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馗
- 作品数:39 被引量:30H指数:4
- 供职机构:贵州省人民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贵州省科学技术基金贵州省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建筑科学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经济管理更多>>
- 马方综合征患者二次主动脉手术及家系成员的筛查和管理1例
- 2024年
- 1临床资料。患者,男,27岁,因“咳嗽伴胸闷气促半月,加重3 d”于2012年3月28日在我院呼吸科住院。入院查体:双肺呼吸音低,心界向左扩大,主动脉听诊区闻及3/6级舒张期杂音;专科查体:身高169 cm,体型瘦高,指趾修长,臂长/身高=176/169=1.04,上部量/下部量=64/105=0.6,指征、腕征阳性(见表1)。辅助检查:心脏彩超检查:全心扩大,升主动脉瘤,主动脉瓣中度关闭不全,二尖瓣轻度关闭不全,三尖瓣中度关闭不全(主动脉内径42 mm,左心房内径55.6 mm,左心室内径87.7 mm,EF 42%)。
- 陈涛陈涛胡馗向龙向道康
- 关键词:舒张期杂音升主动脉瘤马方综合征主动脉内径主动脉手术家系成员
- 传统监测与自我监测用于机械瓣膜置换术后口服抗凝患者效果的Meta分析被引量:3
- 2016年
- 目的 评价传统监测与自我监测在机械瓣膜置换术后口服抗凝患者的应用效果.方法 检索Cochrane图书馆的临床对照试验中心注册库、EMBase、MEDLINE、Web of Knowledge、中国知网、中国生物文献数据库、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纳入2015年10月前有关传统监测与自我监测在机械瓣膜置换术后口服抗凝患者应用效果的随机对照研究中英文文献进行分析.由2位研究人员各自独立地对人选研究的有关试验设计、研究对象特征和研究结果等内容进行筛选和记录.采用RevMan 5.3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结果 共纳入8篇随机对照研究,其中,自我监测组l 262例,传统监测组1 198例.Meta分析结果显示,自我监测较传统监测血栓栓塞发生率低(Z=3.50,P=0.000)、病死率低(Z =4.64,P=0.000),出血差异无统计学意义(Z =0.07,P =0.940).自我监测较传统监测国际标准化比值(INR)控制在治疗范围内的患者比例增加6%~20.9%,INR总测试数增加2.1~4.98倍.结论 自我监测能降低机械瓣膜置换术后患者口服抗凝的血栓栓塞发生率和病死率,能有效地控制INR在治疗范围内,INR的总测试数增加,有临床实用价值.
- 张永春李业涛范永锋方茜付红英谢贵华胡馗
- 关键词:抗凝药物META分析
- 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治疗年龄≤40岁冠心病患者术后中期疗效分析被引量:4
- 2017年
- 目的探讨年龄≤40岁冠心病患者的临床特点、外科治疗经验及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后的中期疗效。方法 2009年1月至2015年12月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单中心诊断为冠心病且年龄≤40岁于心脏外科行手术治疗的患者共12例,其中男性10例,女性2例,平均年龄(37.9±2.5)岁(32~40)岁。该组病例临床特点包括,有高血压病史5例,糖尿病史3例,高脂血症病史4例,有吸烟史8例,术前心梗病史7例,3支主干中不少于1支全闭6例,2例反复行PCI术,分别植入支架5枚和3枚。回顾性分析患者的临床资料、外科手术治疗情况及随访结果。结果围手术期及随访期间均无死亡。采用双侧乳内动脉联合桡动脉全动脉化冠状动脉旁路术6例,双侧乳内动脉联合大隐静脉冠状动脉旁路术2例,左侧乳内动脉联合大隐静脉冠状动脉旁路术4例。非体外下冠状动脉旁路术9例,体外循环辅助下冠状动脉旁路术3例。平均随访时间(47.8±24.3)个月,随访过程中1例术后5年静脉桥出现再狭窄,于心内科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其余11例随访心功能恢复至Ⅰ~Ⅱ级。结论年轻冠心病患者(年龄≤40岁)因心功能代偿良好一般发病较隐匿,临床诊断时冠脉病变较严重。冠状动脉旁路术预后良好,手术中远期疗效满意。
- 宋凯陆树洋孙晓宁张红强陈金淼胡馗洪涛丁文军夏利民王春生
- 关键词: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冠心病手术策略
- 主动脉弓缩窄球囊扩张联合体外循环下室间隔缺损修补术治疗小儿主动脉缩窄合并室间隔缺损的临床效果分析被引量:6
- 2020年
- 目的分析主动脉弓缩窄球囊扩张联合体外循环下室间隔缺损修补术治疗小儿主动脉缩窄合并室间隔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6年2月至2018年10月收治的60例主动脉缩窄合并室间隔缺损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手术方式的不同分为A组(40例,采用主动脉弓缩窄球囊扩张术)、B组(11例,采用体外循环下室间隔缺损修补术)、C组(9例,采用主动脉弓缩窄球囊扩张联合体外循环下室间隔缺损修补术)。比较三组患者临床效果。结果C组患儿的主动脉阻断时间、体外循环时间、DHCA应用、延迟关胸例数及术后机械通气时间、ICU滞留时间明显低于A、B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C组患儿围术期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A组和B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主动脉弓缩窄球囊扩张联合体外循环下室间隔缺损修补术治疗主动脉缩窄合并室间隔缺损患儿疗效好,可有效缩小患儿术后恢复时间并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 向龙向道康向道康胡馗汤安英杜章燕
- 关键词:主动脉缩窄室间隔缺损
- 一种操作简便的冠脉搭桥术近端吻合辅助器械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操作简便的冠脉搭桥术近端吻合辅助器械。将上扣环夹(2)的尾端伸入壳体(1)内与驱动其旋转的蜗轮Ⅰ(7),蜗轮Ⅰ(7)与中空结构的蜗杆Ⅰ(8)连接,蜗杆Ⅰ(8)一端伸出壳体(1)与调节旋钮Ⅰ(9)连接;所述...
- 胡馗万云向道康
- 传统监测与自我监测在机械瓣膜置换术后患者口服抗凝效果的Meta分析
- 张永春李业涛范永锋谢贵华胡馗
- 内皮祖细胞(EPCs)在心脏移植物血管病变(CAV)中的研究进展被引量:3
- 2013年
- 内皮祖细胞(endothelial progenitor cells,EPCs)是一类能分化为成熟内皮细胞(endothelial cells,ECs)的内皮前体细胞,具有促进损伤血管修复和新生血管形成的特点。研究发现EPCs在心脏移植物血管病变(cardiac allograft vasculopathy,CAV)的发生和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移植后供心血管内皮损伤可以触发EPCs的修复过程。本文综述了移植物血管病变的发生发展过程中EPCs的归巢和分化,探讨了EPCs对CAV的预测、诊断和治疗价值。
- 胡馗洪涛
- 关键词:归巢分化
- 高氧血症与机械通气治疗导致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相关性研究进展被引量:1
- 2022年
- 氧疗成为接受机械通气的危重病人支持护理的关键,充足的氧气治疗既可以预防缺氧,改善主要器官因缺氧引起的相关症状,又可造成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可见高氧血症与机械通气治疗导致VAP之间存在一定的相关性。在这篇综述中,通过分析高氧血症的定义、高氧血症与VAP的关系、高氧血症引发VAP的可能机制及潜在的干预措施,为改善接受氧疗的危重患者的预后,降低VAP发生提供参考。
- 杨怡胡馗胡汝均江智霞
- 关键词:机械通气呼吸机相关性肺炎
- 马方综合征临床表型变异机制的研究进展
- 2024年
- 马方综合征(Marfan syndrome, MFS)是一种由基因突变引起的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结缔组织病, 其致病机制尚未完全阐明。由于MFS临床表型复杂多变且无法预测, 使得轻症或非典型患者的诊断变得困难, 极易出现误诊或漏诊, 延误诊疗。因此, 明确引起MFS表型变异的机制对轻症及非典型患者诊断、表型的预测、预后的评估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针对马方综合征临床表型变异的机制及其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以期指导临床诊疗工作。
- 李正红胡馗
- 关键词:马方综合征临床表型MFS
- 改良大鼠颈动脉移植血管病变模型中平滑肌细胞表型的变化
- 2017年
- 目的观察改良的近交系大鼠颈动脉移植血管病变模型并研究病程中平滑肌细胞表型的变化。方法以Wistar大鼠作为供体,分别以Wistar大鼠和Brown Norway大鼠作为受体,进行颈动脉移植。术后1、4、8、16周行高频超声检查新生内膜形成情况。采用苏木素-伊红(HE)染色、Masson染色、免疫组织化学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细胞核增殖抗原(Ki-67)染色,免疫荧光α-SMA、Ki-67双标染色及激光共聚焦成像,评价新生内膜的细胞成分、来源和状态。结果高频超声探测到新生内膜随时间的推移而增厚。异系移植16周时狭窄率为41.95%。同系组16周时仅出现少量新生内膜,狭窄率为11.55%。HE染色显示新生内膜主要为梭型的平滑肌细胞,Masson染色显示新生内膜呈蓝色。免疫组织化学和免疫荧光染色均显示内膜和中膜之间出现α-SMA阳性细胞。定量分析显示移植16周后异系组中膜α-SMA阳性细胞较同系组明显减少(积分吸光度值为144.5比1 789.1,n=4,P=0.000),Ki-67阳性细胞明显增多(积分吸光度值为1 516.5比82.3,n=4,P=0.000)。新生内膜为大量α-SMA阳性细胞,较多Ki-67阳性细胞,激光共聚焦成像含双阳性细胞。结论大鼠颈动脉移植能很好地研究移植物血管病变的病理过程。中膜平滑肌去分化转变为合成型,向内膜迁移形成新生内膜。
- 胡馗陈金森洪涛李化杨兆华陆树洋王春生
- 关键词:移植物血管病变颈动脉平滑肌细胞