻消力池或下游水垫的消能负担;在流道内设台阶消能工能有效降低流速,减小水流冲刷破坏作用,台阶产生紊动均匀流,水...
肖富仁
关键词:高水头泄洪消能消能工
文献传递
高水头泄水建筑物泄洪消能设计思路探讨
本文探讨了集中消能和分散消能两种消能方式的特点,通过工程实例,重点介绍了分散消能方式。本文认为分散消能方式可减轻消力池或下游水垫的消能负担;在流道内设台阶消能工能有效降低流速,减小水流冲刷破坏作用,台阶产生紊动均匀流,水...
肖富仁
关键词:高水头泄水建筑物溢洪道泄洪消能
文献传递
“V”形台阶溢洪道的消能特性被引量:15
2010年
针对前人对台阶溢洪道的研究多集中在台阶尺寸、布置形式、流态等问题,没有涉及到对台阶本身的形式的研究,提出了台阶形状在平面上呈"V"形的台阶溢洪道的布置形式,并采用三维紊流数值模拟的方法对比研究了"V"形台阶溢洪道和传统的"一"形台阶溢洪道的消能特性,研究结果表明:"V"形台阶后的漩涡尺度较"一"形台阶小,在中轴面上,"V"形台阶无漩涡存在,台阶面上形成三元水流状态;"V"形台阶上的负压区小,中轴面上无负压;在相同的台阶高度及长度以及同样的来流情况下,"V"形台阶的消能率高于传统的"一"形台阶。所提供的台阶形式可供工程参考。
田忠许唯临余挺周鸿汉肖富仁
关键词:溢洪道数值模拟消能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