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洪义 作品数:38 被引量:125 H指数:7 供职机构: 北京大学深圳医院 更多>> 发文基金: 深圳市科技计划项目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首都卫生发展科研专项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 更多>>
条件性噪声听觉保护作用的频率特异性及耳蜗形态学研究 2017年 目的研究不同频率条件性噪声是否具有相应频率特异性的保护作用。方法根据给予不同的刺激声,将豚鼠分为8组:A^D组给予一次强度85 dB SPL或105 dB SPL,频率0.5 kHz或4 kHz的声刺激;E1~E4组先分别给予不同频率的条件性噪声预刺激,然后进一步给予强噪声暴露。对豚鼠进行噪声暴露前后听觉稳态反应(ASSR)检测,并对豚鼠耳蜗的基底膜铺片荧光染色进行形态学观察。结果单一频率噪声即可造成全频率的听力阈移,4 kHz的条件性噪声减小了高频噪声对于豚鼠听阈变化的影响。4 kHz条件噪声的频率特异性和保护作用比0.5 kHz的条件噪声明显,且在相同强度下4kHz会对豚鼠听力造成更大损伤。结论不同频率的条件性噪声对不同频率噪声损害的保护作用有明显差异,条件性噪声听觉保护作用具有明显的频率特异性。 陶源 聂国辉 胡洪义 琚良艳 宋为明关键词:噪声性聋 频率特异性 噪声习服对豚鼠急性声损伤的听力保护作用及机理 被引量:4 2019年 目的研究噪声习服对豚鼠急性声损伤下的听力保护作用,及可能的机理。方法40只豚鼠,听性脑干反应(auditory brainstem response,ABR)阈值测定后随机分为4组(每组10只):正常对照组(Control),习服噪声组(Sound conditioning,SC),噪声暴露组(Noise exposure,NE),习服噪声后噪声暴露组(SC+NE)。分别于噪声暴露前24小时及暴露后即刻(1-3小时内)完成右耳ABR测试;之后处死动物取耳蜗,5只豚鼠行免疫荧光染色,观察各组豚鼠内外毛细胞、突触变化;另5只豚鼠耳蜗检测组织内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含量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活力。结果1 ABR阈值:SC+NE各频率(click、Tb 4k、8k、16k、24k、32k Hz)的ABR阈值均小于NE,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2突触前膜计数(按顶、第3、第2、底回CtBP2计数):Control,SC,NE,SC+NE单个内毛细胞CtBP2计数(/IHC,x±s)。顶回分别为11.80±0.59,11.29±0.29,8.87±0.30C,10.93±0.65;第3回分别为12.27±0.35,11.39±0.55,9.69±0.42,11.03±0.38;第2回分别为13.67±0.43,11.85±0.51,7.03±0.30,12.46±0.56;底回分别为21.39±1.35,14.18±0.40,7.47±0.67,12.68±1.32。Control每回的单个内毛细胞突触前膜数目均多于SC+NE,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NE每回单个内毛细胞的突触前膜数量均少于SC+NE,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SC顶回及第3回单个内毛细胞突触前膜计数与SC+NE相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但第2回单个内毛细胞突触前膜计数,SC少于SC+NE,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底回单个内毛细胞突触前膜计数,SC多于SC+NE,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3 MDA含量与SOD活力:NE的MDA含量最高,SOD活力最低,SC+NE与NE相比,MDA含量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OD活力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噪声习服对豚鼠急性声损伤有听力保护作用;可能通过减少对突触的损害及恢复组织氧化与抗氧化的平衡而发挥听力保护功能。 杨媛媛 胡洪义 胡洪义 陈伟 冀飞 李小玲 琚良艳 丁楚楚 陶源关键词:噪声习服 突触 活性氧 耳后骨膜撑开器 本实用新型公开耳后骨膜撑开器;包括操作板、撑开底座及撑开顶板;撑开底座可升降的固于操作板底部,且撑开底座中下部沿前后方向镂空以使形成适于电钻穿入的凿口;撑开顶板向后上方倾斜的固于操作板后端面下边沿;效果:所设置的撑开底座... 胡洪义文献传递 气管切开术后拔管困难31例原因分析 被引量:2 2005年 目的 探讨气管切开术后拔管困难的原因及其对策 ,以减少其发生 ,提高拔管成功率。方法 对 31例气管切开术后拔管困难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经过喉镜、X线检查、支气管镜检查及手术探查发现气管切开术后拔管困难的原因包括 :气管狭窄 1 6例 (51 .3 % ) ,喉声门下狭窄 7例 (2 2 .6 % ) ,原发病未愈 6例 (1 9.4 % ) ,气管套管过大 1例 (8.4 % ) ,拔管方法不当 1例 (8.3 % ) ,其中 <5岁 2 3例 (74.2 % )。经对症处理后 ,2 4例拔管成功 (77.4 % ) ,7例未能拔管 (2 2 .6 % ) ,无因气管切开后拔管困难死亡的病例。结论 操作技术不当导致气管、喉声门下狭窄是气管切开术后拔管困难的主要原因 ,其次是原发病未愈、气管套管过大和拔管方法不当 ,拔管困难更多见于小儿。 胡洪义 刘国辉 马艳红 谢鼎华 孙虹关键词:气管切开术 拔管困难 并发症 部分迷路切除术的听觉功能保护现状与展望 被引量:3 2018年 部分迷路切除术,既能达到通过迷路切除病变,又能保留部分听力。通过部分迷路切除术,可以显露内听道、小脑脑桥角及部分岩斜区域,目前主要应用于听力较好患耳的侧颅底肿瘤切除及耳神经疾病治疗。本文对部分迷路切除及其他术式联合部分迷路切除术,术后的听力保护程度进行综述。 杨媛媛 陶源 胡洪义 伊海金 郭维维 陈伟 杨仕明关键词:听力保护 改良乳突根治术前后骨导听阈变化及影响因素 2014年 目的:分析开放式改良乳突根治术前后患者骨导听阈的变化趋势及影响因素。方法:收集82例COM患者(92耳)基本信息,手术前后骨导阈(500Hz,1000Hz,2000Hz,4000Hz)值,诊断、手术方式、病变程度等。通过配对T检验、方差分析和协方差分析,分析骨导听阈的变化趋势及其影响因素。结果:患者术后各频率骨导听阈均有不同程度提高(P〈0.001),高频(2000Hz、4000 Hz)骨导听阈均有5分贝以上提高,胆脂瘤型患者、病变累及后鼓室患者和同时进行鼓室成型手术的患者高频骨导听阈提高更明显。结论:鼓室成形术可以导致患者高频骨导听力损失,越近鼓室的手术表现越明显。通过低中频ABG评估COM手术对改善患者听力的程度更客观。 梅雪霜 田怀谷 胡洪义关键词:慢性中耳炎 骨导听阈 影响因素 改良乳突根治术 非侵袭性上颌窦真菌病的联合入路手术 被引量:1 2010年 目的探讨鼻内镜联合上颌窦前壁小切口入路对于非侵袭性上颌窦真菌病的治疗效果。方法对2006年-2009年35例非侵袭性上颌窦真菌病病人,利用鼻内镜联合上颌窦前壁小切口入路的手术方法、手术疗效作回顾性分析。结果35例患者,男15例,女20例,平均年龄37.3岁,最长随访时间均在12个月以上,所有患者术后12个月复查鼻内镜可见上颌窦窦口通畅,窦腔黏膜光滑,症状缓解,均无复发。结论对于非侵袭性上颌窦真菌病,采用鼻内镜联合上颌窦前壁小切口入路,可以完全的清除病灶,术后反应小,有效保存鼻腔鼻窦正常功能,复发率低,值得推广。 陶源 胡洪义 陆兴 张菁菁 蔡智关键词:功能性鼻内镜手术 人工耳蜗植入术后听觉言语效果的影响因素 被引量:4 2008年 目的探讨影响人工耳蜗植入术后听觉言语恢复效果的相关因素。方法对24例双耳重度或极重度感音神经性耳聋患者,术前进行智力、听力学、影像学检查,配带助听器评估,并严格掌握手术适应证,经乳突-面隐窝进路行人工耳蜗植入术,记载术中情况,术终测电极电阻,术后1个月开机调试,语前聋者进行听觉语言培训,术后追踪随访疗效满意度和言语可懂度,对所得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23例耳蜗植入手术一次成功,1例电极移位二次手术成功,术后暂时性面瘫2例、眩晕1例,两周X线颞骨拍片证实耳蜗电极位于耳蜗内,1个月开机调试,全部病例获取听力。3例语后聋患者听觉言语恢复,其他语前聋患者均行半年以上的听觉语言培训,随访4—6年,半开放式言语识别率〉80%,全部患者及家属达到术前的期望值。结论人工耳蜗是治疗重度极重度感音神经性耳聋及全聋的有效方法,术后效果主要与人工耳蜗植入时的年龄、术前听力与言语基础、听神经及其传导功能、智力、植入电极在规定的部位、术后调机与康复的有效性等关系密切。 刘凤安 陈宏杰 胡洪义 郑世信关键词:耳蜗植入术 听力受损者 钛人工听骨应用于开放式鼓室成形术的近期疗效 被引量:7 2012年 目的探讨在开放式鼓室成形术中应用钛人工听骨的近期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2010年12月期间在开放式鼓室成形术中采用钛人工听骨进行听力重建的41例(41耳)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采用部分听骨赝复物(PORP)31例,全部听骨赝复物(TORP)10例,比较手术前及手术后6个月0.5、1.0、2.0和4.0kHz气导平均听阈及气骨导差。结果 41耳术前0.5~4kHz平均气导听阈为56.32±6.53dB HL,术后为41.28±7.62dB HL,较术前降低15.04dB,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平均气骨导差(ABG)为30.01±6.11dB,术后为15.47±5.41dB,较术前缩小14.54dB,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34耳术后ABG小于20dB,听力重建总成功率达82.93%(34/41)。所有手术耳术后均干耳。结论钛人工听骨应用于开放式鼓室成形术听力重建效果好,是适合于鼓室成形术中应用的理想人工听骨。 胡洪义 方黎 陈涧波 乔国梁 郭敛容 聂国辉关键词:开放式鼓室成形术 听力重建 钛人工听骨在开放式鼓室成形术中的近期疗效 目的 探讨钛人工听骨在开放式鼓室成形术的短期效果.方法 回顾分析我院在2008年1月~2010年12月期间实施的、采用钛人工听骨进行听力重建资料完整的开放式鼓室成形术41例(耳),其中采用部分型听骨赝复物(PORP)31... 胡洪义 陈涧波 乔国梁 郭敛容 聂国辉 方黎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