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肖雅敏

作品数:6 被引量:30H指数:3
供职机构:福建农林大学植物保护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福建省科技重点项目福建省发改委“五新”项目福建省教育厅资助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5篇农业科学
  • 1篇生物学

主题

  • 3篇线虫
  • 3篇香蕉
  • 2篇线虫种类
  • 1篇形态学
  • 1篇形态学特征
  • 1篇育种
  • 1篇原生质
  • 1篇原生质体
  • 1篇原生质体融合
  • 1篇真姬菇
  • 1篇质体
  • 1篇融合子
  • 1篇生物学
  • 1篇生物学特性
  • 1篇食用
  • 1篇食用菌
  • 1篇种群
  • 1篇种群结构
  • 1篇线虫种类鉴定
  • 1篇线头

机构

  • 6篇福建农林大学

作者

  • 6篇肖雅敏
  • 3篇张俊兰
  • 3篇胡开辉
  • 3篇孙淑静
  • 2篇刘建忠
  • 2篇饶榆平
  • 2篇陈明祥
  • 2篇张绍升
  • 2篇熊芳
  • 2篇周峡
  • 1篇徐建中
  • 1篇刘国坤
  • 1篇林胤煌

传媒

  • 1篇江西农业大学...
  • 1篇中国食用菌
  • 1篇福建农林大学...
  • 1篇菌物学报

年份

  • 3篇2014
  • 1篇2011
  • 2篇2010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香蕉根际六线头垫刃线虫(Cephalenchus hexalineatus)的鉴定
建香蕉根际采集分离到1种头垫刃属线虫,根据形态学特征,将其鉴定为六线头垫刃线虫(Cephalenchus hexalineatus).六线头垫刃线虫是国内首次在香蕉根际土中分离,也是中国新纪录种.本文记述的头垫刃线虫的主...
周峡肖雅敏刘国坤肖顿张绍升
关键词:香蕉形态学特征
香蕉上的螺旋线虫和纽带线虫种类鉴定
2014年
从福建省漳州市、福州市、莆田市、南平市、宁德市香蕉园采集的62份香蕉根样本中分离到螺旋线虫和纽带线虫.根据其形态学特征及r DNA-ITS区和28S r DNA-D2/D3区序列分析,将其鉴定为双宫螺旋线虫、多带螺旋线虫和塞氏纽带线虫.多带螺旋线虫和塞氏纽带线虫在福建香蕉上为首次报道.
肖雅敏周峡张绍升
关键词:香蕉螺旋线虫
真姬菇融合菌株生物学特性及生产性能的研究被引量:8
2010年
运用原生质体融合与漆酶转化体系筛选到一株真姬菇融合菌株(金山1号),研究了不同培养基配方、温度、pH及含水量对该菌株菌丝生长的影响,并对该菌株的漆酶活性、生产特性进行了初步分析。结果表明,金山1号在PDA胡萝卜培养基上菌丝生长最快、活力较强,菌丝最适生长温度为25℃,最适pH为6.5,最适含水量60%~65%,漆酶活力为3.95 U·mL-1,生产周期可缩短3 d~5 d,生物学效率72.86%,与真姬菇相比提高了17.15%,表现出该融合菌株具有良好的生产应用价值。
刘建忠孙淑静胡开辉熊芳肖雅敏陈明祥饶榆平张俊兰
关键词:真姬菇生物学特性融合子
福建省香蕉病原线虫种类调查与鉴定
通过形态学和分子生物学等方法,对福建省香蕉寄生线虫种类的进行了调查鉴定,共鉴定出14属16种香蕉寄生线虫:南方根结线虫/(Meloidogyne incognita/)、花生根结线虫/(M. arenaria/)、爪哇根...
肖雅敏
关键词:香蕉寄生线虫种群结构
文献传递
斑玉蕈育种中漆酶转化体系建立的初步研究被引量:18
2010年
漆酶具有降解木质素,氧化降解酚类物质,抑制杂菌,改善出菇品质等作用。采用酶学与原生质体融合相结合的技术,建立斑玉蕈育种中漆酶转化体系,将漆酶活性较高、生长速度较快的凤尾菇原生质体经高温灭活与斑玉蕈原生质体融合,通过RB-PDA平板显色技术筛选出具有漆酶活性较高的两融合菌株Ⅲ18C、Ⅲ2A,并对其进行了拮抗试验、RAPD分子标记、漆酶基因扩增等研究。结果表明,筛选出的两融合菌株与两亲本具有明显的拮抗线,随即引物扩增的条带与两亲本有明显的差异,并扩增出漆酶基因的一个片段。同时也表明利用漆酶转化体系筛选融合菌株具有目标明确、准确、快速的优点。
胡开辉刘建忠孙淑静饶榆平陈明祥张俊兰肖雅敏熊芳
关键词:原生质体融合RAPD分子标记基因转化
不同类型食用菌产木素氧化酶系能力比较与分析被引量:8
2011年
了解食用菌产木质素氧化酶系的特征及其与菌丝生长速度的关系,采用RB-PDA脱色法、苯胺蓝平板脱色法等4种方法,检测32种食用菌中漆酶(Lac)、木质素过氧化物酶(Lip)和锰过氧化物酶(MnP),并且利用PDA平板实验测量其菌丝生长速度。结果表明:12个品种可同时分泌漆酶(Lac)、木质素过氧化物酶(Lip)和锰过氧化物酶(MnP),2个品种未检测到Lac、Lip、MnP,6个品种只分泌Lac,2个品种只分泌MnP,而未曾发现只分泌Lip的品种。说明食用菌对Lac和MnP的产生分泌具有独立性,但是木质素过氧化物酶必需与锰过氧化物酶同时分泌。木质素氧化酶系丰富食用菌菌种,菌丝生长速度快;Lac活性高的菌种,其生物转化率也高。
徐建中胡开辉孙淑静张俊兰肖雅敏林胤煌
关键词:食用菌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