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晓琴
- 作品数:15 被引量:37H指数:3
- 供职机构:南昌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江西省学位与研究生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 双眼视觉训练对间歇性外斜视术后患者的临床疗效观察
- 目的 研究双眼视觉训练对外斜视术后患者双眼视恢复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我院2016年至2017年间歇性外斜视术后患者46例,男性26例,女性20例,年龄最小6岁,最大32岁,平均年龄19岁.术后随机分A、B两组.A组术后...
- 胡晓琴熊芬廖洪斐
- 关键词:间歇性外斜视立体视觉复视
- 远视性弱视患儿眼部相关生物学参数分析
- 2023年
- 目的探讨远视性弱视患儿眼部相关生物学参数的差异和相关性。方法选取2021年1月至2022年1月南昌大学附属眼科医院儿童眼科、眼肌科门诊确诊的远视性弱视患者(6~12岁)40例为研究组;同时选取同期本院门诊健康体检儿童(6~12岁)40例为对照组。对比2组视力、屈光度、眼轴、前房深度、视盘周围神经纤维层厚度及黄斑中心凹厚度;并对2组视力、屈光度、眼轴及前房深度与视盘周围神经纤维层厚度及黄斑中心凹厚度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研究组视力低于对照组(P<0.001),眼轴短于对照组(P<0.001),前房深度浅于对照组(P<0.01),屈光度高于对照组(P<0.001),黄斑中心凹厚度厚于对照组(P<0.05)。2组视盘周围神经纤维层厚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眼轴与视盘周围神经纤维层厚度呈负相关(P<0.001)。结论远视性弱视患儿的视力较正常眼低,屈光度较高,眼轴较短,前房深度较浅,黄斑中心凹厚度较厚。远视性弱视患儿的眼轴越长,其视盘周围神经纤维层厚度越薄。弱视眼与正常眼存在的差异及眼轴与视盘周围神经纤维层厚度之间的相关性可为弱视的诊治提供依据。
- 饶婷刘艳万生辉胡晓琴
- 关键词:远视性弱视眼轴黄斑厚度视网膜厚度
- 屈光不正性弱视儿童立体视觉状况调查分析
- <正>目的:了解屈光相关性弱视儿童治愈后的立体视觉恢复状况及其与不同屈光状态的关系。方法:选取262例在我院门诊确诊屈光不正性弱视的儿童与正常屈光不正性儿童对比,采用颜少明《随机立体检查图》、随机点同视机立体图、同视机、...
- 胡晓琴熊芬饶婷刘艳廖洪斐
- 文献传递
- 双眼视觉训练对集合不足患者的临床疗效观察
- <正>目的:研究双眼视觉训练对集合不足及视疲劳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门诊集合不足双眼视异常患者26例,男性16例,女性10例,年龄最小8岁,最大36岁,平均年龄17岁。首先请患者进行症状问卷调查,然后进行全面眼科检查...
- 胡晓琴艾丽珍熊芬刘艳廖洪斐
- 文献传递
- 二期义眼座植入联合唇粘膜移植行眼窝成形术
- 目的:评价二期义眼座植入联合唇粘膜移植用于眼球摘除术后出现眼窝内陷及结膜囊狭窄患者,行二期羟基磷灰石义眼座植入治疗眼窝内陷,结膜缺损及眼窝重建采用患者唇粘膜移植;术后2-3
- 周辉胡晓琴
- 关键词:唇粘膜义眼座植入结膜囊狭窄眼窝成形术
- 文献传递
- 检影验光和综合验光仪主觉验光在眼科临床应用的差异比较
- 目的:研究托吡卡胺滴眼液散瞳检影验光和综合验光仪主觉验光二者在8—14岁儿童近视验光中所测得的球镜屈光度、柱镜屈光度和散光轴位的差异。方法:连续收集我院门诊排除眼部疾病的342例8—14岁儿童(184例368眼)进行托吡...
- 刘艳胡晓琴艾丽珍
- 文献传递
- 视觉训练联合同视机训练在间歇性外斜视术后双眼视功能恢复中的应用被引量:13
- 2018年
- 目的探讨视觉训练联合同视机训练在间歇性外斜视术后双眼视功能恢复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114例行间歇性外斜视矫正术后患者按视觉训练方法的不同分为观察组(n=63)和对照组(n=51)。2组均采用同视机训练。在此基础上,观察组术后行双眼视觉训练,对照组术后未行双眼视觉训练。观察2组治疗前,治疗后3、6个月立体视锐度(周边立体视、黄斑立体视、黄斑中心凹立体视、无立体视)的比例,视功能(同时视、融合功能、立体视、无同时视)的比例及治疗后1 d和6个月斜视度回退量≥10△比例。结果 2组治疗前周边立体视、黄斑立体视、黄斑中心凹立体视、无立体视和同时视、融合功能、立体视、无同时视的比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3、6个月周边立体视、黄斑立体视、黄斑中心凹立体视、无立体视和同时视、融合功能、立体视、无同时视的所占比例均高于对照组(P<0.05或P<0.01)。观察组治疗后1 d和6个月斜视度≥10△所占比例均高于对照组(P<0.05或P<0.01)。结论间歇性外斜视患者术后采用视觉训练联合同视机训练,可以促进患者双眼视功能的重新建立,改善斜视度,同时降低眼位回退率,提高手术成功率。
- 胡晓琴熊芬饶婷罗红豆
- 关键词:间歇性外斜视视觉训练
- 甲状腺相关性眼病误诊1例被引量:2
- 2015年
- 1病史摘要患者,男,46岁,2015年1月7日就诊我院。主诉发现左眼眼球突出3个月余。在外院就诊,诊断为"左眼眶肿瘤"。我院拟"左眼眶肿物"收入院。入院后完善相关检查,包括眼眶CT、眼眶MRI、视野、VEP、验光等。入院专科检查:右眼前节眼表未见异常、眼球各方向运动可;左眼球轻度突出,闭眼可,眼球各方向运动受限,上转不能,眼球突出度:13.5mm〉-108mm-〈17mm。
- 甘莆英叶艳敏廖洪斐王耀华胡晓琴
- 关键词:甲状腺眼病误诊
- 溴芬酸钠滴眼液联合奥洛他定滴眼液对过敏性结膜炎患者症状体征改善情况的影响被引量:3
- 2023年
- 目的 探究溴芬酸钠滴眼液与奥洛他定滴眼液联合治疗改善过敏性结膜炎患者症状体征的情况。方法 选取2021年5月至2022年5月于南昌大学附属眼科医院就诊的86例过敏性结膜炎患者为观察对象,按随机原则分为对照组(n=43)及观察组(n=43)。对照组予以奥洛他定滴眼液治疗,观察组则予以溴芬酸钠滴眼液与奥洛他定滴眼液联合治疗,均持续用药治疗2周。对比两组治疗前后症状,体征及泪膜功能[泪液分泌实验(SIt)、角膜荧光素染色评分法及泪膜破裂时间(BUT)]变化,并记录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 对比于治疗前,治疗2周后两组症状总评分、体征总评分均降低,观察组较对照组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比于治疗前,治疗2周后两组SIt、BUT值均增高,观察组较对照组更高;治疗2周后两组角膜荧光素染色评分均降低,观察组较对照组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9.30%(4/43)]与对照组[6.98%(3/43)]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溴芬酸钠滴眼液与奥洛他定滴眼液联合治疗过敏性结膜炎的效果确切,能更好地促进症状及体征改善,强化泪膜功能恢复效果,且不良反应较少,可于临床推广。
- 饶婷常以力罗维胡晓琴
- 关键词:症状体征
- 间歇性外斜视术后双眼视觉训练的近期观察
- 目的:探讨斜视术后双眼视觉训练对间歇性外斜视术后患者双眼视觉功能的重建及眼球回退的影响。方法:对60例间歇性外斜视术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进行观察,治疗组应用同视机训练、生理性复视线,推进训练双眼视觉训练进行融合...
- 胡晓琴艾丽珍廖洪斐
-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